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时十一载,《新校订六家注文选》“新”在哪?

《新校订六家注文选》是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该书为今人研读《文选》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同时对推进“文选学”的深入研究也具有重大意义。为了解这部著作的出版过程,百道网约访了本套书作者——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原中国文选学研究会会长俞绍初先生和本项目负责人——郑州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杨秦予女士。


《新校订六家注文选(全6册)》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梁] 萧统
出版时间:2015年07月


《新校订六家注文选》由我国文选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俞绍初教授领衔,文选学领域的后起之秀刘群栋博士、王翠红博士参与完成。全套书共计60卷,分6册,全精装,由郑州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7月全部出版。俞绍初教授为国家一级协会中国文选学研究会原会长,长期从事“文选学”方面的研究,在“文选学”研究领域建树颇丰。《新校订六家注文选》部帙甚巨,前后历时十一载,数易其稿,是俞先生晚年呕心沥血的集大成之作。


该书征引文献资料浩富广博,校勘记的撰写学力深湛,披览之际,时见真知卓识,多有突破和超越前人之处,堪称当代“文选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是“文选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书。其学术成就可以说代表着千年“文选学”所曾有过的辉煌,在《文选》校雠学、《文选》版本学、《文选》注释学与《文选》文献学等方面的价值难以估量。


一、为何花落郑州大学出版社


2010年郑州大学出版社获得国家古籍整理“十一五”重点规划专项经费的资助项目,资助资金为20万元。为何这个重点项目花落郑州大学出版社?本项目负责人、郑州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杨秦予编审总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郑州大学文学院为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文选学研究会”会址所在单位,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即中国古典文献学;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即中国语言文学;有3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硕士学位授予点;有4个专业研究机构,即中国文选学研究会、河南省中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学研究中心、美学研究所和客家文化与华文文学研究所。郑州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领域重点扶持国家级重点学科,并围绕其做一些学术精品,所以围绕“文选学”精心策划了这套书。


第二,郑州大学出版社拥有一支从事文选学研究的一流专家学者队伍。“中国文选学研究会”设立在郑州大学,会长、秘书长都是郑州大学的教授。他们多次举办“文选学”专业学术会议,掌握学术界前沿动态,熟悉专家研究方向,收藏了丰富的《文选》版本和相关研究成果。


第三,《新校订六家注文选》是我国乃至海外学术界在该领域的最新成果,目前没有同类书出版。这个项目是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也是为中华民族“文选学”领域填补空白的一套书。


二、选题缘由


本书主编中国文选研究会会长、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俞绍初分享了自己研究《文选》的经历。他原来研究汉魏六朝文学,对《文选》所收录作家作品都比较熟悉。文选学不但在国内是一门热门学问,海外专家学者也相当重视,日本、韩国、美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学者的《文选》研究成果也很丰富,并且连续十余届来中国参加“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受国内专家学者的邀请,俞绍初教授也逐渐把研究重心转移到《文选》上来,编辑整理出版了两部海内外“文选学”论文集和一部海内外文学学论文索引。因为《文选》的版本众多,而现有的整理点校本仅有李善注,为了给学界提供一个比较全面又比较可靠的研究文本,既能反映完备的李善注,又能展示完善的五臣注,于是就产生了重新点校六家注《文选》的想法,诞生了郑州大学社出版社出版的《新校订六家注文选》。


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高度重视


国家古籍领导小组对这个项目特别关注。2013年9月,闫晓红副司长一行两人来社检查工作,专门检查这个项目的进展情况、项目管理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制度制定情况等。2014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宋明昌书记一行7人来郑州大学出版社,针对国家项目进行专项的检查。郑州大学出版社非常重视这个项目,专门成立了一个项目组,杨秦予副总编辑担任项目组组长,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古籍整理管理办法、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


四、改名和延期:一切源于严谨


杨秦予副总编辑说,这套古籍整理图书编校和排版难度非常大,专业性很强,出版费用也很高,发行量较小,为了完成项目,郑州大学出版社的投入资金远远超过20万。


杨秦予还分享了项目过程中难忘的小插曲,一是改名。这部书书名原定为《奎章阁藏六家本文选》,预计做200多万字,分为上、中、下三册,于2011年3月底出版,但是在实际校点过程中发现韩国版本的奎章阁本中的错误特别多。为了保障整理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编者以奎章阁本为工作底本,取李善、五臣两家注合刊的明州本和赣州本、李善注单行的尤袤刊刻本及五臣注单行的正德本和陈八郎本相对校,并参校以集注本、敦煌吐鲁番《文选》写本、日藏《文选》白文古钞本、三条家五臣注写本及北宋天圣明道间国子监刊本残卷等,又参考了史书、类书、作家文集中所存的相关篇章及前人的校勘成果,以求真求实为指归,力图重新整理出一部较为完善的六家注本。这就使得校勘的工作量变得非常繁重,所以在整理的过程中预期字数从200多万字增长到了400多万字,最终分为六册出版。这套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奎章阁这个版本进行校订,而是对整个《文选》版本进行了校订,所以书名也由《奎章阁藏六家本文选》改成了《新校订六家注文选》。


二是延期。国家古籍项目定下来是不允许延期的,但是从校订奎章阁版本到校订所有版本的《文选》,工作量和难度肯定是增加了,而且稿子是作者手写的,录到电脑里成为一个Word电子版的时候,一般的打字员不认识这些古文里的字,很难进行录入,还得请该领域专家来录入,最后请的是俞绍初教授带的博士刘群栋帮忙。他自己录入排版这个工程是很大的,录完还得自己全部校对更正一遍。原稿交到出版社后,出版社用方正系统排版,还得重新再造字。杨秦予说,光稿子就倒腾了好几遍,为了保证编校质量,平时是三审三校一通读,现在他们来回做了十校还多。2013年12月,《新校订六家注文选》出版了1~3册;2015年7月,出版了最后的4-6册。至此,项目基本完成。


五、俞绍初:《文选》其书


《文选》是梁朝昭明太子萧统所编。在俞绍初教授看来,应该是以昭明太子为核心集体编的,昭明太子的组织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由于科举考试的缘故,这部书编成以后,到了唐朝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文选》甄录了周、秦、两汉、魏、晋、宋、齐、梁八代,前后千余年间的优秀作品,分类按时间先后编次,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这部总集,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过深远影响,特别是自隋唐至宋代中期,由于科举制度以诗赋和试策为主要考试科目,还成为士子应试时必须熟悉的重要读本,当时流行有谚语云“文选烂,秀才半”,意思是说,《文选》翻烂了,差不多就能考上秀才了。


在唐代,因为科举考试的需要,社会上阅读这部书的人大为增加,而想要读懂读通其内容却有相当难度,所以需要有人对《文选》进行注释。当时《文选》的注释有很多本,其中最突出、也是完整流传下来的仅有两家:李善注和五臣注。李善,唐朝人,生活于唐太宗后期到武则天时期。他对《文选》的内容每篇都做了注释,他的注释更侧重于引证性质,而非诠释大意。到了唐玄宗时期,为了满足社会上阅读《文选》的需要,又避免李善注注重征引原典的注释形式,出现了五臣的集注本,五臣注更注重诠释大意和对篇章写作缘由的探讨,一度在社会上非常盛行。


到了宋代,《文选》一样受到重视。于是,有人把这两家最有名的注结合起来,形成了“六家注”。“六家注”也有两个版本:一个本子是李善注在前、五臣注在后,称为《六臣注文选》;另一个本子是五臣注在前、李善注在后,称为《六家注文选》。现在的首尔大学奎章阁藏有一活字本,就是《六家注文选》。奎章阁本的祖本是宋代的秀州本,而秀州本是《文选》最早的五臣、李善注两家合刻本,奎章阁本最能反眏秀洲本原貌,比较忠实完整地保存了北宋天圣年间国子监本李善注和平昌孟氏本五臣注的一个本子。因此,本次校订选取该本为工作底本,参校众本及相关文献,整理出《新校订六家注文选》。该整理本既能反映宋代早期李善注的原始面貌,又能反映宋代早期五臣注本即平昌孟氏本的初始面貌。


六、历时十一载,《新校订六家注文选》“新”在哪?


据本书主编俞绍初教授介绍,《新校订六家注文选》主要以奎章阁本为底本,参照现存的宋代刊本,包括奎章阁本、明州本、赣州本、四部丛刊本、陈八郎本等。编者对这些宋本一一进行细勘,再查阅传世的其他文集及相关文献,纠正了原本存在的不少错误。比如,李善注里引用了《韩诗》,但到奎章阁本中被大量地改成《毛诗》,这就是奎章阁本在编纂上出现的错误之一。编者还在北宋国子监本发现国子监本继承了李善注里的大量错误,这些都被加以纠正。


在修正版刻错误的基础之上,编者还广泛吸收了前修时贤的文选学校勘成果。书后附有引用书目,可资查检。同时,鉴于清代胡克家翻刻宋代尤袤本李善注的广泛流行和使用,该书的校勘记中对胡克家本李善注与奎章阁本李善注不同之处都一一指出,方便读者使用。


七、《新校订六家注文选》出版填补文选点校空白


历时数载,项目终于完成,杨秦予副总编辑提到该套书主编俞绍初的付出时非常感慨。她说俞绍初教授在退休之后本该安享晚年,但他却兢兢业业、十余年辛苦校勘,终于完成该书,他付出太多了,一只眼睛也因此近于失明。但是俞绍初教授仍然十分谦和,他说当初自己和学界的一些老朋友发起成立了中国文选学研究会,联络海内外专家学者共同研究文选学,后来继中国社科院曹道衡会长接任中国文选学研究会会长,但自己还不够称职,在退休之际用几年时间出了一部《文选》校勘成果,总算是有个交代了。


俞绍初教授认为,本书的出版对读者来说,有几点用处:首先是将北宋年间的李善注和五臣注都拿到手了,而且不删节,内容高度还原;第二,《文选》中有很多错误,编者通过广泛考证研究提出了他们的看法,错误内容不修改,用校勘记加以说明,为文选研究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比如曹丕的《与朝歌令吴质书》中写的是“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编者多方考证认为这个题目搞错了,应该是“魏文帝与元城令吴质书”。朝歌在汉朝时期只是一个小县,小县长官只能称“长”,“朝歌令”显然错了。这样的错误编者都将其指出来,但是不修改原文,因为没有版本依据。


杨秦予副总编辑则是从出版方面分析了本书出版意义,她认为《新校订六家注文选》填补了六家注《文选》点校的空白。另外它进行了校刊校订整理,为中国乃至海外学术界提供了一本完善的《文选》研究文本。


采 司淑娴;写 陈大猷、司淑娴、杨秦予


——end——


(本文编辑 书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少华博士新著《敦煌吐鲁番本〈文选〉辑校》出版
文选 奎章閣本(30册)
文选(共6册)
关于汉籍东传的研究
《文选》学研究的重大贡献
董宏钰、刘贞玉丨从古钞到宋椠——《文选·乐府诗》校异及其相关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