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病自医一一艾灸疗法(41)


腹泻和痢疾的区别在于腹泻是一种临床表现,不是单独指某一种疾病,痢疾是一种疾病的病名,属于导致腹泻的其中一种疾病,是由痢疾杆菌引起来的肠道传染病。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下腹疼痛、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全身发热以及中毒症状,严重的还会存在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而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时习惯,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或者含有未消化的食物及脓血、黏液等,腹泻常会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和失禁等,导致其出现原因比较多,比如感染了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食物中毒、服用某些药物以及胃肠疾病等都有可能发生腹泻。

痢疾性腹泻是由细菌性痢疾感染引起来的腹泻,包括急性的细菌性痢疾以及慢性的细菌性痢疾。

急性的细菌性痢疾又分为轻型普通型以及重型,还有中毒型四种类型。

轻型细菌性痢疾再腹泻方面每天大便次数两到三次,成水样或者糊状,没有脓血,有时候会混有粘液,大便以后腹痛会有所缓解。

普通型患者往往腹泻的次数一天十次左右,往往会表现为稀水样腹泻,有可能出现脓血便。

重型细菌性痢疾每天大便次数会达二十到三十次,大便呈脓血样量少,腹痛比较剧烈。

中毒型的细菌性痢疾往往腹泻病不是太严重,主要就是精神萎糜,面色发灰,呼吸浅弱,脉搏细咯,表现为休克。

慢性的细菌性痢疾患者的腹泻每天大便次数三到五次,有可能是大便基本是正常但是由可能有粘液便脓血便的交替出现。

拉肚子是腹泻另一种说法,与痢疾是有区别的,因为痢疾是导致拉肚子的原因之一。拉肚子首先见于肠道的感染,例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还有寄生虫感染,而痢疾是由于痢疾杆菌引起的感染性肠炎。除此以外,引起拉肚子的原因还常见于炎症性肠病例如溃疡性结肠炎,或者克罗恩病。此外,肠易激综合征,缺血性肠炎以及结肠直肠肿瘤时也会出现拉肚子。还有可能是饮食不当的原因,若是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以及腹痛的症状,可以进行艾灸治疗,效果还是很好的,同时要注意体液补充。如严重的病毒、中毒拉肚不止可去医院诊治。

拉肚子是常见的疾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在中医学中属于泄泻范畴,外感风寒暑热湿等邪气,内伤饮食情志或脏腑失调皆可腹泻,那么在中医艾灸疗法中,拉肚子艾灸什么穴位好呢?

可以选择艾灸神阙穴,关元、天枢、水分、足三里、上巨虚、阴陵泉、内庭、公孙、申脉、脾俞、胃俞、肾俞、命门等穴位来进行治疗。

寒湿性拉肚子:

灸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神阙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屈位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神阙穴。 

艾灸手法:取艾条点燃,一手中指,食指放于所处穴位两边,一手持艾条垂直悬灸所选穴位,注意离皮肤3-4厘米,以患者感觉到温热至有灼痛感为度,觉得太热时可回旋移动,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

 艾灸功效:温中除湿,健脾止泻。

湿热型拉肚子:

灸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内庭、公孙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屈位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内庭、公孙穴。

 艾灸手法:用艾炷隔姜灸,将新鲜老姜切成厚0.2-0.5厘米的姜片,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置大火中等艾炷在姜片上,点燃艾炷施灸,待感到局部有灼痛感时,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3-5壮。 

艾灸功效:健脾消食,导滞止泻。

脾虚型拉肚子:

灸神阙、关元、脾俞、胃俞、命门、肾俞、申脉、足三里、腹泻特效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灸神阙、关元穴。患者取俯卧,灸脾俞、胃俞、命门、肾俞穴。

艾灸手法:

1.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钟。

2.用艾炷隔姜灸,每穴3-5壮,每日1次。

3.灸申脉穴, 用艾条雀啄灸法,将艾条点燃,对准所选穴位,采用类似麻雀啄食般的一起一落,忽近忽远的手法施灸,给以较强烈的温热刺激,灸10分钟,以局部温热而不灼痛为度,每日1次。 

4.灸足三里穴,用艾条温和灸至局部皮肤潮红,每日1次。

5.灸腹泻特效穴,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10-15分钟,灸法同上温和灸。

艾灸功效:健脾止泻。

各种类型的痢疾及腹泻同灸其他疾病一样,均可在胸椎及其两胁肋,一处或多处压痛取反应点进行艾灸,尤其在第6、7胸椎处找点为常见方法。若没有反应穴出现,直接取用大椎,或取用6、7胸椎也有良效。

其感传途径多是沿脊柱垂直下行而后折入腹腔,或是灸感横向前胸行进,再沿胸腔折而向下,止于脐下方腹腔(腹部有热感)。也可能在脊柱深处向腹腔行进。一般可以灸一次治愈。

艾灸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中成药,如参苓白术散,藿香正气丸等药物来进行改善症状。

同时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方面的调理,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患者平时可以喝一些小米粥,山药粥,可以吃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但是最好不要吃凉的水果。

部分穴位艾灸治疗示意图:

神阙穴定位:

在腹中部,肚脐中央。

关元穴定位:

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脐中到耻骨联合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脐中往下五分之三处,即为关元穴。

脾俞穴定位:

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胃俞穴定位:

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处。 

命门穴定位: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肾俞穴定位:

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穴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申脉穴定位:

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处。


艾灸治疗腹泻可用如下穴位:

腹泻时可选用的艾灸主穴有足三里、中脘、天枢、神阙等,而配穴应该根据实际症状表现选择,如表现为五更泄泻的患者,可同时艾灸气海穴、关元穴、命门穴。

艾灸是中医治疗疾病常用的方法,具有温经通络、温阳补气、补中益气、活血化瘀、散结的作用,当出现腹泻症状时同样也可以通过艾灸法进行治疗,并且临床中总结认为艾灸治疗腹泻的效果很好。

1、在我们的足外踝最高点直下,赤白肉际之处是治疗腹泻的特效穴位。在治疗时可以采用艾卷温和灸法,每次在这个部位连续艾灸10-15分钟,每日间隔治疗2-3次,可一直使用到治愈。

还有第二趾的下痢穴也挺好



2、腹泻时可选用的艾灸主穴有足三里、中脘、天枢、神阙等。配穴应该根据实际症状表现选择:腹泻的时间比较长的患者可以同时加灸胃俞、大肠俞、脾俞穴;五更泄泻的患者,可同时加入气海穴、关元穴、命门穴。可以采取的艾灸方法为艾条温和灸法,每个穴位艾灸5分钟即可。



3、气海穴、天枢、中脘、上巨虚穴等四个穴位也是中医艾灸治疗腹泻的常用穴。配穴选择方法:体内寒气比较重的患者可同时艾灸关元穴、神阙穴;湿气重的患者可同时艾灸阴陵泉穴,恶心呕吐的患者可以同时艾灸内关穴;腹泻时有里急后重感觉的患者,可以同时艾灸中膂俞穴。常用艾灸方法:神阙穴采用隔姜灸或者隔盐灸,每次应该连续灸5-8壮,其他选好的穴位可用艾条温和灸法,每个穴位每次连续艾灸5分钟即可。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艾灸治疗腹泻常用的穴位了,希望大家看完后能掌握正确的艾灸治疗腹泻的方法,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过饥或者过饱、出汗、虚弱、喝酒等状态下都不能进行艾灸,月经期的女性和处于怀孕期的女性也不能进行艾灸,以免引起其它并发症。

艾灸承山穴的功效与作用







承山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一个穴位,微微施力垫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即为承山穴。

取穴时应采用俯卧的姿势,承山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即是。皮肤→皮下组织→腓肠肌→比目鱼肌。在腓肠肌两肌腹交界下端;浅层布有小隐静脉和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有胫神经和胫后动、静脉。为腿部转筋,小腿肚抽筋,肛门疾患的常用效穴。功能作用:运化水湿,固化脾土。

主治疾病

1.小腿肚抽筋(腓肠肌痉挛)、脚部劳累、膝盖劳累、腰背痛、腰腿痛。

2.便秘、脱肛、痔疮等。该穴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为治疗小腿痉挛,腿部转筋的常用效穴。

穴位配伍:

 配大肠俞穴治痔疾。

别名:鱼腹,肉柱,伤山,鱼肠,肠山,鱼腹山,玉柱,鱼腰穴。

(1)承山。承,承受、承托也。山,土石之大堆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脾土。承山名意指随膀胱经经水下行的脾土微粒在此固化。本穴物质为随膀胱经经水上行而来的脾土与水液的混合物,行至本穴后,水液气化而干燥的脾土微粒则沉降穴周,沉降的脾土堆积如大山之状,故名承山。

(2)鱼腹。此是从类象的角度来言穴内气血的特性的。本穴物质为随膀胱经经水冲涮下行的脾土,在穴内为堆积之状,如同鱼之腹部丰满的肌肉,故名鱼腹。鱼腹山、鱼肠、鱼腰穴名意与鱼腹近同。

(3)肉柱。肉,脾主之土也。柱,支柱也。肉柱名意指膀胱经气血中的脾土物质在此堆积。本穴物质为随膀胱经经水冲涮下行的脾土微粒,性干燥,在穴内为堆积之状,有较大的承重能力,故名肉柱。玉柱名意与肉柱同。

(4)伤山。伤,伤害也。山,土石之大堆也。伤山名意指膀胱经上行的阳热风气对穴内固化的脾土微粒有较大的伤害。本穴物质为干燥的脾土微粒,而膀胱经上行的阳热风气又从本穴经过,脾土微粒中水湿不足则将被上行的风气吹散伤害,故名伤山。

《灵枢·九针十二原》载:“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灵枢·邪客》指出,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月国 。张介宾《类经》注曰:“凡病邪久留不移者,必于四肢八溪之间有所结聚,故当节之会处索而刺之”。说明古人早已认识到穴位是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并随之活动变化的反应点。



艾灸承山穴是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做的一件事情,最主要的原因是承山穴对于人体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穴位,顾名思义就是像山一样的穴位,如果想要身体健康就应该注意山的护理,这样才能让身体变得更加健康,所以在生活中多加了解艾灸承山穴的好处是十分必要的一件事情。

艾灸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养生理疗的方法,这一种方法对于人体有十分好的调理作用,而承山穴更加是很多人在生活中会艾灸的一个穴位,但是如果错误的进行艾灸对于人体的影响是十分大的,部分的患者甚至会因此出现严重的不适。所以,大家在生活中更应该好好的学习艾灸承山穴的知识,知道艾灸承山穴有什么好处。

艾灸承山穴的好处:

排除湿气。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有湿气较多的问题,但是这一种问题其实是可以通过日常的护理解决的,而艾灸承山穴就是效果最好的一种排出身体中湿气的方法。每天坚持十五分钟的艾灸,可以使得身体变得健康。

治疗痔疮。由于人们坐着工作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所以很多人都会因此而患上了痔疮,其实最简单的一种可以帮助大家远离痔疮的方法就是在生活中多进行艾灸,艾灸承山穴可以使得痔疮在得到治疗的同时还彻底的祛除病根,不会让痔疮卷土重来。

治疗腿疾。腿部的疾病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特别是像抽筋这一种比较常见,但是又不知道应该怎么治疗的疾病,在面对腿部抽筋的问题的时候最佳的处理方法就是使用艾灸的方法艾灸承山穴。这样可以使得腿部的穴位得到放松,让身体在疾病在短时间之内得到控制。

最后,希望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有关于艾灸承山穴的知识可以帮助得到大家,艾灸承山穴的好处远远不止这么少,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着想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多加学习和了解,尽可能使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治疗,这样才能让身体恢复健康。衷心的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努力远离疾病的伤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人福音,八十二岁老中医教你最简单的治疗糖尿病的办法
四大穴位解决便秘
《艾的神话》||85腹三穴 86溃疡三穴
烧心艾灸疗法
偷偷告诉你养脾的揉按攻略
灸哥论穴:脾俞穴,帮助我们远离胃肠疾病的养生大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