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是药三分毒”,高血压药能长期吃吗?

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已近三亿,每年新增300万以上。

高血压常见的认识误区?

不像感冒,吃药几天感冒就好了,高血压是个慢病,需要长期吃药,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要终身服药,需要服药的人,应注意一些认识的误区。

有人说“长期吃药会产生抗药性,需不断地换药,才能保证疗效”,错!!

降压药并不是抗生素,不会产生耐药性。如果你长期吃药效果很好,不必换药。

有人说“无感觉、无高血压症状,不吃药”,错!!

5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可无症状,有人血压都到了200mmHg都会没感觉,但风险已经极高。常有突然发生脑卒中的年轻病人,询问病史,发现明知血压很高,因为没有症状而不服药,最后导致了脑卒中。

有人说“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就停药,以为高血压病好了”,错!!

血压降至正常,是药物的作用,不是高血压病好了。停药后血压还会升高。血压高低波动将对血管壁产生损伤,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最后导致心脑血管事件,所以高血压患者需要持续服药。

有些心脑血管和/或高血压患者将吃得好好的“西药”突然停掉,改为“食疗和戴降压帽和降压手表”,错!!

高危的患者有些因停药后血压突升而诱发脑卒中和心脏病。建议不要受一些广告宣传的影响,这些方法仅可用于预防,对高危的患者只能作为辅助。

有人认为“是药就有三分毒”,长期吃会对肾脏不好,错!!

其实不然,很多药是保护肾脏的。西药与中药的代谢产物都会从肾脏排泄,只要我们的肝功能和肾功能是正常的,任何药物在发挥作用的同时都会正常地代谢和排泄出去。

如何有效预防高血压?

血压是人体的基本生命体征,人们生存需要一定的血压,同样人们的任何生命活动也会影响血压的高低。如饮食中高盐摄入、吸烟、过量饮酒、每日运动量不足、长期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等等,还有超重或肥胖、睡眠差、尤其夜间睡眠打鼾,均会引起血压高,是我国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因此,有效的预防高血压,尤其是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首先应从饮食入手,控制每日食盐摄入量<5.0 克,平衡膳食,食物多样化,减少油脂。同时应逐渐开始规律的运动锻炼,对于没有规律运动的健康人,以小至中等强度的运动开始,每次运动时间5-10min,循序渐进过渡到中至大强度运动,每次运动时间≥30min。

对于超重和肥胖者,除增加身体活动外,更应适当减少每日能量摄入,控制体重。对于精神紧张压力的者,应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减轻精神压力,必要时进行专业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提倡不吸烟,最好彻底戒烟,并且避免接触二手烟。不饮酒或限制饮酒。尽量规律日常生活作息。总之,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善是预防高血压的关键。

不同年龄段的血压正常值都一样吗?

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年纪大了,血管变硬,血压应该高一些,老年人跟年轻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不一样”,是这样吗?

其实,老年人由于各种原因,在治疗高血压时血压控制的目标值可能跟年轻人不一样,但不同年龄段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一样的。

高血压患者血压的长期稳定控制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致残和死亡的关键。慢性疾病的就诊是间断的,如要将间断的就医转换为长期有效的监测和管理,是需要患者积极参与的。患者朋友们可以从以下四个层次来协助进行自身的血压监测管理。

家庭血压监测

血压计选择尽可能选择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

测量频次根据自身的时间来确定,如果条件允许,每天测量血压两次,如有不适可加测当时血压。如两次测量差别较大,可加测第三次。如果不能做到每天测量血压,应在初诊高血压或药物治疗方案调整后,自测一周的血压,血压控制良好时,每周测量1天。

测量时间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清晨起床后服药及早餐前和晚餐后洗澡睡觉前。

测量前准备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和饮咖啡,排空膀胱。

测量时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保持安静、不交谈、不紧张,袖带绑在上臂,袖带的下缘放置在肘关节前自然皱折上方约2.5厘米处,不能太松或太紧。将捆绑袖带的上臂放在桌子上,与心脏同一水平,两腿放松、落地。

家测血压的诊断标准家庭血压≥135/85mmHg时可以确诊高血压,<130/80 mmHg时为正常血压。

定期随诊

每1-3个月随诊一次,测量诊室血压等。

规律复查

每6个月或1年进行一次化验和辅助检查。

应急处理

出现突发明显不适及时联系急救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血压是什么引起的?高血压失眠吃什么药好?
【疾病诊疗】降血压做错一件事,极易发生脑梗塞!看完赶紧告诉爸妈
关于高血压的这些疑问,一文为你解答
18岁以上知血压:你真的知道高血压吗?
高血压—人生的相遇与相伴 
血压总是控制不好?先弄清你是哪类高血压,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