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油巨头与电动车的和解之路


12.28
 T.O.D.A.Y

「导语



电动汽车产业显示出的巨大发展前景让石油巨头心动不已。然而,各石油巨头拥抱这场产业变革的态度却不尽相同。



各国陆续启动对禁售燃油汽车时间表的研究工作,让新能源汽车产业再次成为传统能源公司又爱又恨、却又不得不关注的焦点。


从国际石油巨头壳牌着手建设充电站,到中石化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致力于纯电动车和充电设施的研发,国内外石油巨头对充电业务的兴趣都在变浓。未来,石油巨头们与充电桩产业的和解之路在何方?


国内充电桩产业发展现状


2014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开放分布式电网并网工程以及慢充、快充等各类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市场,正式揭开了充电桩产业发展的序幕。


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从事充电桩产业的国内企业发展迅速。截止到2017年,国内市场主流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企业多达165家,包括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平台服务、技术服务企业(不包含仅提供设备制造企业)。


综合来看,国内充电桩充电基础设施企业主要以电网企业、充电桩生产经营企业、汽车生产商为主,以石油企业为代表的传统能源企业涉足较少,尚未有较为明显的布局规划。国内充电桩产业发展目前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充电桩数量增长迅速,远高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速度。2014至2016年,国内充电桩总量从3.1万骤升至23万,增幅高达641.9%,年均增速达172.38%。与此同时,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21.6万增至109.02万,增幅高达404.72%,年均增速达124.66%,充电桩增长规模与增长速度远高于新能源汽车(见图1)。



二是车桩比严重失衡,缩小进程缓慢。作为反映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配套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车桩比居高不下,甚至一度高达11.9万个,且缩小进程缓慢,说明虽然充电桩产业发展迅猛,但依然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要求,充电基础设施缺失成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大发展瓶颈。


三是充电桩产业市场容量巨大,发展前景广阔。根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的要求,2020年国内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将超过 1.2 万座,分散式充电桩需超过 480 万个,车桩比为1.04。而2016年底,我国充电桩总量为23万,仅完成目标量的4.79%,总量缺口高达457万,说明充电桩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开发前景广阔。



石油企业的挑战和机遇


从燃油车到电动汽车,从石油到电能,代表着交通领域动力能源结构的转型方向。充电桩产业的蓬勃发展,一方面加速了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催生众多新商业模式,全面推动从燃油到电能的能源清洁转型;另一方面也对加油站等传统能源经营网点产生了不可遏制的影响,进而对石油企业等传统能源企业的持续发展形成挑战。


随着荷兰、挪威、德国、中国等各国陆续着手研究禁售传统燃油汽车的时间表,电动汽车产业愈发显示出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然而各石油巨头拥抱这场产业变革的态度却不尽相同,可以分为两大阵营。


一方面,以英国石油公司(BP)等为代表的石油巨头始终坚持石油能源作为优质能源在短期内不会被轻易替代。英国石油公司首席经济学家Spencer Dale更是声称石油是“交通领域非常优秀的能源”,以电为主导的能源时代不会那么快到来,太早布局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影响;全球最大原油公司沙特阿美首席技术阿罕迈德·霍怀特坚持内燃机仍将会是主流,在2040年前市场份额依然会在85%以上,而且沙特阿美目前正尝试将汽柴油进行混合,开发一种新型燃料,电动汽车对石油需求影响不大。


另一方面,壳牌等其它几位石油巨头正在积极应对产业变革,力求借助提前布局抢占发展先机:


2016年1月,中石油集团与一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互联网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合作。根据协议中石油将在重点城区及高速公路新建或增设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天然气加气站,在产业链上支持一汽集团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和应用推广。通过双方合作,充分利用对方产研优势,创造和把握自身应对交通清洁变革的机遇;


2017年5月,道达尔集团从Bencis Capital Partners手中收购了欧洲第三大天然气车用燃料供应商荷兰Pitpoint公司。Pitpoint目前在荷兰、比利时和德国等欧洲国家发展迅猛,拥有约100座天然气燃料加油站。CEO Erik Kemink制定的“清洁交通2030计划”是公司当前的发展战略。Pinpoint在有序开展天然气加气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电动汽车充电桩业务;


2017年9月,壳牌石油公司建设了公司第一个电动车充电站,同时宣布计划在英国、瑞士、美国加州建设充电站。10月,壳牌收购了欧洲最大的EV充电公司之一New Motion,面向全球推出电动车充电桩服务,并希望借助NewMotion打入家庭车库和停车场充电市场。CEO范伯登在今年7月举行的世界石油大会演讲中表示,壳牌计划到2020年之前,每年在其旗下新能源部门投资10亿美元,以推进向可再生电力和电动汽车的转型发展。


相关建议


综上可以看出,面对蓬勃发展、潜力无限的充电桩产业,石油企业的拥抱力度不尽相同,这一方面来源于短期内无法轻易克服的能源升级技术壁垒,另一方面则是石油企业僵化的“石油本位”能源理念作祟。


针对石油企业如何应对充电桩产业的冲击,笔者认为只有转变观念、加快重大技术突破、创新盈利模式才是石油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终极之路。


面对交通领域动力能源变革,石油企业不仅需要系统分析充电桩产业发展态势,持续关注能源变革,更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及时抢占充电桩产业高地。事实上,石油企业拥抱充电桩,本身具有一定优势,例如石油企业完全可以凭借自身成熟的加油站网络完美解决用地和用电问题。此外,在高速公路上,石油企业提供充电服务的优势将更加明显。为了更好应对未来能源变革,石油企业不仅要热情拥抱充电桩产业,而且要及时布局,通过战略合作、投资入股、收购兼并等多种方式及早入主充电桩产业,及时克服能源转型技术壁垒,实现持续发展。


此外,石油企业可以依托现有的加油站网点,在原有车辆加油、加气基础上新增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打造能够加注油、气、电等多种能源的供给站,同时积极构建车联网平台,借助密集的网点接入平台流量,通过搭载各类电动汽车服务业务、关联广告投放等多种盈利模式驱动平台发展壮大,最终形成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良性产业生态系统,为石油企业转型成为综合能源供应商奠定良好基础。


版权声明|稿件为能源杂志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球石油公司都在将加油站改为充电桩,中国作为先行者却没了音信
国家电网充电桩战略再变脸:“七纵四横”布局能否抢到“桩”主宝座?
车企、油企纷纷出手,欧洲充电桩产业成“大宝贝儿”
电动车想要颠覆时代,还差1000万充电桩
加油站内设桩,石油巨头觊觎充电蓝海
电动车动向:充电站未来盈利堪比印钞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