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梦家为什么输给了徐悲鸿?

写了青岛往事之后,收到了很多读者来信。有为大家整理了错综复杂人物关系图的课代表,谢谢C同学。

也有文中涉及当事人的后辈(居然不止一位,真心感谢这奇妙的缘分)更多的是要求就其中几点展开的。我整理了一下,大约有以下三个:

1.青岛时期的萧红萧军有什么故事?

2.陈梦家和方令孺之间到底有没有爱情?

3.杨振声和曹禺的情敌之争是真的吗?

因为陈梦家是我偏爱的两大诗人爱豆(另一位是穆旦),所以今天的推送,打算从第二个问题开始讲起。

陈梦家和方令孺之间究竟有没有爱情,你们不是第一个怀疑的人。

1930 年 12 月,陈梦家撰写了书信体小说《不开花的春天》,男主是大学生,一边渴望恋爱,一边自责,认为自己沉溺于肉欲关系(但是那时候的民国人对于肉欲的定义跟现在不大一样,摸个手就要自责半天)。这基本就是陈梦家本人的心情——这和他出身于牧师家庭有一些关系。而且,男主住三楼,陈梦家的宿舍也是307室。更重要的是,男主就叫“梦家”。

女主叫“茵子”,一直玩弄男人于鼓掌之中,让男主苦恼又恼火,可是仍旧想她。按照逻辑,我们只要猜一猜女主的原型,大约就能知道陈梦家当时是和谁在恋爱。

茵子与丈夫分居,称“梦家”与好友为“潘彼得”,这确实让人联想起方令孺。研究者梦之仪认为“茵子”有方令孺的影子: “我们不知道《不开花的春天》中茵子的原型是谁,但我觉得,茵子有现实中陈梦家恋人的影子,还有浓厚的方令孺的影子。”

方令孺

但在小说里,男主对“茵子”的评价是: “你从这个男子,到那个男子,拿得一刻的倾心,癫狂,做你肉欲上的享乐,不惜催毁自己的灵魂,变卖你的青春。”陈梦家对于方令孺是非常敬重的,而且陈梦家的作品,都寄给方令孺看,方的回信也很温柔:“少年的真,确是最可宝贵的。”如果茵子是方,这似乎说不过去。

另外,男女主相识于好友“其勒”的病室。“其勒”是陈梦家的好友、方令孺的侄子方玮德。根据方令孺和陈梦家的通信,五月六日,方玮德已在医院“呻吟”多日;而小说里,恰恰两人相识的月份就是五月。

这说明女主显然也不全是方令孺,毕竟他们认识的时间更早。

1931年的方玮德

陈梦家的弟弟陈梦熊说,梦家在认识夫人赵萝蕤之前,谈过两次恋爱。杨振华在《陈梦家的生命地理》里说,文革后,有人拿着陈梦家的情诗去问过赵萝蕤:“这些诗,是否为你所写?

陈梦家和赵萝蕤,一对璧人 

赵萝蕤当即否认:“他怎么会为我写呢?是写给孙多慈的。

第一次看到这个信息的时候,我张大了嘴巴。

是的,孙多慈,徐悲鸿和蒋碧薇婚姻的“第三者”。

查到孙多慈,再看茵子,确实能够一一对应。第一,小说里,女主来自“革过命的某城”,这讲的当是安庆,正是孙多慈的故乡。

第二,当时追求孙多慈的除了陈梦家,还有方玮德。1930年11月21日,陈梦家给方玮德写了诗《悔与回——献给玮德》,里面的内容便是向好友忏悔,说自己“但是我太软弱我终抵不过,那些惑人的甜蜜紧身的拥抱”。稍后,方玮德也写了同题的“献给梦家”,对于陈梦家瞒着自己与女友交往,表示了原谅。

注意这个时间段,因为就在1930年11月底,画家舒新城给女友刘济群写了一封信:“昨天徐悲鸿约我去其家闲谈,适见其正在为某女画像,看其行动,似正在走入恋爱之途。”

某女便是孙多慈,当时她还叫孙韵君。

多慈是徐悲鸿给她取的,和自己的名字合起来便是“慈悲”。

孙多慈肖像(徐悲鸿绘)

陈梦家和方玮德,都输给了徐悲鸿。

这我是不服气的,我们梦家,名字好听,人长得漂亮,写诗写得好,做学问也是一把手,连买古董,王世襄都自愧不如。这些女人真是瞎了眼!

如果穿越回去,我一定要为陈梦家同学做参谋。徐悲鸿老师有什么了不起,他泡妞,就是三板斧:

  1. 讲自己婚姻有多痛苦。

  2. 给女生画画。

  3. 送女生戒指。送蒋碧薇的是水晶戒指,送孙多慈的是红豆戒指。

  4. 给女生取名字。蒋碧薇女士的名字也是他起的,人家本来叫棠珍。

蒋碧薇肖像,1920年徐悲鸿作

有什么了不起!

徐悲鸿的续弦廖静文曾经说,她问过孙多慈和徐悲鸿的事儿,徐悲鸿说,我纯粹就是欣赏她,我们之间啥也没有。廖静文的回忆录我不在手边,薛原先生的《闲话文人》里正好引用了这段,放给大家看看:

直男的嘴,骗人的鬼,我无话可说。

孙多慈写生

实际上,孙韵君是中央大学艺术系的旁听生,旁听徐悲鸿的课程,两个人很快就天雷地火。舒新城就是直接见证。1930年12月4日,舒新城得到徐悲鸿的信,上面说:

 明日太太入都矣。小诗一章写奉,请勿示人,或示人而不言所以最要。

翻译一下,就是“明天蒋碧薇来南京”。太太来了,为啥要把一首小诗送给好基友,还叫他“请勿示人”?

因为写的是情诗:

燕子矶头叹水逝,秦淮艳迹已消沉。

荒寒剩有台城路,水月双清万古情。

直男的友谊,就是哥们儿你遇到真爱了,我真心祝福你。舒新城是徐悲鸿真朋友,他回信作答:“台城有路直须走,莫待路断枉伤情。

 孙多慈在作画中

台城是个暗号,徐悲鸿和孙多慈之前去台城写生,据说还情不自禁当众亲吻。这件事徐的很多学生看到,有学生立刻报了师母蒋碧薇。大概徐悲鸿也知道瞒不过去,所以蒋碧薇一到,徐悲鸿就坦白了:

我带着孩子到家的当晚,徐先生坦白向我承认,他最近在感情上有波动,他很喜欢一位在他认为是天才横溢的女学生,她的名字叫孙韵君(后徐悲鸿为她改名多慈)。徐先生毫不隐瞒地告诉我,孙韵君今年十六岁,安徽人,她曾在这一年的暑假投考“中大”学院,没有考取,于是就到艺术系旁听。她一开始作画,就获得了徐先生的特殊青睐,赞赏有加。当我在宜兴的时候,他约她到家里,为她画像,有时也一同出去游玩。……有一天,盛成先生陪着欧阳竟无先生到我们家来拜访,坐谈之下,欧阳先生提起想要参观徐先生的近作,徐先生便请他到中大画室去,欧阳先生也邀我同行,我没有理由拒绝,就陪他们到了那里,一进门就感到非常惊异,因为我一眼就看到两幅画:一幅是徐先生为孙韵君画的像,一幅题名《台城夜月》,画面是徐先生和孙韵君,双双地坐在一座高岗上,徐先生悠然而坐,孙韵君侍立一旁,项间一条纱巾,正在随风飘扬,天际一轮明月。——蒋碧薇《我与悲鸿》

舒新城是最早标明支持徐悲鸿恋爱态度的,所以在这之后,徐悲鸿有关孙多慈的事情,一直拜托舒新城来协调。

说实话,徐悲鸿对孙多慈,确实是非常照顾的。

比如,1930年,孙多慈还是旁听生;到了第二年,就正式考入了中大艺术系,专业课考试是一百分,不过呢,打分的人是徐悲鸿。

孙多慈自画像

比如,1935年,孙多慈要毕业,徐悲鸿打算为她申请比利时的庚子赔款。为了准备材料,徐悲鸿就请舒新城在中华书局为孙多慈出版一本画集。孙多慈带着作品去找舒新城,舒看了作品,就跟孙多慈说,出书不是一日两日,不要着急。孙多慈是为了出国才出书的,怎么可能不着急呢?一回南京,立刻告诉徐悲鸿,徐悲鸿赶紧写信催促:

慈返,已为弟道及见兄情形。承兄为作序,深致感谢。慈所写各幅,已经弟选过,狮最难写,两幅乞皆刊入。孩子心理,欲早观厥成。彼闻足下言,“徐先生的书一摆两三年”大为心悸,特请弟转恳足下早日付印,愈速愈好,想吾兄好人做到底,既徇慈情,亦看弟面,三日出书,五日发行,尊意如何?

三日出书,五日发行,册那你当出版社的机器是光速的吗?

孙多慈和李家应姐妹

如此阵仗,自然很容易引起徐悲鸿其他学生的不满。于是,有学生告状告到师母那里,蒋碧薇一听,也炸裂了:

毕业之前,徐先生整天忙碌,先请中华书局帮忙,给孙韵君印了一本素描画集……接下来忙着为孙韵君奔走,争取官费,让她出国。当时比利时退回我国的庚子赔款,设存中比庚款管理委员会,可以选派学生出国。中比庚款的负责人有一位比国神父,和中国方面的褚民谊,说话都很有分量。徐先生知道谢寿康先生和他们两位很熟,便去和谢先生商量,事为谢太太所闻,特地跑来告诉我。我听到消息,就正告徐先生说:“你知道我的性格和脾气,任何事情只要预先和我讲明白,一定可以做得通。如果瞒住我,我可非反对不可!”

蒋碧薇有理有据,要是你真的只是欣赏这个学生,要做这件事,可以和我商量。但是瞒着我做,就是有鬼。蒋碧薇的出手阻挠,孙多慈没能出国。徐悲鸿只好跟好基友吐槽:

弟月前竭全力为彼谋中比庚款,结果为内子暗中破坏,愤恨无极,而慈之命运益蹇,愿足下主张公道,提拔此才,此时彼困守安庆(省三女中教书),心戚戚也。

徐悲鸿老师觉得对小爱人特别愧疚,于是又打算让舒新城出面买孙多慈的画,为的是帮孙多慈“抬轿子”——壮大孙多慈的名声。钱是徐悲鸿出的,两千五百元,据说,是瞒着太太偷偷卖画所得。

蒋碧薇

如此深情厚意,徐悲鸿和孙多慈的大慈大悲之恋为什么没有能够成功呢?

一开始的主要矛盾是蒋碧薇和徐悲鸿的事实婚姻关系。

读书中的蒋碧薇,徐悲鸿作

为了离婚,徐悲鸿离家出走,打算去桂林。走之前,他和蒋碧薇谈了一次,蒋碧薇对他讲:

假如有一天你跟别人断绝了,不论你什么时候回来,我随时都准备欢迎你。但是有一点我必须事先说明,万一别人死了,或是嫁了人,等你落空之后再想回家,那我可绝对不能接受。

(请大家划重点,这段话以后要考。)

1938年春,孙多慈全家避难长沙,巧遇徐悲鸿。徐动用关系把孙家迁至桂林,还为孙多慈找了工作。暑假,徐悲鸿从重庆回到桂林,准备与孙多慈谈婚论嫁。

孙多慈自画像

1938年七月,徐先生在《广西日报》上发表了一则和蒋碧薇脱离关系的启事:

徐悲鸿启事:鄙人与蒋碧微女士久已脱离同居关系,彼在社会上的一切事业概由其个人负责。特此声明。

这个启事真的太有名了,当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徐悲鸿为了早点娶到孙多慈,居然连和蒋碧薇这么多年的事实婚姻都不管不顾,写下了“同居关系”这样的混账话。

报应来了。

徐悲鸿的朋友拿了报纸给孙多慈父亲看,结果遭到孙父的坚决拒绝。数日后,孙父即带全家离开桂林。孙多慈和徐悲鸿的关系一下子从无限可能到了几无可能。

我翻看过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些论著,认为孙多慈的父亲拒绝徐悲鸿,是因为看不起徐悲鸿无钱无势。因为孙多慈后来嫁的许绍棣时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同样有过一段婚姻,也有一双儿女,照理说和徐悲鸿的情况一样。之所以同意许而拒绝徐,孙父必然是势利。

许绍棣

我猜这些论述者,都不明白一个道理,一个同意女儿去考大学学艺术的父亲,最大的心愿一定是希望女儿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徐悲鸿和蒋碧薇,同样是基于爱情基础上的婚姻,一旦找到新欢,徐悲鸿居然能讲出和她是“同居关系”,这是蒋碧薇一生最大的伤痛(因为他们是私奔,并非明媒正娶)孙多慈就一定是徐悲鸿的真爱,不会步蒋碧薇后尘吗?

但不管怎样,之前蒋碧薇和徐悲鸿的婚姻关系横亘于前,现在徐悲鸿发了声明,主要矛盾解决了。

接下来的岁月,便是考验孙多慈和徐悲鸿究竟是不是真爱的时刻。

徐悲鸿

1939年5月,徐悲鸿从香港前往新加坡举办画展。这时候,他接到了孙多慈的信,据说,这封信写得婉转动人,徐悲鸿说,这是“从未有过之动人情书”:

我后悔当日因父母的反对,没有勇气和你结婚。但我相信今生今世总会再看到我的悲鸿。

但此时的徐悲鸿,还在生孙多慈的气。接下来两个人的来信,似乎不是特别愉快。我们不知道徐悲鸿回信如何,孙多慈紧接着又写信,责备徐悲鸿到香港和新加坡,都没通知自己。

徐悲鸿对舒新城解释,“慈倘责我至港无消息,当知我不能冒此险也。试问我苟贸然电汝而汝不来,吾岂能再靦颜于世。”

天哪,居然为了担心没面子,你们还是真爱吗?

还有更奇怪的,徐悲鸿把孙多慈写给他的那封情书寄给了同事吕斯伯。吕斯伯把信拿给蒋碧薇看。蒋碧薇注意到信上还有徐悲鸿的批注:

我不相信她是假的,但也不信她是真心,总之我已作书绝之。

蒋碧薇就问吕斯伯,这是什么意思?吕回复:“他还不是想要我拿给你看?”

悲鸿这个意思太明显了,想吃回头草嘛!

徐悲鸿和蒋碧微

但他忘了,蒋碧薇是谁?她是因为未婚夫考试打算作弊就嫌弃他的刚烈女子,她是说到做到的大女人,在她看来,徐悲鸿出了个大昏招:

在我看来,像徐先生这种行为,是最不可原谅而且最不道德的。徐先生如果不再爱孙韵君,他尽管把她的信退回或烧掉,决不可将这种信寄给任何人去看,他不要以为我看到他侮辱了我的情敌,便会觉得高兴。他应该知道,我不是这样的人。相反的,我将更看轻他!——蒋碧薇《我与悲鸿》

但另一边,徐悲鸿也没忘了勾兑孙多慈。他写信给舒新城,说孙多慈既然说“天涯海角,必欲相从”,我觉得她可能要来新加坡,所以我打算在新加坡等等她。

但两个半月毫无消息,徐悲鸿只好按照原定行程前往印度。

1940年6月4日,在印度的徐悲鸿告诉舒新城:

慈既无消息。月忽由子展兄转来家应数行,谓慈病愿一见。问我能去浙否。真不知天高地厚,彼以为我自身即生翅翼也。

这话说得倒也不错,印度到丽水,确实是千里迢迢,不是那么容易。可如果是真爱,就算天涯海角,也要前往啊!

人性真经不起考验。

几个月之后,没等来徐悲鸿消息的孙多慈决定和许绍棣结婚。许绍棣是浙江人,复旦毕业,CC系。把孙多慈介绍给许绍棣的是王映霞,她的丈夫郁达夫当时整天疑神疑鬼,怀疑她和许绍棣有一腿。许绍棣追求孙多慈这件事,孙曾经告诉过徐悲鸿,徐回答:“这个人我当年在上海见过,人并不很讨嫌、有些文人风度,在北伐战争中还立过功。不过,他因在民国十七年行文通缉过鲁迅 而为世人所诟病。”

永远失去了孙多慈的徐悲鸿在两年之后,曾经想和蒋碧薇重归于好。一进蒋碧薇的家门,他意识到一切都覆水难收——蒋碧薇把徐悲鸿刊登的分手启事贴在醒目之处,蒋说,这是时刻提醒自己当日的耻辱。

徐悲鸿同学悻悻走了,白玫瑰和红玫瑰同时离开了他,他跟朋友们讲,非常难过,非常伤心,一无所有,十分孤独。

然后一转身,他!就!和!廖!静!文!同!居!了!

徐悲鸿与夫人廖静文

1975年大年初三,美国。一直因病昏迷的孙多慈睁开眼睛,看见了床边的吴健雄。吴健雄特别开心,鼓励她要快点好起来,“大家还要一起回去看看”。

孙多慈用手指在吴健雄的掌心,写了一个字,又写了一个字。

吴健雄愣住了。

孙多慈一遍又一遍写。

她写了一个“慈”和“悲”。吴健雄叹息说:“我知道,我知道,你这一生,就是慈悲为怀啊!”

孙多慈的余生,几乎都活在思念徐悲鸿的情绪中。

见到徐悲鸿送给学生的诗句,她潸然泪下。

听到徐悲鸿去世的噩耗,她当场晕倒。然后和丈夫表示,要为他守孝三年。

可我不认为这女孩是真的慈悲为怀。

孙多慈

以爱情的名义,爱上老师,伤害的是蒋碧薇;老师为她离了婚,却不敢冲破家庭藩篱,去拥抱爱情,伤害的是徐悲鸿;翻了篇嫁了人,要为当年的情人守孝,伤害的是自己的丈夫和孩子。

最终,在这一场关系里,每个人都一败涂地。

真心希望,这样的慈悲之恋,还是少一点为好。

1、沈宁,读方玮德致常任侠书札,新文学史料2007-05-22

2、肖泓,陈梦家1929-1930年情诗背景考略,中州大学学报2013-04-20 

3、张眠溪,“流亡”与赈济——中华书局藏徐悲鸿书信所见其南洋、印度之行,中国书法2016-09-08

4、包立民,徐悲鸿信中的孙多慈 ,万象2005年第11期

5、常任侠,土星笔会和诗帆社,新文学史料1993-02-22

6、陆汉民、王炳毅,往事如烟忆亲友——深情怀念孙多慈和杨西光,江淮文史2007-01-01

7、蒋碧薇,我与悲鸿,漓江出版社2008年

8、廖静文,徐悲鸿一生——我的回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悲鸿信中的孙多慈
有爱不敢追的徐悲鸿,死后竟能让这位才女当着丈夫面为他守孝三年
徐悲鸿画中的女人!
孙多慈:与老师徐悲鸿的“慈悲之恋”,终究是忧伤之恋,遗憾之恋
名人的感情圈有多复杂?胡蝶一句话堪称经典!
徐悲鸿“出轨”后果:为还原配情债日夜作画累病早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