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家视点:国家石油公司应成为页岩油气开发主力军

专家视点:国家石油公司应成为页岩油气开发主力军

【打印】 2013/4/2 8:54

  众所周知,在非常规油气的发展中高新技术的应用是关键性因素。美国欲尽量维持本国产量不过快递减,在低品位、进而在非常规油气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在不断降低可采性下限时首先针对致密储层进行技术攻关,从而使其产量和在总产量中的比例有所增长。这之中最重要的是水平井和压裂这两大技术系列。当“页岩气之父”米歇尔等一批人试图将这些技术用于含油气的暗色页岩井,并逐步适应了其特点后,就迎来页岩气油气大发展的局面。因而可以说,掌握了致密油气开发的公司或国家就有了使页岩油气开发起步的技术基础。

  中国的发展路径与美国类似。首先在致密油气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由于对“致密”划分的具体界线上有所差异,因此致密油气产量的统计数有所不同,但大致说中国致密油、气产量分别约占总产量的1/3和2/5。从技术水平上看,可以说中国致密油气勘探开发整体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形成了初步配套的水平井、压裂、储层预测等的技术系列,标志着中国页岩油气发展也具备了相应的技术基础。

  在典型的石油公司上游模式中,石油公司掌握着资金、勘探开发区块并负责生产油气,而大部分实物工作量由服务公司按双方签订的合同去完成,其中包括物探、钻井、压裂、测试和井下作业等,甚至可包括专题性的地质和研究工作。美国正是由于成熟的市场中有充足的专业性服务公司才完成了勘探开发中的大量施工。这类服务公司大多是中、小公司,但有些也可成长为综合性大型跨国公司,如以测试为主体的斯伦贝谢公司,以物探为主体的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在20世纪末中国国家石油公司的大重组中,石油公司与服务公司的分离没能完成。两者同属于一个母(集团)公司,且彼此间有许多利益上的关照,因而被称为关联企业。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服务公司的逐渐成熟而被剥离为独立经营的,甚至单独上市的公司,其分离程度各公司仍有差别。由于历史遗留和现实利益的影响,石油公司与原先曾为一体的服务公司间仍有密切联系。显然,上述技术上的优势是新成立的中小石油公司难以比拟的。

  国家石油公司的区块覆盖了中国大部分含油气盆地。数十年的勘探开发运作使之积累了巨量的地下信息,并经过反复的综合研究掌握了许多规律性认识,这之中也包括对暗色页岩层系及其含油气性的认识。这些丰富的地质资料和掌握其认识的大量人才可视为经过国家巨额投资而取得的一种财富。既拥有区块又掌握信息和认识的国家石油公司就可以从盆地整体着眼优选页岩油气的有利区带和区块。这使其可在较易得手处起步,从而易获得成效,较顺利地取得“第一桶金”。近两年来,页岩油气的初步工作证实了这一点。其他公司则不具备这样的信息和认识基础,却要被迫在地质和地表施工条件不那么理想的小区块上按合同立即投入勘探工作,以致在短短3年内难以完成勘探的早期工作,仓促布井。这就难免要多走些弯路。

  从中国整体看,在页岩油气的起步阶段特别需要经历“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需要对中国特殊地质条件下页岩油气赋存特点及适用的技术工艺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中可能有曲折,需要相当大的投资,也需要经历一段时间。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这个工作的大部分应由掌握着区块和技术,有着对地质情况规律性认识而又有雄厚资金的国家石油公司进行。在页岩油气的起步阶段,特别要强调大型国家石油公司的主力军作用和开拓新领域的先锋作用。从其国有资产控股的性质上说,这也是其当仁不让的义务。目前大家正热议中美发展页岩油气道路的异同,笔者认为发挥国家石油公司的作用应该成为中国的特点之一。(作者张抗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视野】国际石油公司页岩气开发技术&融资策略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1-2)
【eo分析】页岩气四大观点交锋
四川泸州天然气勘探又获新进展,西南大地或因此迎来油气大场面
巨头相继陨落,中国版“页岩气革命”黄粱一梦
我国页岩油革命,“燃”起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