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掌握50个穴位操作方法,等于拥有50个药方!

1.肾俞(足太阳膀胱经,肾的背腧穴

取穴:在腰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腰痛;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等生殖泌尿疾患;耳鸣、耳聋。现代常用于治疗肾炎、肾绞痛、性功能障碍、月经不调、腰肌劳损、腰部软组织损伤等。

针灸:直刺0.5~1寸。可灸。

按摩:两手叉腰、四指朝前,将两个食指碰触到的肋缘最下端连接起来,跟脊柱正中线的交汇点是第二腰椎棘突,再旁开1.5寸处,对肾俞穴进行按摩时,主要以揉按为主,严禁拍打。长期坚持,有很好的温阳补肾效果。

2.少海(手少阴心经,合穴)

取穴: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中点处。

主治:心动过速、心痛、头痛、目眩、肋间神经痛、手颤、肘臂麻木酸痛、腋胁痛,肩臂疼痛活动受限,尺神经痛、癔病、精神分裂症、癫狂、痫症、健忘、瘰疬、淋巴结炎等。

针灸:直刺或斜刺0.5-1寸。

按摩:揉按1-2分钟或按住穴位再要有一个向外拔的力,按揉100次。

3.通里(手少阴心经、络穴)

取穴: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

主治:心动过缓、舌强不语、暴喑、腕臂痛等。

针灸:直刺0.3-0.5寸。可灸。

按摩:按揉1-3分钟,300-500次。

4.大陵(手厥阴心包经、原穴)

取穴:掌心向上,在腕关节横纹正中,两筋之间。

主治:失眠、心痛,心悸,胸胁满痛;胃痛、呕吐、口臭等胃腑病症;喜笑悲恐、癫狂痫等神志疾患。

针灸:直刺0.3-0.5寸;艾灸5-10分钟。

按摩:点按1-2分钟,或横向从太渊到神门推腕横纹,或从内关推向掌根。

5.神门(手少阴心经、原穴)

取穴:掌侧腕横纹尺侧上方凹陷处。

此穴为神气出入之门,故名神门穴。

主治: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癫狂、痴呆悲哭、目黄胁痛、喘逆上气、呕血、多汗等。

针灸:直刺0.3-0.5寸。

按摩:轻揉1-2分钟。

6.涌泉(足少阴肾经、井穴)

取穴: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约当足底第2、3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凹陷中。

主治:昏厥、中暑、小儿惊风、癫狂、癫痫等急症及神志病证;头痛、头晕、目眩、失眠;咯血、咽喉肿痛、喉痹、失音等肺系病证;大便难、小便不利;足心热等。

针灸:直刺0.5-1寸。可灸。

按摩:可握拳用指关节按压或敲打,亦可用筋膜球按摩。

7.盲俞(冲脉、足少阴之会穴)

取穴:在腹部,脐中旁开五分。

肓指肓膜,本穴在肚脐旁,在大腹与少腹之间,内应肓膜,故名肓俞。

主治:头痛、腹痛、腹胀、泄泻、便秘、月经不调、疝气;胃痉挛、肠麻痹、膀胱炎等病症。

针灸:直刺1-1.5寸。温和灸。

按摩:指腹点按肓俞穴约1分钟,直到感觉酸胀为止,左右交替进行。

8.列缺(手太阴肺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取穴: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双手虎口交叉,食指尖端部位可以感觉到一个小凹陷,即列缺。

主治:咳嗽、气喘、落枕、头痛、半身不遂、咳嗽、咽喉肿痛、感冒、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等。

针灸:直刺0.2寸左右,或45度角斜刺、或15度角平刺0.3-0.5寸。温和灸。

按摩:轻柔点按2-3分钟。

9.悬钟(足少阳胆经、八会穴之髓会)

取穴:在足部,外踝尖直上三寸,腓骨后缘。

主治:胸腹胀满、颈项强急、落枕、偏头痛、半身不遂、腰腿疼痛、脚气、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按揉或者长期艾灸悬钟,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有非常好的疗效.悬钟亦是小儿生长发育要穴,可增长记忆。

针灸:贴骨进针,有微微的电麻感为佳。可灸。

按摩:按揉3-6分钟,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10.定喘(经外奇穴,华佗夹脊)

取穴:在大椎旁开五分处。

主治:落枕、肩背痛、上肢疼痛不举、哮喘、咳嗽、荨麻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针灸:直刺或向脊柱方向斜刺0.5-1寸。温和灸。

按摩:斜向肩部顶1-2分钟。或顺颈侧大筋向上推。

11.止泻穴(任脉上,关元、石门中间)

取穴:在腹部前正中线,脐下2.5寸。

主治:腹泻、痢疾、腹痛、尿潴留、血尿、淋病、肾炎等。

针灸:直刺1-1.5寸。可灸。

按摩:点按或指腹按摩。

12、二白穴(经外奇穴)

取穴:在前臂内侧,腕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一侧各一穴,一臂两穴。

主治:痔疮、脱肛、前臂痛、胸胁痛、肠痈、霍乱、瘰疬等。

针灸:直刺0.5-0.8寸。可灸。

二白刺血治疗痔疮特效。

按摩:局部按揉1-3分钟,轻微酸胀为度,不可用力过大,以免损伤局部皮肤、肌肉。

13、足三里(足阳明胃经;合穴、胃下合穴)

取穴:在小腿,外膝眼下3寸。

主治:腹部疾患、高血脂症,止胃痛,各种脾、胃、肠腑的疾患,同时也是保健养生之要穴。

针灸:直刺1-2寸。足三里做瘢痕灸效果最佳。艾灸足三里也称长寿灸,可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

按摩:直按斜向下1-2分钟。胃痛时,用双拇指按揉患者双腿足三里穴,待有酸麻胀感后 3-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

14、大骨空(经外奇穴)

取穴:在拇指背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

主治:目痛、白内障、衄血、吐泻等。

针灸:不针,可灸。

按摩:可用拇指掐按3分钟左右,手法稍重效果好,以酸胀为度,可配合运目,改善视力和目痛。

15、神庭(督脉)

取穴: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若发际不明可先取百会再向前4.5寸取穴,亦可从眉心直上3.5寸取穴。

主治:脑疲倦(醒脑)、癫狂痫、失眠、惊悸等神志病;头痛、目眩、目赤、目翳、鼻渊、鼻衄等头面五官病。

针灸:平刺0.3-0.5寸。可灸。

按摩:点按刺激。可用手指指腹从前发际线向百会穴抓推。

16、血海穴(足太阴脾经)

取穴:髌骨内侧上二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穴名意指本穴为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本穴物质为阴陵泉外流水液气化上行的水湿之气,为较高温度较高浓度的水湿之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气血物质充斥的范围巨大如海,故名。

主治:湿疹、丹毒、月经不调、崩漏、经闭、瘾疹、眼皮浮肿等。

针灸:直刺1寸左右,或45度角斜刺1.5寸左右。可灸。

按摩:拇指强力度按揉。

17、肩痛穴(足阳明胃经上)

取穴: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即足三里下两寸,偏外一寸,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

主治:肩关节软组织损伤、肩周炎、根型颈椎病、颈间肌筋膜炎、落枕、偏头痛、高血压、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急性腰扭伤、癔症性昏厥、上肢瘫痪、中暑、休克、昏迷、癫痫、精神分裂症等,特别是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急腹证疗效更为显著。

针灸:上下提插针刺。可灸。

按摩:强力按压1-2分钟,左病治右,右病治左。

18、扭伤穴(经外奇穴)

取穴:位于前臂部,曲池与阳池连线上,曲池下3寸处。

主治:急性腰扭伤。

针灸:直刺1-2 寸。针感为酸麻,可放散至腕部。可灸。

按摩:强力度按揉,同时按压两臂的扭伤穴,患者可同时缓慢活动腰部。

19、膻中(任脉,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取穴:位于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胸中两乳间曰膻,该穴在两乳间,前正中线处,故名膻中。

主治:气喘、噎膈 、胸痛、乳汁少、心悸、心烦、咳嗽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心绞痛、冠心病、胸膜炎、肋间神经痛、乳腺炎等。

针灸:平刺0.3-0.5寸。可灸。

注意:此穴不宜深刺,须严格控制进针的深度、角度和方向,以防刺伤内脏。

按摩:用拇指或由手掌大鱼际部按揉膻中穴,以局部酸胀为度,作轻柔的小幅度的环旋揉动,每分钟120-160次,能缓解咳嗽、气喘、胸闷、心痛等症状。

20、足跟点(手针穴位)

取穴:大陵与劳宫连线中点为肠胃点,大陵与肠胃点连线中点为足跟点,在足跟点附近找痛点。

主治:足跟痛。

针灸:屈腕,让手掌与小臂尽量垂直,进针后有滞针感,即可让患者用力跺脚64次,滞针感消失,足跟痛缓解。可灸。

按摩:按揉1-2分钟。可使用小工具稍加强刺激。

21、承浆(任脉、任脉与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

取穴:在面部,颏唇沟正中凹陷处。

主治:口歪、齿龈肿痛、流涎、暴喑;癫狂等。

针灸:斜刺0.3~0.5寸;可灸。

按摩:中力度按揉3-5分钟。可用中指指腹点按,也可用食指横放压住此处揉搓。

22、遗尿点(手针穴位)

取穴:手掌面小指远端指节横纹中点(也叫肾点、尿频点),以及小指掌面近端指节横纹中点处(也叫命门点)。共二穴。

主治:小儿遗尿(肾功能发育不全)、老年人尿失禁(肾功能衰退);夜尿、尿频、牙痛、耳鸣、耳聋、腹泻、腹胀、便秘、血尿、尿闭、昏迷、腰腿痛及慢性附件炎等。

针灸:直刺0.1-0.2寸,针感酸、胀、痛至指尖,留针10分钟。温灸。

按摩:中度力按揉1-3分钟。

23、天柱(足太阳膀胱经)

取穴:颈部大筋外缘,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肩背痛等症。

针灸:针尖朝下斜刺0.5-0.8寸,避免伤及延髓。可灸。

按摩:揉按或用拿法2-4分钟;自我按摩时可握空心拳,用指关节顶在天柱的区域,指关节不离开皮肤表面,上下左右揉搓,或手不动,慢慢转动脖子。

24、太冲(足厥阴肝经,输穴、原穴)

取穴: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即为太冲穴。

穴当冲脉之支别处,肝与冲脉相应,脉气合而盛大,故名太冲。

主治:目赤肿痛、咽痛;遗尿、癃闭、月经不调;黄疸、胁痛;小儿惊风;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针灸:直刺0.5-0.8寸。温和灸。

按摩:用力按揉。如太冲疼痛,可用适度力按揉2-3分钟即可缓解。长按太冲可疏肝理气。

25、上迎香(经外奇穴)

取穴: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在眼内眦下五分处。

主治:鼻炎、鼻衄、鼻中息肉、鼻部生疮、迎风流泪、眼睑瞤动、头疼及头面疔疮等。

针灸:斜刺0.3-0.5寸。可灸。

按摩:点揉1-2分钟。

26、少泽(手太阳小肠经,井穴)

取穴: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根角0.1寸。

穴在小指,井穴脉气始出而微小,故名。

主治:头痛、目翳、咽喉肿痛、乳痈、乳汁少、昏迷、热病、耳鸣、耳聋、神经性头痛等。

针灸: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按摩:掐按2-3分钟。

27、大抒(足太阳膀胱经,八会穴之骨会)

取穴: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处。

大,指长大;杼,指织布机上用的梭子。背部椎骨横突形秩整齐,有如织机之梭篦,又因古称椎骨为杼骨,上椎尤大,本穴居其旁,故名大杼。

主治:咳嗽,发热;项强,肩背痛等。

针灸:不可深刺,避免伤及肺脏,平刺或斜刺0.5-0.8寸。可灸。

按摩:斜向颈椎方向用力顶按或推按。

28、冠心穴(经外奇穴)

取穴:左足背解溪至第2、3趾骨联合处的连线中点。解溪穴直下2.5寸处。

主治:冠心病、胸闷、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

针灸:取左侧冠心穴。避开动脉直刺0.5-0.8寸,捻针使针感向足趾传导或传至左胸部时留针10-20分钟。不灸。

严重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左侧冠心穴可作为急救穴,一般2-3分钟行针1次。待心绞痛缓解之后建议急送医院专科医生做进一步检查治疗。

如在室外或野外遇到这样的病人而又没有针灸针时,可以指代针进行救治。

按摩:按揉5分钟左右。

29、后溪(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

取穴: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在小指尺侧,第5掌骨小头后方,当小指展肌起点外缘。

主治: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耳聋,目赤;癫狂痫;疟疾。

针灸:直刺0.5-1寸。可灸。

按摩:双手微握拳,垂直敲击桌子或者双手对敲,颈椎、腰部疼痛不适者,可同时缓慢活动颈椎、腰部,疼痛不适症状能即刻得到缓解;或者将双手后溪穴压在桌子边缘按揉、刺激此穴。

30、关元(任脉,小肠募穴)

取穴:在腹部,前正中线,脐下四横指。

为人身元阴元阳关藏之处,故名关元。

主治:中风脱证、虚劳里急、羸瘦无力、失眠、腹泻、痢疾、脱肛、便血、少腹疼痛等。

针灸:直刺1寸左右。温和灸或隔姜灸,孕妇慎灸。

按摩:指腹按揉每次3-5分钟,以轻微酸胀为度,不可用力过大。或配合呼吸,吸气时放松,呼气时按压,屏息3-5秒,再吸气放松。

31、四白(足阳明胃经)

取穴: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为上下左右四面,平白无饰、光明显见之处;主“戾目不明”,可使目力复明,光明四射。故名四白。

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瞤动、迎风流泪、结膜炎、角膜炎、干眼、近视、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等;头痛眩晕、口眼歪斜、头面疼痛、眩晕、面肌痉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急性胆绞痛、胆道蛔虫症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

针灸:浅刺0.2-0.4寸,或沿皮透刺睛明,不可深刺,不可行针。可灸。

按摩:食指指腹按揉,力度先轻后重,轻重适度,次数由少到多,每日60-100次为宜。

32、安眠穴(经外奇穴)

取穴:翳风与风池连线中点。胸锁乳突肌终止处,乳突下凹陷中。

主治:失眠、头痛、偏头痛、高血压、眩晕、心悸、癫狂、耳鸣等疾病。

针灸:直刺0.5寸左右。温和灸或回旋灸。

按摩:大拇指或食指指腹按揉或点按,以穴位局部有胀、酸、微痛的感觉为佳,每次每侧按揉3-5分钟。

33、牵正穴(经外奇穴)

取穴:在咬肌上,耳垂前0.5-1.0寸。耳垂前0.5寸处寻找结节或敏感点。

主治:口㖞,口疮。艾灸牵正穴可缓解面肌麻痹、面肌痉挛、下牙痛等。

针灸:向前斜刺0.5-0.8寸。温和灸。

按摩:用拇指或者中指内侧指端按揉,每日50-100次为宜,至局部有向面部扩散的酸胀感则止;也可先把双手搓热然后搓面,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再做穴位按摩,且按摩时应垂直皮肤向下用力。

34、失眠穴(经外奇穴,足底)

取穴:位于足跖部后跟正中点,从外踝高点作一垂线与足底中线相交点是穴,左右计2穴。

主治:失眠、足底痛、癫狂、头痛、呕吐等。

针灸:直刺0.1-0.3寸;可灸。

如治疗失眠可不留针,在临睡前2-3小时针刺效果较好。

按摩:重度力点按;或脚踩筋膜球刺激。

35、闪腰穴(足太阳膀胱经上)

取穴:在小腿肚上,承山与昆仑连线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附近压痛点。

主治:急性腰扭伤又称闪腰。

针灸:直刺或针尖向上斜刺。可灸。

按摩:俯卧,医者找出双侧“闪腰穴”,用双手拇指用力点按患者双侧穴位,压放三至五次后,再平揉一至三分钟,以患者忍受且微汗为宜。接着轻柔、和缓地按摩腰部数分钟结束治疗。

一次手法完毕后,患者多有明显好转,每日或隔日一次,一至四次治疗后,腰痛即可痊愈。

36、落枕穴(经外奇穴)

取穴:落枕穴即外劳宫,又叫零落五,在手背第2、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处。落枕穴位于手背,与掌心劳宫相对。

主治:落枕、手臂痛、偏头痛、小儿急慢惊风、指不能伸(手指屈伸不利)、指掌麻痹、颈椎病、手背红肿、小儿脐风、小儿消化不良、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腹痛泄泻、胃痛、腹泻便溏等。

针灸:直刺0.5寸左右。可灸。

按摩: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按压有强烈压痛感,稍微用力刺激,同时可缓慢活动颈部:将头稍向前伸,再缓慢缩脖子耸肩,让颈部肌肉保持松弛,然后将头缓慢地左右转动,幅度由小逐渐加大,然后沉肩颈部逐渐回正。

37、太阳穴(经外奇穴)

取穴:在头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外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主治:偏正头痛、目赤肿痛、口眼㖞斜、风热感冒、眩晕、目涩、牙痛、面痛、面瘫等。

针灸:直刺进针0.3-0.8寸,或向后平刺透率谷,或向下平刺透下关。可灸。

注意:婴幼儿禁针禁灸太阳穴。

手法:头痛时,患者可用双手食指、中指指腹分别按压双侧太阳穴,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约1分钟,按摩面积可大一点,头痛便可得到缓解。

每天临睡前及早晨醒时可用双手中指指腹揉按太阳1~3分钟。

38、合谷(手阳明大肠经原穴)

取穴: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

合有交结、合拢之意;谷指山谷。本穴在第一、二掌骨之间,即当拇指、食指相合处,此处犹如深谷,故名。

主治:头痛、齿痛、目赤肿痛、鼻衄、痛经、闭经、滞产、晕厥、发热恶寒、热病无汗或多汗等。

针灸:直刺0.5-1寸。可灸。

按摩:中暑、中风、虚脱时,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可用拇指陷捏患者合谷,持续2-3分钟,一般会缓解。

39、水沟穴(督脉)

取穴:即人中,在面部,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此穴在鼻柱下,因喻穴处犹如涕水之沟渠,故名水沟穴。

主治: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呼吸衰竭、癫狂痫、小儿惊风、昏迷、鼻塞、口歪、齿痛、闪挫腰痛等。

针灸:向上斜刺0.3-0.5寸。不灸。本穴以掐按为主。

按摩: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或拇指指甲置于人中部水沟穴上,用力按压或按切,力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宜,每次3-5分钟,每分钟20-40次。

注意力度先轻后重,手法要均匀、柔和、渗透,以局部酸胀感为佳,次数由少到多。

刺激人中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当遇到中风、中暑、中毒、过敏的病人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情况时,用拇指尖陷压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40、劳宫(手厥阴心包经,荥穴)

取穴: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

劳,劳作也。宫,宫殿也。中冲穴传来的高温干燥之气行至本穴,并传热于脾土,使脾土中的水湿亦随之气化,穴内的地部脾土未受其气血之生反而付出其湿,如人之劳作一般,故名劳宫。

主治:中风、昏迷、中暑、心痛、癫狂、口疮、口臭、鹅掌风等。

针灸:直刺0.3-0.5寸。可灸。年老体弱者及孕妇慎用。

按摩:右手拇指指腹点按左手劳宫,可稍微用力按揉。左右交替,每次按压约10分钟左右,每日2-3次。按摩时指腹紧贴皮肤慢慢按揉,以局部产生酸痛感为宜。

高血压患者因生气、暴怒、激动、劳累导致血压急剧上升,非常危险,此时可按压劳宫可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41、少商(手太阴肺经,井穴)

取穴:在大拇指外侧,距指甲角一分处。

手拇指爪甲桡侧缘和基底部各作一切线,相交处取穴。

主治:咽喉肿痛、中风昏迷、昏厥、急性咽喉炎、中暑、发热、癫狂等证。

针灸:直刺0.1寸。实热证时宜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注意: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者不宜进行刺血治疗。

手法:指甲掐按。

呃逆时,患者可用拇指和食指紧压少商,至有酸痛感为度,持续半分钟到1分钟,呃逆可止。

42、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

取穴:在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内关属于手厥阴心包经,为心主别络,通达联络表里二经,故名内关。

一说内,指内脏;关,指关隘。本穴为八脉交会阴维,阴维为病在脏,本穴擅治内脏疾患,故名内关。

主治:心痛、胸闷、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等病症。

针灸:毫针直刺0.5-1.0寸。

按摩:指腹按揉3-5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呕吐时,按压内关1分钟左右即可止呕吐。

43、天枢(足阳明胃经,大肠募穴)

取穴:在腹部前正中线,脐中旁开2寸。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便秘、腹泻、痢疾、月经不调、痛经。

针灸:直刺1-1.5寸。可灸。

实证热证可针,寒症虚证则灸。

手法:点按或掌按。便秘者在大便时以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至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坚持1分钟左右,就有便感,然后屏气,增加腹内压,即可排便。

44、断红穴(经外奇穴,八邪穴之一)

取穴:即八邪2,手背第2、3掌指关节之间凹陷中。

主治:月经过多、崩漏。

针灸:沿掌骨平刺1.5-2寸,使针感上行至肩,先针后灸,留针20分钟。

按摩:按揉3-5分钟,力度适中。

45.下都(经外奇穴、八邪穴之一)

取穴:别名八邪4,出自《针灸大成》。在手背第四、五掌骨小头高点之间。

主治:发烧、头痛、眩晕、手臂红肿、咽喉炎、齿龈炎等。

针灸:直刺0.3-0.5寸,可灸。

手法:掐按1-2分钟。

46、阳陵泉(足少阳胆经,合穴,胆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

取穴: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阳,气血也。陵,土丘也。泉,源源不绝也。该穴名喻指肝胆经的地部经水在这里很多汽化。

主治:半身不遂引起的下肢麻木、下肢痿痹、膝膑肿痛、胁肋痛、口苦、恶心、脚气、黄疸、小儿惊风、高血压、破伤风等,现在还多用于治疗肝炎、胆囊炎、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胆道蛔虫症和小儿舞蹈病等。

针灸:直刺1-1.5寸。可灸。

按摩:大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左右,再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左右。或握空心拳敲打60次。

胆囊炎、胆结石发作时,右上腹可发生剧烈绞痛。病人可用大拇指用力按揉右侧阳陵泉2分钟,可获良好止痛效果。

47、三阴交(足太阴脾经)

取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三阴交指足部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故名。足三阴经气血重组后再行分流。

主治:肠鸣、腹胀、腹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遗精、阳痿、遗尿;心悸、失眠、高血压;下肢痿痹、阴虚诸证、过胖过瘦(增肥减肥)、生理不顺、手脚冰冷、冷感症、更年期障碍等症,此外,对胃酸、食欲不振也有效。

针灸:直刺1-1.5寸。可灸。孕妇禁针。

按摩:指腹按揉2-3分钟,经常按摩三阴交可补血。

反复按揉3-5分钟,可缓解肾绞痛。

48、至阳(督脉)

取穴: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肩胛骨下角连线中点。

至阳穴为督脉上的穴位。至,达也,又极也。穴在第7椎节下,两膈俞之中间。背为阳,横膈以下为阳中之阴,横膈以上为阳中之阳,故名至阳。

主治:腰脊痛、黄疸、胸胁支满、喘促不宁、四肢重痛、不嗜食等。

针灸:直刺或向上斜刺0.3-0.8寸,不宜深刺。可灸。

按摩:按揉3分钟左右,局部酸胀感为佳。轻柔渗透,切勿使用蛮力。

心绞痛发作常伴有胸部压迫、窒息感。此时可按压至阳3-6分钟,即可缓解。

49、神阙穴(任脉)

取穴:别称脐中。在脐中部,脐中央。

主治: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尸厥,角弓反张,风痫,水肿鼓胀,肠炎,痢疾,产后尿潴留等。

神阙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长寿大穴。

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命门为督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所以,古代修炼者把二穴称为水火之官。

针灸:禁针。可隔盐灸、隔姜灸。

按摩:将双手搓热,双手叠放于肚脐,顺时针、逆时针各揉转100次。按摩时动作和缓,力度适中,以腹部发热、无不适感为宜,按摩范围以神阙穴为中心,逐渐扩大至整个腹部,可以在晨起和睡前空腹进行。

注意:腹部有急性炎症、恶性肿瘤者不能采用此法。

50、百会(督脉)

取穴:别名三阳五会,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点即是百会。

百会属督脉。百,众多;会,交会。头为诸阳之会,该穴为手三阳、足三阳、督脉、足厥阴诸经交会之处,百病皆治,故名百会。

主治:神志病症:痴呆、中风、失语、失眠健忘、癫痫、癔症、高血压、神经性头痛、精神分裂症、休克、脑供血不足等;脑病病症:晕厥、中风、失语、痴呆等;气虚下陷症:脱肛、阴挺、胃下垂等。

针灸:向前或向后平刺0.5-0.8寸。可灸。

按摩:指腹按摩3分钟左右,以出现酸胀、微痛感为宜。

文中所涉及各类针灸方法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外奇穴|林白
经外奇穴|年府
跟着彩云学习穴位:11个骨穴
泄血疗法基础(寻找淤血的部位)疾病的刺血验方+泻血疗法60个穴位详解
​经外奇穴丨委委
02.十二正经易堵塞穴位及疏通-手阳明大肠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