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到达终点前,谁知道脚下走的是弯路还是捷径?
女同事说:

要相信:你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它们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回到你的身边。

即使多走了一些弯路,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就像季羡林先生所说的,人的一生里,难免浪费一些时间。

到达终点前 来自新东方 00:00 10:15

作为一个不到30岁,就有206斤的已婚男士,2019年老婆给我下的KPI就是瘦40斤。

想来也不难,平均下来每个月也就是瘦3斤多。

可眼瞅着都快年底了,自己的体重依然跟年初持平。

干脆,吃点药吧。

压力山大的我走上了吃减肥药这条捷径。

找代购买了点酵素,边吃肚子边疼,结果体重却不降反升。

最终还是在老婆的嫌弃中走上了节食+锻炼的苦旅。

真是本来想走个近路,没想到绕了个大弯。

/01/

似曾相识的职场弯路,大家都走过

前几天跟朋友吃饭,他又准备回学校重新读一下表演专业的硕士。

在座的都很好奇,明明上学的时候就在外面拍片接广告,每天收入上千,怎么还要回学校念书啊?

他却十分感慨,觉得自己当时太看重短期利益了,没有长远的规划,挣了点快钱的同时,瓶颈也就随之而来了,日入上千竟成了他的顶点。

大一的时候,老师就语重心长说过:“在上学阶段,先不要为了赚钱就盲目地接一些演出,功夫没学到家,演出来最后只能砸自己的牌子,以后再想进军更高的影视圈就很难了。”

他上学期间也经常逃课,就是为了去参加一些邀约的商演,而当年踏踏实实上学的同学,有很多已经成功进军一线影视圈了。

原先还以为自己是年少成名,超越同龄人的佼佼者,现在才发现自己兜了好大一个圈子。

类似于这样的职场弯路,很多我们都似曾相识。

有时闷头练习业务并不会成为晋升的捷径。

一位从事职能岗位的同事说,本以为只要自己重复着把自己的这套业务干熟练了,领导就会给自己升职加薪,但事实好像并非如此。

没有主动去尝试更宽领域的业务,领导也就不知道你能干更高级的业务,所以在提升岗位的人选就不会想到你。

有时“乐于助人”也未必助你驶上快车道。

很多人在本职工作还没有完成好的情况下就去帮别人干活,导致最后自己的指标没有完成,领导问责的时候,并不关心过程怎样,只看了结果就给你打了低分。

有时,急于表现反而会跳进坑里。

之前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深刻的理论模型,到了新单位就急于施展,展现自己高屋建瓴的一面,但往往都脱离了实际,没有跟具体的经营情况和客户导向相结合,会给领导留下“务虚”的印象。

这样走弯路的情况还有很多,谁都是在不断摸索中成长。

/02/

走了弯路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学会止损和复盘

当然,人不可能无休止地试错,毕竟留给一个人发展的黄金时间段就是那几年,所以,在不断地尝试中学会及时止损和积极复盘是很重要的。

止损的目的就在于保留发展成本,复盘的目的就在通过过去的得失找到未来发展道路上的指引和参考,这两者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

拉卡拉的创始人孙陶然说:“如果我有所成就的话,一半源于天资,一半即源于复盘。”


如何在复盘中有所收获?

第一要充分发挥主动性,面对新任务和新挑战敢于去尝试,敢于迈出第一步,因为只有迈出了第一步才知道自己能力与目标的匹配程度。

第二就是要合理掌控情绪,如果一个项目推进困难,很容易导致情绪的焦躁和心态的崩溃,但这正是较劲的时候,推进困难,说明还需要跟其他的领导、同事借助资源,跟客户更有耐心地做好方案沟通,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处理问题的效果会好得多。

第三就是要保持一颗谦虚的心,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自己不曾了解的知识,也会涉及未曾接触的领域,就需要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借助网站、工具书,多向身边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资源多了,自然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多了。

第四就是要敢于面对自己的短板,之所以会走弯路往往就是因为自己想去尝试但是又没有足够专业的了解,在这个领域存在短板,这个时候就要及时看清自己的能力圈,敢于承认自己的能力短板并且及时修正弥补,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方向。

有时候撞了南墙才回头也是一种成熟,毕竟人不能总听别人的经验活着。

虽然能听得进去人话是一个好习惯,但是有时候敢于验证自己的谬误也是一种勇气。

如今再看那些各行业领域的大佬,有多少不是当年凭着自己一腔热血孤勇奋战,不断在吃亏中总结经验,最后修成正果。

有谁的职业发展能够一帆风顺,又有谁的成功不是九死一生?

所谓的捷径,就是快速完成既定目标,但作为在职场中发展的人来看,天下哪有那么多没有弯路的职场?

天上掉馅饼毕竟只是一种小概率的事件,作为普通的奋斗者来说,很多时候还需要自己亲自去试错。

/03/

你以为的弯路,其实都是最佳增值期

很多时候,这些弯路上的收获的启示会带给自己意想不到的收获。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非常火爆,清华大学的官博发了一条微博,贴出一位学霸的计划表。

在这密密麻麻的计划表上,从早上6点到凌晨1点,所有时间都安排满了要学习的任务,让我们不禁感叹,这世界最可怕的,不是别人比你强,而是本身就比你强很多的人,比你还要努力。

这位已经在清华就读的学生,相信混个毕业是不成问题的,拿着清华的学历找工作也是比较好找的,在很多人看来他已经是一位走上“捷径”的人,但他还在静下心来充实自己,努力下“笨”功夫去学习,他也许获得的会是更高的平台和机会。

在他这里,所谓的捷径,无非是踏踏实实地去努力。


这也让我想起了林书豪,当他在NBA大放异彩的时候,你绝对想不到他几年前还在哈佛教室里苦苦地攻读经济学。不出意外他或许会是华尔街的一名优秀的经纪人。这一切看起来离篮球很远,但是正是这种严密的文化逻辑思维的锻炼让林书豪被称为“是用脑子打球”。

很多球员都有出众的天赋,但是“篮球智商”的低下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发展。

林书豪在学业上长期训练出的严密的逻辑思维对他在篮球领域的发展非常有帮助。

所以,在你看来是弯路的地方,只要做好总结和积累,形成以后有价值的参考,适时调整方向,这个阶段就是你的最佳增值期。

就像《教父》里说的:“每个人都不是生而伟大,而是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变得伟大。”

用别人的想法,永远走不出自己的道路,在到达终点前,有谁会知道脚下走的是弯路还是捷径?

你走的每一步,其实,都算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退休老领导留下的7点职场忠告,但凡掌握一半,都能少走很多弯路
职场里,有什么发展的捷径没有?
人生捷径
职场人必看 花10钟看一看少走30年弯路!
工作十年后,才开始明白的职场道理,看完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值得
工作十年,悟出的5个职场潜规则,记住了,能让你少走很多的弯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