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道门被称为中国的国门,全国唯有三人可以过,现如今已经被拆除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人被分为三五九等,皇帝自然是地位最高的人,受万人敬仰,在古代处处可以看到等级对人的限制,比如最简单的门,中国就有一道门,在古代中国十分的特殊,它的存在就是为了突出皇帝的尊贵,因为这座门只允许三个人可以过。

这座门就是北京的中华门,这座门的正门只有三个人可以过,第一个自然是皇帝,第二个是大婚当天的皇后,可以坐着娇子从中华门走过,还有一个就是新科状元,在高中当天可以从这走过,仅有这三人,所以走中华门也成了古时每个参加科举学子的梦想。

明朝永乐年间,朱棣将皇宫从南京搬到北京,古时候人们都以南方为尊,而中华门又正好是皇宫的正南门,所以那时候这座门就被称为“国门”,中华门在不同朝代都有不同的叫法,明朝时期它被叫做“大明门”,还给它写了个门联“日月光天德 山河壮帝居”,这是何等的霸气!

可到了清朝,大明门这个名字自然不能再用了,于是改为“大清门”,满族为了显得自己更加尊贵,在大清门外还修建了一个下马碑,古代的下马碑是皇帝权力的象征,所以不管多大官员路过“大清门”前都要下马跪拜,皇帝大婚当天,可以允许皇后的轿子通过“大清门”,这也算是对皇后的一种尊重,而其它嫔妃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只能从后门神武门通过。

到了民国年间,作为国门,这座门按惯例依旧是要改名的,可如果要取“大民门”就太难听,于是众人在1912年10月9日,也就是辛亥革命一周年的前一天将这座门改名为“中华门”,听着就顺耳很多了。

换了名自然要换匾额,可这块大清门的门匾是由石头制作的,上面的字用青金石镶嵌而成,看着十分华丽,换的匾额档次自然不能比这低,可这石匾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好的,于是就有人想起了个点子,那就是把大清门的匾额给拿下来,然后在匾额的背面刻上“中华门”就可以了,这个点子实在太好了。

可当工作人员把匾额拿下来的时候才知道,门匾的背面竟然写着“大明门”三个大字,原来这个点子早在两百多年前就用过了,工作人员只好找了个木匾额,然后让王治秋写上“中华门”挂在檐下,原本的匾额被保存在首都博物馆里。

南京的中华门

可惜后来这道门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被拆除了,如今想想实在太可惜,在这道门之后就是现在的天安门,其实当年说要拆除中华门时遭到了诸多专家的反对,梁思成甚至以死相逼,去世的时候还说这是他人生最大的遗憾,不过这些学者的反对没起到任何作用,在1958年的时候还是被拆除了,如今其实也还有一道中华门,不过是位于南京的中华门,是后来民国政府迁到南京时起名的,前身也是明朝的大明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道中华“国门”,明清时唯这三种人可以通过,如今早已不复存在
它是历史上名至实归的“国门”,可惜多数人浑然不知
中华门上有一块匾,用了数百年,摘下之后,发现背后藏有3个字
“中华门”的匾额挂了几百年
民国换中华门匾额:匾摘下来人们惊住了,200年前的古人好聪明
此门被称是中国国门,全国也仅3个人能过,现在此门已被国家拆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