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呼吸蕴藏大学问,自然放松,随时随地可练习~

文/张海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副教授   

调息,即调控呼吸,也称炼气、呼吸、吐纳等。中医认为,一吸脉行三寸,一呼脉行三寸,呼吸推动了体内气的运行,进而推动了血脉的运行,一呼一吸谓之一息,含有内气往来之意。古人将这种联系称为“吹呴(xǔ)”“嘘吸”,即庄子所说的“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胸式呼吸最自然

胸式呼吸的特点是呼吸时可见胸部起伏,吸气时胸部隆起,呼气时胸部回缩。胸式呼吸是胸廓发力,胸廓扩张,肺形成负压,吸入的空气从肺中叶,到肺尖、肺底,故又称为肺呼吸。人在站立时的自然呼吸一般都是胸式呼吸。

练功中的自然呼吸,通常是微加意念进行的有意识胸式呼吸.胸式呼吸的速度比日常的自然呼吸慢,根据呼吸生理学的研究,平常人每分钟呼吸是16~20次,而练静功时可以减到每分钟 1~2次,甚至数分钟一次。此时呼吸次数的减少并不是闭气,是在呼吸之间也没有刻意停顿,只是呼和吸的时间大大延长。

腹式呼吸有顺逆

腹式呼吸的特点是呼吸时腹部起伏。依起伏方式的不同,又分为顺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两种。

顺腹式呼吸,是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缩回,更符合正常的生理机制,所以以“顺”命名,也是一般练习气功时的调息方式。吸气时,膈膜下降,把腹内脏器向下推,腹部即向前膨出;呼气时,膈膜上升,恢复原来位置,腹内脏器上升,腹部即缩回。它不仅可以加大肺的换气量,而且对腹腔内脏起到按摩作用,通过上下往复运动,可加强斡旋中气。

逆腹式呼吸,是吸气时腹部回缩,呼气时腹部膨出。吸气时,膈膜下降,同时腹部收缩,增加了腹压。逆腹式呼吸的好处是能使上、下之气往中间聚,使丹田气更集中、更加强。

初练功时,应多练顺腹式呼吸,有一定基础后再练逆腹式呼吸。

无论是“顺”是“逆”,腹部的状态都是依靠气息吐纳自然形成的,操作中切忌人为、刻意地隆起或收缩腹部,重点应放在调节呼吸上。

返本归元是胎息

胎息有多种解释,兹介绍两种:脐呼吸体呼吸

脐呼吸,即气息从肚脐中出入。

古人说:“初学调息,须想其气出从脐出,入从脐灭……如在胞胎中,故曰胎息。”古人提出胎息是在呼吸形式上返老还童,认为胎中的婴儿是以脐来呼吸的。《摄生三要》中说:“人在胎中,不以口鼻呼吸,惟脐带系于母之任脉,任脉通于肺,肺通于鼻,故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其气皆于脐上往来。”

体呼吸,即遍身呼吸、毫毛呼吸。

《苏沈良方》中说:“一息自住,不出不入,或觉此息,从毛窍中八万四千云蒸雾散,无始已来。”体呼吸与胸、腹式呼吸所凭借的通道不同,它是通过周身毛孔直接向体内聚散,气息往来其间,只觉周身毛孔开合,而口鼻的气息出入已经微乎其微。

补虚泄实的停闭呼吸

吸气、呼气之间,或一次呼吸之后停顿片刻再继续的呼吸方式被称为停闭呼吸。

例如“吸——停——呼”“呼——停——吸”“吸——停——吸——呼”等方式,其中的“停”起到了保持当前状态的作用,一般而言,吸气具有补虚的作用,呼气具有泄实的效果,故吸气之后的“停”则突出了吸气,能增进补虚的作用,适合于虚证患者;呼气之后的“停”加强了泄实的作用,适合于实证患者。

升提气机的提肛呼吸

提肛呼吸指吸气时有意识地使会阴部肌肉收缩,呼气时放松会阴的呼吸方式。

提肛呼吸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在临床可用于治疗中气下陷的各种疾病,如各种内脏下垂(比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等)、脱肛、痔疮以及部分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如同时配合逆式腹式呼吸则效果更佳。

在练功中,一般练周天功时需配合提肛呼吸,练其他静功也可择时选用。

配合吐字的发音呼吸

吸气或呼气时,配合吐字发音的呼吸即发音呼吸。

一般配合呼气时发音可泻实配合吸气时发音可补虚

发音呼吸有不同的发音方式和作用,有些要求使用共鸣,有些则只要求有发音的口型。

呼气六字诀功法是最典型的呼气发音呼吸之一,具有疏泄脏腑气机的作用。

编辑:小志

出自《中医健康养生》杂志8月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训练腹式呼吸
刘天君《生命在于呼吸:健康呼吸锻炼法》
努力呼吸丹田呼吸体呼吸
涨知识|呼吸姿势:错误方式伤身体,正确方式延年益寿!
拳术呼吸之道(下)——体呼吸及修心法
太极拳呼吸刍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