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德女如兰》“司马光母”
《德女如兰》




天下太平看女人

家庭盛衰看母亲

司马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编著的《资治通鉴》,深深影响了近千年来众多帝王和文人学士。 

“为人君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

作君王的不学习《资治通鉴》,想治理好国家不知从哪里开始,国家出现恶乱也不知道怎样平息。为臣子的不学习《资治通鉴》,对上不知怎样去尽忠,对下不知该怎样才是亲民。 

可见,《资治通鉴》对华夏民族的影响是多么深远!

司马光从小就浸润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他的父亲是掌管皇家藏书阁的三司副使,但父亲忙于公务,他最初的启蒙老师 是母亲聂氏。 

司马光的母亲聂氏是一位知书识理的大家闺秀。司马光从小好动,性格急躁,读书只图进度而不求甚解。

母亲聂氏知道儿子读书的毛病,告诉儿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并耐心引导孩子,读书不是机械地背诵,而是通过文字开启心 灵的智慧,这才是读书的目的。 

在母亲的引领下,司马光六岁就能讲解《左氏春秋》,比同龄孩子早慧。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小同伴在庭院玩耍,一个同伴不慎掉进一只大水缸中。其他的孩子吓得慌忙逃走,司马光在水缸外转了一圈,捧起路边的一块石头砸破了水缸。水流了出来,小同伴得救了。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后来广为流传。 

聂氏不仅教导儿子读圣贤书,更以圣贤的品德塑造儿子, 要求他做人诚实善良、光明磊落。 

司马光五六岁的时候,他想吃青核桃,却怎么也剥不开皮。姐姐就替他剥皮,还是没有剥开。

姐姐走开后,女仆把青核桃放在开水里烫了一下,皮就剥了下来。姐姐回来一看,便问是 谁把皮剥下来的,司马光说是自己剥的。

可女仆在烫核桃时被母亲看得清清楚楚,聂氏见儿子虚荣、撒谎,对儿子说:“谁剥开了核桃皮是一件小事,可撒谎却是一件大事。一个人即使才能盖世,品德残缺,一生也将无用武之地!”

这件事在司马光幼年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司马光在母亲的教诲下,德才超众,通贯古今,十九岁考中进士,后来官至宰相,为官光明廉洁,一生粗茶淡饭、粗衣布衫,对妻宠爱有加。

离世时,薄棺安葬,仅盖一块旧被,前来吊唁的皇帝和大臣无不慨叹!

他编纂的巨著《资治通鉴》,是一部“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不可不读之书”。他留给后人的《资治通鉴》,是比钻石和黄金更宝贵的财富。 

聂母深知“教子婴孩,童蒙养正”的深意,所以,在司马光幼年时,很重视对儿子品格的塑造。

古人曰:“母亲如熔金铸器,模型好,器怎会不好?”司马光一生为人、为文、为官都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丰碑,而这座丰碑最初的雕刻者就是他的母亲——聂氏。

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司马光简介,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人人皆知司马光砸缸,却不知道救出的孩子是谁?为何老师没说过?
历史上的今天——1019年11月17日,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诞生
年度最佳!这部国产片,中国父母未必敢看
人人都盼望阳光普照,可是看到身后的阴影了吗?
温公尽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