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经·巅狂》释义(厥逆篇)

《内经·巅狂》释义(厥逆篇)

2015/1/23(标签:癫狂刺灸)

按足少阴肾气虚实之厥逆为癫狂之原始,我们讨论一下厥逆的形成及治法,对防治巅疾将是极有意义的。下面就把《内经·巅狂》篇最后所介绍的风逆病和厥逆病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风逆病指感外淫之风,以致少阴之气上逆。表现为四肢突肿,全身似淋湿一样发冷战栗,不时发出唏嘘声,饿时心烦,饱后变化无常。故取手太阴表里以清风邪,取足少阴阳明之经以调逆气。治疗时应针刺手太阴少商和手阳明商阳穴出血(取诸穴见“癫狂篇”第3节),用艾灸(20分钟以上)足少阴涌泉穴(位于足底(去趾)前1/3与2/3交界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的第2、3趾趾缝上)、太溪穴,或点刺大钟、太溪等穴出血,点刺足阳明厉兑穴出血(取诸穴见“癫狂篇”第5节)。如果病人感到肌肉发冷,就选取上述经脉的荥穴治疗;如果病人感到寒冷入骨,就针刺上述经脉的井穴和经穴。手太阴鱼际及手阳明二间是荥穴,鱼际穴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直刺0.3~0.5寸至局部胀痛或点刺出血或挑治,可灸),二间穴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直刺0.2~0.4寸至局部胀痛,可灸);足少阴然谷及足阳明内庭是荥穴,然谷穴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直刺0.5-1寸,可灸),内庭穴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直刺或斜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可灸)。手太阴经渠及手阳明阳溪是经穴,经渠穴在人体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直刺0.1~0.3寸至局部酸胀,针刺时应避开桡动脉进针;可灸),阳溪穴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健之间的凹陷中(直刺0.5~0.8寸至局部酸胀,可灸);足少阴复溜及足阳明解溪是经穴,复溜穴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直刺0.8~1寸至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足底放散则可,可灸),解溪穴在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直刺0.5~1寸)。少商、商阳、涌泉、厉兑四穴为井穴。

厥逆病是指足少阴之本气(肾气)厥逆而为病。足突然冰冷是少阴之气逆于内;胸像将要裂开一样,肠像用刀将要切开似的,心烦不下食等,是厥气从腹部而上及于心胸;无论脉搏幅度大小,都伴有脉搏迟缓(涩),此乃肾气逆而致经脉不通之故。肾为生气之原,如身暖者当取足少阴以泻之(取诸穴见本文上节),身冷者则补足阳明以资肾脏之精气(取诸穴见“癫狂篇”第12节)。即冷则补之,温则泻之。

由以上风逆、厥逆知,一因外感之厥,一因本气之厥,皆为巅疾之生始。故现厥证而先以治厥之法清之,此所谓治未病也。

厥逆病表现为腹部胀满,肠鸣,胸中满胀而呼吸不利,此乃厥逆之气上乘于太阴阳明而将成巅疾也。治疗时应针刺胸部之下的两胁部的穴位(手太阴中府云门之动脉处),取穴时让病人咳嗽,同时将手放在胁肋部,感到应手而动的地方就是穴位;再取背部的穴位(肺腧),用手按压该穴时,患者马上感到畅快。手太阴中府穴位于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处;云门穴位于人体胸前壁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锁骨下窝凹陷处。直刺应手而动的穴位0.3~0.5寸,或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禁止向内斜刺深刺,以免伤及肺脏,可灸。肺腧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斜刺0.5~0.8寸,深部为胸膜及肺脏,故不宜深刺,以防引起气胸,可灸。

若厥逆病表现为小便不通、无尿的症状,这是厥逆之气唯逆于下而不上乘,其过只在足少阴太阳也。当针刺足少阴经及足太阳经有关穴位,并用长针刺尾骨之上的穴位(如小肠俞),以泻逆气而通其溲便。足少阴经穴位上面介绍的井、荥、经腧穴可供选择,足太阳经若选至阴穴(取诸穴见“癫狂篇”第5节),浅刺出气即可。小肠俞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一骶后孔(督脉旁1.5寸处,当髂后上棘内缘与骶骨间的凹陷处取穴,直刺0.8~1寸至局部酸胀即可,可灸)

若感到气上逆,此谓逆气上乘而始为狂疾也。因少阴之气上逆于太阴、阳明而始生狂疾,故取手太阴阳明,及取足太阴阳明;然又会有足少阴之逆气上乘于心而为狂疾,故又须取其厥阴。为什么取足厥阴肝经?因为水气传于肝木,肝木传于心火才会发狂疾,所以狂疾新发还未有明显症状之前,先取肝经曲泉左右之动脉即可。太阴阳明厥阴(肝经之曲泉)的取法见“癫狂篇”第3、5、17节。若逆气太盛,当取足少阴之本经以泻之,可在上面介绍的井、荥、经穴取法中选择,亦可取太溪穴(腧穴、原穴),该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前方有胫后动、静脉),点刺出血或直刺0.5~1寸,可灸。还可同时取足阳明上利于行气的腧穴(动者之经),如人迎、冲阳(趺阳)穴。人迎穴在颈部,结喉旁开1.5寸,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直刺或斜刺0.3~0.5寸,避开颈动脉即可;冲阳穴(胃之原穴,趺阳脉)在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避开动脉直刺0.2~0.3寸即可。以得气明显之泻法为主(见“癫狂篇”附文)。

若感到少气,全身寒栗,言语之气不接续,身体酸重,四肢乏力,不想活动,此为气不足于下,是足少阴之气少而欲为虚逆也。治疗时当补足少阴肾经之气以治其始蒙,可取命门、复溜、涌泉、肾俞、关元、足三里等穴。复溜、涌泉取用方法见上,涌泉可用以按摩得气;足三里系胃经穴位(胃气强肾气也强),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便是,稍偏向胫骨直刺1~2寸有麻电感向足背反射,或向下斜刺2~3寸有酸胀感向下扩散到足背(有时向上扩散到膝)即可,可灸可按摩;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指下腹腔自胃下口至二阴部分)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可温灸(每天用扶阳罐温灸3~5分钟)或按摩;肾俞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直刺0.8~1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臀部及下肢放散即可,可灸;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直刺0.5~1寸,可灸。针刺得气后以补法为主,见“癫狂篇”第12节。

若感到短气,呼吸急迫短促而不能连续,身体只要有动作就会使呼吸更加困难,此为气上而短,故息短而不能连属,这是虚气上乘而将作虚狂也。治疗时应施针以补足少阴肾经之不足而去其上逆之血络(有血络瘀阻的,就去其血络)。少气的治其始蒙,补足少阴即可,方法见上;短气的狂欲始作,故兼去其血络,方法见“癫狂篇”第13节。

本文开头我们就提到,足少阴虚实之厥逆是癫狂之原始,但此厥逆还不算什么癫狂,所以《内经·巅狂》先论癫狂,接着才论厥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把《内经·巅狂》分成“癫狂篇”及“厥逆篇”予以释义,以示有区别。既然厥逆是癫狂之始,那么施治时就有取穴上的趋同。通过本文的刺灸方法学会对患者的长期家庭护理性治疗,也是不容忽视的。能广传此圣者之法,亦属厚德之举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灵穴独针
肠炎,泄泻
五行针灸复盘:治疗需掌握的45个基础穴位
五行针灸必须掌握的42个穴位
几个实用的穴位
为什么脏腑病要取原穴,每个脏腑对应的原穴是什么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