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督脉——脊中穴:健脾利湿,宁神镇静,治疗胃肠功能紊乱,胃炎,肠炎

脊中,经穴名。出《素问·玉机真藏论》。别名神宗、脊俞。属督脉。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十一肋间动脉后支。主治腰脊强痛,黄疸,腹泻,痔疮,脱肛,癫痫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名称释义
脊指脊柱,中指中部。考脊柱共21椎节,此穴在11椎下,适当脊柱全数的中部,因名其穴为脊中。

功能作用
健脾利湿、宁神镇静。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定位
在第11胸椎棘突下。

解剖
脊中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十一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
腰脊强痛,腹满,不嗜食,小儿疳积,黄疸,脱肛,癫痫,感冒,增生性脊椎炎,胃肠功能紊乱,肝炎。

操作
斜刺0.5~1寸;可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胃肠痉挛、胃炎、肠炎等。

配伍
配脾俞、阴陵泉,可健脾利湿,主治腹泻、黄疸;配百会、承山,可升阳举陷、益气固脱,主治脱肛;配人中、百会,可调和阴阳、开窍醒神,主治癫癎;配肾俞、委中,可温肾阳、健腰膝,主治腰痛、腿痛。

功效
本穴位于腰背部,近肝脾,故可治疗腹泻、黄疸,本穴属督脉,其脉行于脊中,上贯入脑,为诸阳之海,故又可治疗癫癎、脱肛、腰脊强痛。

相关论述
《类经图翼》:“小儿痢下赤白,秋末脱肛,每厕肛痛不可忍者,灸之亦无妨。”
《针灸甲乙经》:“腹满不能食”,“腰脊强不得俯仰”,“黄疸”。

文字来源:科普中国

文字来源:科普中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胃肠宁、肠胃宁、肠炎宁、胃炎宁
胃肠宁、肠胃宁、肠炎宁傻傻分不清?当心用错药!
主治:胃炎、溃疡、胀痛、消化不良、胃肠动力不足、肠炎等一切胃肠疾病。
2023年首个好消息,终于落实啦!2023年首个好消息,终于落实
根治胃病之奇方加工成粉。通治:各类胃炎、溃疡、胀痛、消化不良、胃肠动力不足、肠炎等一切胃肠疾病。总有效率达98%以上,无任何毒副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已治好无数病例,实乃天下奇珍之方! 配方:乌贼骨1
老专家的5个治疗胃肠病的神奇中医验方,老专家的5个神奇中药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