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工具”到“系统”的内部质量保障

 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全过程管理、利益相关方全员参与的闭合环,其体系的形成始于工具和措施等要素的应用。杜伊斯堡-埃森大学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工具和措施推动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形成和良好运行,体现了“整体由部分构成且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理。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是一个持续且系统的工程,涉及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形成完整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需要参与质保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相互联系,并且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完整的运行体系,共同发挥质量保障的作用。这样的一个“完整的运行体系”其功用体现了系统论中提及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理。构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需多言。高校管理者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构建本校的内部质量体系,如何将零散的“要素”组合成为完整的“体系”?本文选取了德国入选联合国IQA项目的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作为案例,剖析内部质保从“工具”走向“系统”的构建过程。

 

和欧洲各国相似,德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中心随着政府直接外部检查的减少逐渐转移至学校内部,其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变化直接推动了内部质保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德国的外部质量保障建立在高等教育认证体系之上,根据认证的对象不同可分为专业认证、体系认证和对认证代理机构的认证三类。专业认证优点在于可依靠领域公认的专家对一个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认证,相应地提供评估意见,但是对于专业数较多的综合性大学而言,专业认证的经费、时间和精力投入从“工具”到“系统”的内部质量保障都显得十分庞大。故于2008年,德国引入了体系认证,主要是审查高校内部与教学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能够保证专业质量,体系认证的引入使得德国各高校纷纷着手建立内部质保体系以应对外在评估要求。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Universität Duisburg-Essen,以下简称UDE)2003年由杜伊斯堡和埃森大学合并而成,现为德国最大的10所高校之一,提供包括人文科学、经济学、工程、自然科学在内的国际课程。作为德国入选联合国IQA项目的代表院校,该校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探索发展了一条由“工具”到“系统”不断进阶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将微观层面的教学效能评价、中观层面的专业设计与宏观层面的学校战略规划相连接,形成了IQA体系闭环。

01

IQA发展

 

UDE的IQA发展,可以依据工具和流程的发展变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

 

 

IQA1.0阶段(2003—2010年):UDE在2003年首次对本校172个专业进行了认证,于2004年成立了高等教育发展与质量提升中心,随后建立了数据管理系统Super X,修改了学生课程评价工具,增设了毕业生追踪调查。IQA2.0阶段(2010—2011年):体系认证被引入,成为UDE质量文化项目的一员。IQA3.0阶段(2012—):综合多级部门质量评价工具与管理体系,形成UDE兼具“要素”与“整体”的内部质保体系,构成质量闭合环。

02

质量保障体系核心

 

在欧洲,设立大学内部的质量保障专有机构早已成为一种通行做法。该类型部门不同于常规的教学管理部门,其功能在于设计、组织和管理所有与质量保障相关的活动,总体监测和评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2004年3月,UDE校长办公室牵头成立了该校的内部质保中心——高等教育发展与质量提升中心(以下简称CHEDQE),在CHEDQE的所有职能中,参与课程设计可被视为质量保障集中的体现。目前,该机构拥有40名员工,质量保障与提升工作主要分为数据管理与评估活动。

 

03

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及工具要素


UDE-IQA指向人才培养,强调IQA对于学校战略决策的作用,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UDE明确规划了学校IQA体系建设,主要包含三个核心机制(如图3所示)。

 

 

1.对所有院系、研究、服务单位周期性目标及绩效的协议。UDE每六年开展一次内部评估,审核学校组织机构绩效,形成系列质量报告,改进组织机构效能。为使学校各部门的发展计划与学校整体的战略规划保持一致,实现对质量的整体把控,每三年,学校各部门将与学校委员会进行沟通协商并签订目标及绩效协议。

 

2.关于教学活动的集中性数据支持。UDE通过学生评教、课程评估、模块评估、学习记录、毕业生跟踪调查等为IQA体系提供数据支持,并辅助教学分析调查、学生代表课程评价等质性调查来完善数据集的建设。

 

3.对人才培养核心环节持续性与针对性结合的咨询、协调和支持。除针对教学质量提升的措施外,UDE还通过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课程修订、员工发展、学校战略规划、数据管理等措施促进学校教学、就业及管理质量的提升。

 

UDE-IQA中的工具具体有以下几种:

 

学生课程评价:学生课程评价自2004年开始使用,通过纸质问卷,对课程进行满意度等级的评定。此类调查被视为课程质量的有效反馈,以保证学生和教师能够改进教学及学习。当调查结束后由CHEDQE向教师、学院教务发送报告。

 

模块评估:模块评估开始于2013年,是一个质保体系中的可选工具,仅适用于那些课程评价中显示问题的模块。主要是对模块结构、模块考试的组织、学生学习收获的评估,为未来教学发展与改进提供帮助。

 

学业量调查:建立在2013年,也是一个质保体系中的可选工具,主要聚焦于学生学期内的学业量。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小范围内调查、学生学业量记录和在期末进行的最后调查。其结果能够反映学生在一个学期内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果。

 

UDE学生体验小组:UDE学生小组调查开始于2011年,其收集的信息旨在提升学生学习条件,长远来看,主要是建立了学生学习全过程的信息库。主要做法是由学生自主选择加入不同学段的小组,连续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习进程进行追踪,可被视为学生学习经历的调查。

 

毕业生追踪研究:毕业生追踪研究自2009年开始每年进行。2012年毕业生追踪研究成为学校和州的绩效协议的一部分,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成为强制性的措施。毕业生追踪调查主要包含学生毕业后生活及职业轨迹在内的信息。

 

04

IQA体系特点与启示

 

一个成功的内部质保体系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例如管理结构、对于质量保障的认识、师生参与等。UDE通过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调查,揭示了该校IQA发展中的影响因素和现实满足程度。

 


 

通过对IQA发展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UDE-IQA发展的具体情况,可以看出,在构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过程中,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以期为我国高校发展IQA体系提供借鉴:

 

●内部质量保障与外部质保相辅相成

传统上,德国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以政府为主导,20世纪90年代中期,新公共管理理念改变了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政府赋予高校越来越多的自主权,高校渐渐成为发展中的责任主体。与厦门大学内部质量保障建立的历程相比较,可以看出,高校作为责任主体,其内部质量保障的建立一般起于外部质保压力,而后转化为内生质量保障需求,两者之间相辅相成。

 

●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全过程、全员参与的闭合系统

UDE的IQA指向人才培养,不仅局限于微观层面的教学,更将IQA与中观层面的专业设计和宏观层面的学校战略规划结合起来。其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囊括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学生学习行为、教师教学、师生互动到院系资源分配、专业设置,再到学校战略规划、发展定位,实现了“点、面、体”的覆盖。在这个过程中,吸纳教师、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形成涉及全过程、利益相关方全程参与、要素互相配合的“质量闭环”。

 

●内部质保体系建立在有效数据积累之上

通过UDE教师、行政管理人员调查可以看出,有效的数据支撑对于IQA的建立与发展是极为重要的。数据来源于一系列有效的工具和措施,通过长期对教学质量、学生就业、院校管理工作进行量化数据跟踪,形成针对性与整体性相结合的高校质量数据库。UDE就是在这样认真、持续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走出了一条从“工具”到“系统”的内部质保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From tools to a system:The effects of 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UNESCO-IIEP),Jan.2016.

[2]郑觅.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框架与措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QA项目”优秀案例述评[J].中国高教研究,2016(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觅: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框架与措施* 一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QA 项- 目”优秀案例述评 | 职业教育诊改网
高校质量保障:以合作促发展
“高等教育质量与就业:内部质量保障的贡献”国际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分享:制造型企业质量提升的四大路径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最全方法论!建设高校教学评估与质量保障体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