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程美学」读后心得
课程美学」读后心得
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博士在「教育改革总谘议报告书」中指出老师角色的转变:「老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协调者,督导者,学习环境的设计者… …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在老师,因而协助老师建立一个可以持续成长,相互支援的教学环境成为必要」.在以往教育过程中,大部分老师所坚持传授的是科学的,理性的,逻辑的知识,这种标准化的知识在未(低)开发国家欲跻身开发中国家是必要且有效的.但是当国家逐渐进步到已开发国家时,美学的,感性的,情感的思考,才更能丰富一个国家的内在,提升人民的品质.所以教师须扮演丰富而多元的引导角色,在面对知识竞争,终身学习,多元开放的社会和接二连三的教改风潮中,教师们要更清晰地,圆融地思考各种教改议题,进而稳健踏实地展现教学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智慧.
自康德以来伦理与美学二分,感性与理性二分的审美教育理论,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在於感受力的开发,或是利用艺术的活的形象来开发人类美的心灵,世界观和健全的人格.而杜威的美学观,说明参与艺术活动时,自己对操作活动过程的自觉之重要性.阅读身体现象学,了解以身体知觉来掌握自己艺术的操作活动时,我们掌握到什麼-就是从内而外真正的改变,也就是对生命产生了感动之后的改变.
现代的教师除了继续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角色,更必须扮演更为丰富而多元缤纷的角色,譬如:为国家社会发掘及培育人才,激励学生思考与学习,价值澄清,行动研究,知识的生产,创造和分享等.尤其在面对网路的虚拟世界时,教师的资讯素养,外语及沟通能力也更形重要.现代教师须创新教学,传授学生问题解决与知识管理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环保与生态意识,甚至是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意愿,才能提升教师专业地位.
以纷扰不断争议不绝的九年一贯课程和多元入学制度为例,教师们消极被动而保守地等待著调训进修,或者积极主动而前瞻性地追求专业成长,结果是截然不同的.从提升专业地位,落实专业的观点而言,全国教师理应彼此勉励,坚定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效学习,快乐地上学.若能以这种美学面向的课程架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其高尚品德与优雅情操,使学生掌握思想文化的发展大势,才能涵育一般高级知识分子应有的气度与能力.
总而言之,教育改革的希望工程,成败取决於教育专业夥伴的反省实践,专业表现.面对家长的积极参与,社会及民间日益殷切的改革期盼,教师必须追求自我内在的丰盈充实,表现卓越的教学知能,成为乐观开朗而自我实现的典范,方能在变迁日亟的社会中创造弹性,灵活创新而多采多姿的教学生涯,再造专业主导的教育新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儿园教师师德心得
读书计划怎么写
教师的智慧
学习心得
暑期学习心得2
构建教师发展机制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