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磁共振直肠扫描流程

一、患者准备及摆位

1. 检查前请充分采集患者信息,确保患者没有磁共振检查禁忌症。

2. 检查前让病人排尿以避免膀胱搏动伪影。有条件进行肠道准备的情况下,可选择以下几种肠道准备方式:灌肠清除肠内容物;禁食;解禁剂;直肠凝胶(注意用量)。

3. 如果没有条件让患者进行肠道准备;但至少让患者检查前排便排尿。

4. 摆位时,患者平躺与检查床,左右居中,腹部body线圈覆盖于盆腔,中心线位于耻骨联合

5. 定位时激光定位十字线位于线圈中心。

6. 请配戴耳塞及耳机,保护听力。

二、扫描序列推荐

直肠常规扫描序列

三、直肠扫描定位方法                

1. 矢状位(图1)定位为正中矢状位,扫描范围左右包括直肠两侧壁,上端覆盖乙状结肠,下端包括肛门,在临床应用中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2. 横轴位(图2)在矢状位图像上定位,定位为垂直于肿瘤区的直肠壁,扫描范围(层数)应包括肿瘤上下边界。

3. 冠状位(图3)定位应与肿瘤区的直肠管腔长轴平行,扫描范围(层数)涵盖整个直肠范围。但低位直肠癌时,扫描定位线需要与肛管平行而非肠壁,因为只有平行于肛管才能看到肿瘤与肛管复合体肌肉之间的关系。

4. 轴位全盆(图4)定位应与人体长轴垂直,范围包全整个盆腔。

四、直肠常规扫描图像参数特点及注意事项

1.  t2_tse_sag

图像参数特点及注意事项

     t2_tse_sag序列是直肠成像最重要的序列之一,主要用于明确肿瘤位置及范围,判断肿瘤是低位/中位还是高位直肠癌(图5)。

注意相位编码方向的选择,以降低呼吸、肠道蠕动、膀胱搏动等生理运动伪影对直肠的影响。高分辨扫描的情况下对运动伪影较敏感,可增加平均激励次数减轻运动伪影,但会增加扫描时间。

2.  t2_tse_tra

图像参数特点及注意事项

    t2_tse_tra序列主要用于直肠肿瘤的TN分期,观察肿瘤大小及周围生长情况,以及直肠环周切缘等情况,因此非常重要(图6)。

轴位扫描推荐的相位编码方向为左右方向,以降低呼吸运动伪影对直肠的干扰。因为是高分辨的薄层扫描,病灶范围比较大时,需要层数比较多,会导致TR升高及SAR值升高。因此需要调整concatenation将TR降在3000~5000ms左右。同时需要降低翻转角或RFmode改为Low SAR等方式降低SAR值。                                  

3.  t2_tse_cor

图像参数特点及注意事项

     t2_tse_cor序列主要用于观察低位直肠癌时肿瘤与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关系。以及淋巴结,尤其是直肠系膜和盆壁淋巴结(图7)。

冠状位定位时注意在肿瘤层面,垂直于横断位,以避免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相位编码方向推荐为左右方向,由于FOV太小,注意调整相位过采样的大小来避免层面内的卷褶伪影。

4.  t1_tse_tra

图像参数特点及注意事项

    t1_tse_tra为全盆轴位序列,主要用于全盆解剖成像,显示盆腔内各个器官的空间位置关系。(图8

由于是全盆扫描,所以FOV及层厚均比较厚,由于范围大层数多,所以通过调节Concatenation大小来保障TR在400~700ms范围内.可上下增加饱和带来抑制血管搏动伪影。

5.  t2_fs_tse_tra

图像参数特点及注意事项

    t2_fs_tse_tra为大视野全盆扫描序列,主要用于观察全盆及骨盆内转移灶,以及盆腔内淋巴结的情况。(图9)。

推荐的压脂方式为频率选择压脂方式,虽然皮肤表面会出现脂肪抑制不均的情况,但是频率选择压脂的分辨率和信噪比比较高,且在所有脂肪抑制方式中对运动伪影相对不敏感。

6.  ep2d_diff_3-scan-trace_b50-800

图像参数特点及注意事项

      ep2d _ diff_3-scan-trace_ b50-800为大视野全盆弥散扫描序列,主要用于观察全盆及骨盆内转移灶,以及盆腔内淋巴结的情况。(图10)。

DWI序列在全盆里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直肠附近气骨交界区的磁敏感伪影因此需要提高带宽以缩小echo spacing, 以此降低磁敏感伪影。另外需要将RF mode设为NomalGradient Mode改为fast以此来保障最小TE和最小echo spacing

五、扫描序列选择

六、扫描方案分析

1. 核心扫描序列选择小视野高分辨率的T2加权TSE序列,因为T2序列能够清晰显示直肠系膜筋膜,另外直肠内膜和肌层分层也清晰可见,如图11所示

2. T2加权TSE序列,且不能进行脂肪抑制,如图2所示,AT2_tse_traBT2_fs_tse_traT2压脂图像不能清晰显示直肠肌层和粘膜层,而且由于脂肪被抑制导致无法显示直肠系膜筋膜;另外脂肪抑制后无助于肿瘤的发现。如图12所示。

3. 小视野的T2加权序列,矢状位、冠状位、轴位,用于直肠癌发展状态分期,层厚为3mm

4. 增强MR扫描并不能提高诊断准确性,故而常规直肠小视野高分辨MR扫描不推荐增强扫描,如(图13)所示,T2序列能够准确将该肿瘤分期定为T2期,而增强T1序列会使肠壁拉长从而导致T分期和N分期的高估。

5. 小视野高分辨看局部直肠肿瘤,分辨率高细微病变显示佳。但是看大范围转移及盆腔内淋巴结情况的话就需要大视野全盆扫描。对转移及淋巴结的显示以T2压脂序列及DWI序列为佳。T1序列的优势在于显示解剖结构,因此作为一个补充。

6. 前面提到过小视野直肠高分辨扫描不推荐增强扫描,但如果是术后放化疗后的病人,则需要注射造影剂后做全盆的大FOV T1压脂增强扫描序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直肠的MRI检查技术
常规腹部(盆腔、膀胱及直肠平扫及强化&MRCP)
MR内耳水成像技术
内耳MRI规范化扫描及序列的应用
MRI 耳蜗(中内耳)常规规范化扫描方案
磁共振扫描-颅神经4.1(Siemens)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