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皇帝,多不寿。除了这几位有长寿秘密的帝王......

文/ 杨世忠 郭 晟 郭教礼 海南医学院中医学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人们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背景下, 越来越重视对自身健康和长寿的追求。特别是步入21 世纪以来,中国人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方针指导下,保健养生学观念还需进一步的完善。


人们总说“养生”,可是“养生”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想很多人都不会更深地去了解,只是大概的知道“养生”的皮毛吧。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总之, 养生就是保养人体生命,通过采取保养精气,调节饮食,活动形体、谨行房事、调适寒暑等各种方法或手段,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 增进健康,延年益寿为目的。



养生不是20世纪才开始的, 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的形成标志着养生概念的成熟。公元610年,隋大业年间,当时的太医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就论述了各种疾病的病源和病侯,但书中没有药方,只列养生方法,导引法213种。由此可知,中国从那时候起就已经将养生作为治疗的常规方法,并也得到官方的提倡。


健康长寿,是古今中外各界人士的共同夙愿,对封建社会“君临天下”拥有至高权威的皇帝们而言, 当然更是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所以古代的帝王们几乎都是不惜财力、人力和物力,千方百计绞尽脑汁寻找“长生术”,从秦始皇的“求仙路”、汉武帝的“长生梦”到大唐宫廷研制“长生不老药”,明世宗“深宫炼仙丹”等等,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可是事与愿违,收效甚微,历数我国从夏禹至清末五百位大小帝王,活到七十岁以上的人仅有九人,只占百分之一点八,可谓“帝王七十古来稀”;仔细盘算, 中国皇帝的平均寿命只有39岁,比古代社会平均寿命还要短得多! 


从饮食营养、居住环境到医疗条件看,帝王们面临的都是当时最高级的“极品”享受,可是为何生命还短呢?答案就是健康状态太差!这也是造成皇帝体质赢弱的关键。除了宫廷的竞争,导致其生存压力过大,出现人格异味化乃至精神分裂等原因外,主要的根源是体质的“先天不足”和“气血两亏”; 好吃懒做加上过早、过滥的性生活,严重摧残了他们“龙体”的安康。诚如学者王充所言“气厚则体强,体强则命长;气薄则体弱,体弱则命短”。即使有御医们精心诊断调理,即使再使用各种滋补壮阳品和所谓“春药”也无济于事,因为他们血液中睾酮的浓度长期在生理平衡值以下,所以会未老先衰,病入膏肓,直至“黄牛早逝”。正所谓“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 



梁武帝萧衍


也有例外,历史上也出现过几位长寿的皇帝,不过他们绝对是“凤毛麟角”。自秦以来两千多年间活到八十岁以上的皇帝只有四位:梁武帝萧衍八十六岁,唐朝女皇武则天八十岁,宋高宗赵构八十一岁,清高宗乾隆八十九岁。研究一下这些长寿皇帝的长寿秘决,不无意义。梁武帝萧衍(464一549年),是一位政治开明、勤政自律的开国之君。萧衍一生文治武功多才多艺,他撰写的《通史》就长达六百卷。长寿原因有三点:第一,他崇尚佛道,天天吃贵,每天只吃一顿粗米饭,忙时就喝点粥充饥;第二,他心胸开朗为人善良,对皇室成员和下属颇为关爱,所以心情静平无“内乱之忧”;第三,他五十岁后便疏远房事,不近女色,这就保证了他的健康长寿。



女皇武则天


说起一代女皇武则天,虽然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但她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政治家的地位却毋庸置疑。她经历了太宗、高宗、中宗、睿宗四代,她的长寿与其长期注重体育锻炼及参禅修心有关系。加上武则天胸襟开朗豁达大度,兴趣广泛,乐观进取,事必躬亲,勤于思考, 这一切都使她的身心不易老化,为健康长寿奠定了基石。武则天也很注重养颜,自己研制美容秘方,终生保持青春容貌,到晚年仍不显衰老,《新唐书》上说她“虽春秋高, 善自涂泽,虽左右不悟其衰”。这种“爱美”情结也为她的长寿助了一臂之力。


宋高宗赵构


宋高宗赵构(1107一1187年)名声不好,因重用秦桧,杀害岳飞,遭人咒骂,但他是大宋朝唯一一名长寿皇帝却是事实。赵构是宋微宗第九子,成长于国家昌盛年代,他先天禀赋厚实,又经后天精心调理,加之长寿故事其精通医术和养生,清心寡欲,所以在历经国破家亡,母亲被俘等一系列变故后仍能镇定自若,在半壁江山上建立南宋与敌抗衡,居然活到八十一岁高龄。明代学者龙遵叙在其《食色绅言》一书中谈到赵构长寿时说:“高宗长寿,乃其先天禀赋厚和后天寡欲养生所到致”,诚者斯言!


爱新觉罗·弘历


至于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一1799年),作为长寿皇帝之最,更值得一议了。乾隆的长寿与运动、营养、爱好、心情密不可分。乾隆文治武功样样精通,他兴趣广泛, 旅游、狩猎、诗词、书画无所不好,一生撰写五万多篇诗文,在帝王中可谓绝无仅有。他尊为“天子” 号令华夏,身边佳丽如云,美酒无数,却能不恋酒,不迷色。他起居饮食遵循规律,注重进补又能适时适量。他一生六下江南、五游五台山、三登泰山,在交通落后的当时,这些举动岂是易事?如此频繁的文体活动,不仅使他开阔视野、磨练了意志,也陶冶了情操,增强了体魄和健康,为他的长寿奠定了基础。直到暮年,他依然耳聪目明,四肢灵便,八十多岁还能外出狩猎,临终前几天尚在写字读书。


由以上可知,养生是多方面同时进行的,而不只是单一的调补身体。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物质文化的贫瘠与丰富,社会进步发展与否,人们对养生都寄予很高的期望。


《黄帝内经》把养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衡量养生效果,首先要看寿命。人过七十古来稀,而古代要求更高。那如何才能健康长寿呢?《黄帝内经》说:“度百岁” 是120岁,按照《左传》来说,上寿是120岁, 中寿是100岁, 下寿是80岁,人们长寿的最低标准是80岁。按照五运六气的理论, 人最少应该活120 岁。然后在寿命长短的决定性因素中,生命遗传占15%,气候因素占7%,医疗条件好坏决定了8%,经济条件占10%,其60%取决于日常生活习惯。


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健康长寿都是人们想追求的,但维护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各个方面加以注意,需要坚持不懈地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等习惯,当你早日注重饮食补足了气血,可有一天不好好吃饭或有几天乱吃乱喝,又可能会让你气滞血瘀。所以平时正确的维护和失衡后的及时纠正,二者都应要做好,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平衡, 方可长寿。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17年2月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四位皇帝的长寿秘诀
打猎、美容、养男宠,一代女皇武则天,生活中也是人生赢家
为何高僧多长寿? 看女皇武则天如何修行?(5
古代帝王是如何养生?
【引用】长寿皇帝的养生之道
养生大全(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