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00021]李白诗歌有真相:银河不从九天落


李白最著名的诗,除了《静夜思》,就要数《望庐山瀑布》了。《望庐山瀑布》原是两首,我们都上当了,以为就一首。这是第二首: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之所以著名,就是因为一个奇妙的比喻,把瀑布比喻成银河。对,银河从九天而落,太奇妙,妙到家了!

唐代还有一首诗,和这首诗齐名,就是徐凝的《庐山瀑布》,诗是这样的:

虚空落泉千仞直,

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写得非常的生动。庐山瀑布啊,像一条白色的丝绸,永远在那里飞动,直到现在还在那里飞动。这条白色的丝绸,把整个的青山分成了两半。整个的悬崖峭壁是绿色的,这个瀑布呢,是白色的,写得非常的生动。

白居易非常欣赏这首诗,结果呢,苏东坡非得抬杠。苏东坡说白居易的这种赞赏是不对的。他专门写了一首诗讽刺徐凝,叫《戏徐凝瀑布诗》,他说:

帝遣银河一派垂,

古来唯有谪仙辞。

飞流溅沫知多少,

不与徐凝洗恶诗。

东坡说,写庐山瀑布的诗最好的就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没有之一。徐凝这首诗写得太恶了,庐山瀑布从古流到今,洗去了多少污秽,但是还是没把徐凝的这首恶诗洗掉,还流传在人间。

所以,苏轼感到非常痛恨。然后他自己写了一首: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你看,苏轼学乖了。已经有人写完瀑布了,我就不写了,我就写个很笼统的,很一般化的东西,“横看成岭侧成峰”嘛。

我们看,从古到今,写庐山的诗也就是这首和李白那首最著名。

扯远了,我们再回到这首诗。

好多学者总是说:

李白这首诗之所以写得好,是因为他的比喻是独创;徐凝那首诗之所以写得烂,是因为他抄袭了别人的比喻。

把水比喻成白练是谁的发明?谢朓,“澄江净如练”嘛!干净的江水像一条白色的丝绸。徐凝抄袭了谢朓,人脏俱获,所以不好;李白谁都没抄,所以好。

错,错,错!

为什么呢?大家看一看就明白了。

南朝梁代有两个皇帝(当然不止俩,闲聊莫认真),简文帝萧纲,还有他的弟弟梁元帝萧绎。我们看,萧绎有一篇《隐居先生陶弘景碑》,当中说:“飞流界道,似天汉之横波。”

飞流就是瀑布,天汉就是银河。什么是“界道”?把悬崖峭壁给分开了。瀑布像银河横着从天上洒落下来。

我们再看萧纲的《招真馆碑》,当中说:“瀑布悬河,杂天河而俱洒。”

我觉得这个写得更漂亮,为什么呢?

瀑布,“杂天河而俱洒”,和天河一块流了下来。

更漂亮。

就是说,我们看到的瀑布有天河,还有瀑布本身,它和天河一块流了下来。

多说一句,瀑布就是悬河,悬河就是瀑布。一条河欢快地向前走啊走,不小心从悬崖上掉下去了,就成了悬河,又名“瀑布”。

至此,真相大白,真相太白!太白的这首《望庐山瀑布》,实际上就是抄的两个皇帝。

李白的“银河”并非落自浩茫“九天”,而是源于萧梁二帝。

 

当然,李白这首诗和鲍照也脱不了干系。杜甫夸李白“清逸鲍参军”,可不是白夸的。

我们《古代汉语》课本中选了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鲍照在这篇书信当中说:“西南望庐山,又特惊异”,庐山太奇特了,“基压江湖,峰与辰汉相接”。

“辰汉”就是银河。庐山太高了,和银河相接。

说不定鲍照也参与了向李白输送灵感的活动,那简直是一定的。

忽然觉得,杜甫很冤。

笺注家一遇到杜甫诗就刻意寻找出处,大讲用典之精;一遇到李白诗就纵情标举天才,侈谈独创之妙。致使李白屡受独创之妄赞,“因而注李诸家都不曾为之注明出处”,到现在这首诗也没有人给他注明出处,没人说他是抄的萧绎和萧纲的。




我这里是独此一家,就是说,只有听我的课,你才能听到,哦,原来这首诗是抄的。包括现在各种各样的《李白全集》,各种各样的李白注本,都没说,只有我一个人在这样说。这才是我的独创。

讲到这里,我看到后面有一个女同学在那里摇摇头,不以为然。那意思:不对呀,我两年前听人讲过呀。

对,你当然听人讲过,那就是我讲的呀!好,这回又点头了。

对,就是我讲的。今天我把两年前的教案又拿出来了。

即便李白确实对萧氏兄弟的文集未曾寓目,也要放弃“银河”比喻的独创权。人家六朝人早就用过了嘛。

最后结论是:唐代文学是六朝文学的自然延伸。没有六朝文学,就没有唐代文学。


唐代的作家看不起六朝文学,那只是他们的主观愿望和自我标榜。就是说,白天把鲍照、庾信骂得“哗哗”的,晚上赶紧看,眼泪哗哗的。白天又出去骂了。

文学是自然延伸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当然别人也说过,想说就说别憋):

不是作家在写诗,而是诗在写作家。

这个意象它自我完善和发展,由不得李白或者杜甫。当然,杜甫很倒霉啊,我们只好把他当一个陪衬拉过来。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传统与个人才能的问题。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略特就写过一篇《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认为,必须深知这个明显的事实:艺术从不会进步。

艺术从来没有进步过。

这种表述早就被萧纲、萧绎玩过了。“而艺术的题材也从不会完全一样”,同样是瀑布,它不一样,都有细微的差别。

“一个艺术家的前进是不断地牺牲自己,不断地消灭自己的个性”。这样才能前进。

“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

好多人对艾略特这个观点嗤之以鼻,但是你看一看,最富有个性的诗人是谁?李白。你看一看李白的创作,你就明白,艾略特说的是千古名言。

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

因为你要想让读者叫好,要想流芳百世,要想把作品流传下去,你只能表现共性。所以,艺术的感情是非个人的。

所有的创作都是再创作,而不是独创。

不可能的。

谢谢大家!

不关注不行了,还有吗?彪叔国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喜欢的古诗词214首
李白这首写景诗,新颖奇特,其中一句更是神来之笔,千古流传
李白最夸张的一首诗,空前绝后!
李白一首诗,初读平淡无奇,却深受苏轼推崇,将同类诗狠狠讥讽
(3)《门外谈诗》之第三十五:写诗要用“诗家语”(十一)
【名句/李白】疑是银河落九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