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知抱怨没用,还是很难控制,要找个朋友倾诉吗?

明知抱怨不好,但遇到糟心的事儿太多,你还压制得了吗?

这不闺蜜小希刚给我发了一长串的留言,“受不了了,昨天我老公又嫌我不管孩子,孩子是我一个人的吗?他上班难道我就不用上班吗?不上班嫌我在家伸手要钱,上班又嫌我孩子管得不好,要求那么高找别人啊!”

末了,她不忘加一句,“没事儿,我就跟你絮叨絮叨,说出来好受些,你接着忙吧,甭回我了。”

我给她回了一个拥抱,附上一句“下回有难受事儿,还找我。”

你身边也有我这样的乐于倾听朋友烦心事的人吗?当你遇到丈夫不理解、和婆婆不对盘、领导瞎指挥,特别想找个人絮叨絮叨的时候,你会找谁呢?

很多人选择“自我消化”,一方面担心落一个“爱抱怨”的万人嫌人设,另一方面觉得即便说了,也解决不了问题,徒增新的烦恼。

而我想说,“抱怨”可以,找个好朋友倾诉下,不为了获得解决方案,只为给自己这个负面情绪的“高压锅”,适当“放放气”。把脆弱显露给少数几个人,没什么不好。

但抱怨要有度,不能因为这事儿占用别人太长时间;抱怨的事儿不能天天是那一个,说明你也太无能了,居然出事儿这么多回,你还没搞定。

那具体可以怎么做呢?遇到这种情绪喷发的时候,怎么做让自己更舒服,又不会给他人造成困扰?

在董如峰的《一本小小的情绪管理书》一书中,就谈到了“抱怨”情绪的的化解方法。作者有多年的心理咨询实战经验,在本书中他教大家如何认识生活中最常见的几种情绪以及相应的疏导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抱怨”情绪的应对策略。

01

为什么我们会有抱怨情绪呢?

1.抱怨情绪的本质

从心理学角度定义抱怨情绪的本质是:

当人们面对困境感到无能为力时,期待他人帮助解决问题,渴望别人“懂”自己的(问题和苦恼),在情感上接纳自己的(问题和苦恼)的一种心理需求。

就拿小希来说。老公的抱怨情绪是由于对管儿子一事无能为力,潜意识里期待他人(自己的妻子)能搞定儿子不做功课的问题,不要让他来操心;

小希的抱怨情绪是因为她感觉自己快要“被丧偶式教育”了,丈夫不愿和她共同分担教育孩子的责任,把一切都推给她,上班加养育的双重压力无处诉说,渴望有人能理解她的苦闷。

那么,仔细回想一下你遇到过的,他人的抱怨或是自己对外界的抱怨,是不是都是类似的?

因为不能解决某个问题,心烦意乱,希望有人能帮你把事情做好,或者最低程度想要对方耐心地听你吐个槽?

最好是由衷地表示:“嗯,亲爱的,你太难了,我能理解你的苦。”你是不是就会感觉心里舒服多了?

这就是抱怨情绪的本质。说白了,抱怨是一种心理上的“求抱抱”。

2.抱怨情绪的根源

我们再来看看抱怨情绪产生的根源,心理学将其定义为“因为问题的出现而让内心价值感降低,并借抱怨行为将个人价值感的需求寄托在别人身上。”

还是用小希的故事来说,她因为老公的抱怨而产生了“一边忙事业,一边要把孩子管好,还要夫妻关系美满,家庭氛围和谐,实在太难了,臣妾做不到啊”,自我价值感很低。

反之,那些不怎么爱抱怨的人,是内在自我价值感较高的。很少会因为他人的评价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心里有杆秤,知道自己做得到底对不对。

而且他们在面对挫折时,一方面能够在情绪上接纳自己在某些方面无能为力;另一方面能明确认知到自己在哪些方面有价值,哪些方面无价值,不需要借助他人的认同和理解,也就不会借抱怨求别人的“抱抱”了,自己就能抱自己。

其实,抱怨这一动作,往往来自于你拒绝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环境的需求。就像小希可能内心也知道应该多陪伴孩子,但是当丈夫这么说的时候,她并不满意,不想按照别人的要求来调整自己,所以就很不舒服。

如果是你自动自发去做,你怎么可能抱怨呢?

但生活本就是两难的,老公不是说换就能换,工作也不是说辞就能辞。当环境需要你必须做出调整,抱怨也没用的时候,你该怎么办?

02

如何改变抱怨的习惯呢?

1.发现苗头,立刻觉察自己需求

当发觉自己开始抱怨时,不必急着停止抱怨的话,可以从你抱怨的内容里,觉察下自己的需求。

例如,小希是期望丈夫理解,遇到问题能提出来,夫妻二人共同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小希单方面如何调整。

这里的需求有3点:

  • 渴望丈夫看到你对家庭的付出
  • 渴望丈夫体会你的辛苦
  • 渴望丈夫与你共同承担责任

当你看到自己的需求,接下来就是想办法表达自己的需求,至于对方能不能接受,那就再说,但如果你连表达都不表达,对方可没有那眼力见,能看出你的这些内心戏。

2.及时刹车,开启自我认同

想让别人认同你,耗时又累心,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当你发现自己不被认同,开始了“絮絮叨叨”的抱怨模式,及时刹车吧,找到纸笔,记录下你觉得自己哪做得还不错。

  • 我积极辅导孩子作业,孩子成绩有进步
  • 我积极跟孩子沟通内心想法,孩子有很多小秘密会主动说了
  • 我注意观察了孩子最近的饮食偏好,正准备给他做好吃的
  • 我发现孩子的学习盲点,准备给他补哪些知识点
  • ……

这些行为可能别人都没注意,与其努力赢得他们的认可,还不如自己认可自己。

列完你就发现,你已经做得很多了,你值得肯定,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赞吧!

3.每日记录“自我认同”账本

抱怨情绪是一种让我们学会成长的信号,提醒我们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比如小希通过这次抱怨,发现自己缺少来自家人的认同,那就可以记录一笔账,把自己为这个家做的事情,列出来,每当不够自我认同时,就拿出来翻看下,给自己一点小鼓励。

你都不认同自己的时候,谁会认同你呢?懂你的人,永远是你自己。

03

总结

董如峰在《一本小小的情绪管理书》一书中所说,对情绪有觉察,对自我价值有提升,有勇气去反思,去成长,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来积极处理情绪。任何情绪都不会是坏事,它只是传递给我们一些信息。

而对于如何面对,则取决于我们是选择成长还是逃避。抱怨不是坏事儿,它又给了你一次成长锻炼的机会,让你变得更好,越来越好。

今日互动话题:来评论区,抱怨一个你最近的烦心事儿吧,要勇于把脆弱展示给少数懂你的人。

精彩回顾

情绪低落,没自信?找好对标榜样很重要

据说,管控住情绪的女人,人生特别赚

在教养与管教的纠葛中释怀,在愤怒与平静的情绪中前行

作者介绍

黄文炯,热爱写作、绘画、园艺和神秘玄学的70后,从教师、培训师到心理治疗师,半生未停笔耕,喜欢阅读解剖人性的文学作品和心灵成长的书籍。

期待着通过互联网写作,专注为人们解读并分享有关情绪、心理疗愈和个人成长的书籍,我相信每个人内心都有本心的智慧和成长的渴望,有时,也许只是一本书或一句话便改变了你的一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推荐一本疗愈亲子关系的书
茂生生的小二班(91)
小时候情绪经常被忽视的孩子,长大了往往会到处拼命寻找认同。小时候多一点关注,长大就少一点坎坷。加油越...
这个愤怒的女人,今天一定要和丈夫离婚!
什么样的女人能接得住马斯克这样的男人?
要懂事,我不能让爸妈难过!懂事娃不幸福,别再让心酸的事发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