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赏帖」苏轼《归安丘园帖》,沉着痛快,意忘工拙

苏轼《归安丘园帖》,信札一则,又名《致于厚宫使正议尺牍》,纸本行书,纵25.6cm,横31.1cm。凡十行,计90字,书于元祐元年(1086)。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作为宋代“尚意”书法的倡导者,他的书学思想不仅对当时书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尚意”是清人梁巘对宋代书风特点做出的简要评价,而宋代这种“尚意”的书风也基本上是在苏轼的书学思想之上建构起来的。

苏轼在书论中说到“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他把书法看作是书家“本性”、“本心”的自然流露,在说完“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之后,他又意味深长的说到“草书虽是积学乃成,然要是出于欲速。古人云,匆匆不及草书,此语非是。若匆匆不及,乃是平时亦有意于学,此弊之极,遂至于周越仲翼,无足怪者。”

苏轼还曾说道:“夫神者将遗其心,而况于身乎!身忘而后神存,心不遗则身不忘,身不忘则神忘。故神与身,非两存也,必有一忘。”他指出只有先摆脱内心束缚,才能够进入到无意识的书写状态当中,然后才能够到达“得其神”的境界。事实上“无意于佳”的书写状态也就是“遗其心”的过程,显然应该是苏轼自己在日常书写中逐渐总结出并坚持的一种理想的书写状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行书《致子厚宫使正议尺牍》
苏轼行书《归安丘园帖 》-- 古代书法
苏轼《致子厚宫使正议兄帖》,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高清逐字放大!(宋)苏轼《归安丘园帖》(二)
苏轼书法行书欣赏《归安丘园帖》
十三少碑帖介绍:宋·苏轼《归安丘园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