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死恨》都借鉴了哪些传统戏的元素?

《生死恨》的继承与创新

何威逊


《生死恨》是梅兰芳大师中期代表作之一。此剧初稿由齐如山根据明代董应翰《易鞋记》传奇改编。后由许姬传执笔整理并更名《生死恨》。1936226日初演于上海天蟾舞台。其思想性及艺术成就早已有定论,不胫而走。近观京剧表演艺术家李慧芳老师及梅派再传弟子李胜素女士的演出以及梅葆玖先生根据梅大师1936年演出音配像,欣赏及学习之余,深感大师在推陈出新,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所做的贡献。就其创作浅谈体会。

   

“被掳”原本舞台是没有的,此场增加了韩玉娘仓皇奔逃,中箭被俘,有唱有做,近似传统戏《长坂坡》糜夫人中箭场面。梅大师早年曾多次与武生宗师杨小楼合演《长坂坡》,堪称珠联壁合,韩玉娘中箭自然驾轻就熟。

  


胡文阁《生死恨》“被掳”


“鬻婚”剧中人瞿士锡续娶,脱胎于《朱砂痣》中“借红灯观娇娘……”一场,但在唱腔艺术、人物安排中又有不同,而以韩玉娘为主,其中西皮二六已为梅派主要唱段之一,广泛流传。


“夜遁”韩玉娘逃出尼庵,唱快板,边唱边走园场,借用《御碑亭》孟月华的“滑步”,身段美妙而轻盈,不落熟套,确是高手创造。

   

“夜诉”为该剧重点场次,由徐兰沅先生设计,幕内起叫头二簧导板,接唱散板,回龙,慢板,原板,散板,整套唱腔,新颖别致,过去舞台上没有人用过,唱腔由徐兰沅,王少卿先生反复精心设计,脍炙人口,风靡至今。参照老戏《逍遥津》,虽然汉献帝与韩玉娘身份不同,但悲凉感慨的意境似有相同处,再加上旦角富贵衣,借助三娘教子的纺车,以及孤灯等道具,更烘托出剧中人凄凉的身世,形象高大而有分量。塑造了一个古代爱国女性形象。



梅兰芳《生死恨》“夜诉”(1948年电影)


“梦幻”舞台上夜诉、梦幻为一场,韩玉娘梦中见程鹏举接其上任,悲喜交加,欢慰登程,场面奏万年欢曲牌,借鉴于昆曲《痴梦》表演艺术。梅大师昆曲功底深厚,表演细腻,得未曾有。(此场韩玉娘切忌“揉眼”,否则即失去梦幻意境)“遇寻”韩玉娘遇赵寻,又参照《武家坡》,《汾河湾》的舞台调度,当拿到程鹏举鞋后所唱“抛血泪魂梦绕肝肠痛断”,不但唱腔优美,唱词颇具文学艺术价值。

   

“重圆”韩玉娘临终所唱反四平及散板,很能表达剧中人临危时如泣如诉的情感,舞台设计又参照了谭派名剧《洪羊洞》杨六郎临终时的催人泪下的情景,感人至深。



李慧芳《生死恨》“团圆”


1947年应名导演费穆邀请,1948年6月27日于上海正式开拍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生死恨》,由于电影拍摄与舞台不同,又经许姬传先生根据旧本重新整理、润色,即今之新本《生死恨》,其中电影中尚有“磨房”一场,唱西皮原板“自从为奴在番营,蓬首垢面受苦辛,买卖奴隶家国恨,任他宰割比畜生,皮鞭打来鲜血淋,一死艰难且偷生,王师北伐何日进,父母的冤仇海样深”。可惜由于影片结构,接片时删去,也未留有音响。

   

总观上述,梅派艺术博大精深,功底深厚,并涉及京剧各行当,融京昆艺术于一炉。此外梅大师早期与杨小楼,谭鑫培等合作,对他以后创造梅派艺术影响很大,新老观众,内外行均能接受及肯定,并不断听取意见,不断改进,这种对艺术的忠诚及创作手法和精神仍值得我们学习。

   

《生死恨》问世已67年,仍能成为梅派代表作,并受到广大观众欢迎,其因素甚多,本人认为上述原因是主要的。


中国京剧     2003-12


京剧道场


走进京剧,感受京剧

本平台以传播京剧艺术为宗旨,平台文章欢迎转载,在明显位置注明来源。“原创”稿件必须授权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威逊:《生死恨》的继承与创新
京剧《生死恨》选段·夏慧华(饰)韩玉娘
92岁京剧“梅派”大家舒昌玉《生死恨》,台下直叫好,掌声雷动!
No.332[迎新春特辑]京剧史上的名票(二)
【戏曲欣赏】京剧经典:114《生死恨》{四版}
听郑光信老师唱京剧之《生死恨》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