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朝向诡异的绛县张上村太阴寺(金.国5)
userphoto

2022.11.01 安徽

关注

(一)寺院的朝向

        大多寺院朝向一般都是“坐北朝南”,这样能够冬暖夏凉,冬季避开北风的侵袭,一年四季享受阳光的温暖。但是还有“坐西朝东”的,辽代佛寺因契丹族有“朝日”习俗,寺门大多朝东,朝向东方日出的方向,如大同华严寺大殿,北京西山大觉寺等。“坐东朝西”的例子就是五台佛光寺,此种朝向虽然也有悖常理,但它的位置是遵循地理环境而为之的。佛光寺处于一个山坳的围护当中,正西是山口,就像坐在沙发中,左右背后都是大山,佛光寺就在沙发背上,朝向日落的方向。 而“坐南朝北”这种例子就极其少见了,听到后也觉得非常诡异,因为它弊大于利,整座寺庙的房屋永远背向阳光,冬日门窗避不开北风的正面侵袭,是人们生活当中忌讳的朝向。太阴寺的这种朝向,好象很难解释,仔细看了一下太阴寺所在的地理位置,其背后五公里处有座连绵不断东西走向的大山,此山名叫太阴山,其阴面对着正好是太阴寺的位置,太阴寺与太阴山一样均是坐南朝北处于阴面位置。从风水角度讲,一般建筑物都是背靠大山,这样显得牢固可靠,很少有面对大山的。也许这就是理由吧。

​这是太阴寺1985年新建的山门

​ (二)与《赵城金藏》联系紧密

        《赵城金藏》是以我国第一部宋代木刻版汉文大藏经《开宝藏》的版式为标准,刻版刷印的一部大型经藏,共6980卷。因其雕印于金代,发现于山西赵城县(今临汾洪洞县)广胜寺,故定名为《赵城金藏》。现有4813卷藏于国家图书馆,被视为镇馆之宝。

​碑亭内是元大德元年(1297)所立《雕藏经主重修太阴寺碑》

        太阴寺前院西侧有一块元大德元年(1297)所立石碑即《雕藏经主重修太阴寺碑》,此碑高223厘米、宽97厘米。全碑2169个字,详细记载了《赵城金藏》雕印的缘起、发起人、雕印同地和雕印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一是,碑文记载,藏金募刻劝缘发起人为尹矧乃,推翻了民国学者蒋唯心关于雕刻金藏的发起人是金人“潞州崔进女法珍”的说法,崔法珍为尹矧乃的弟子;二是,《赵城金藏》的补雕和后期整理工作是在太阴寺住持慈云及其门人法澍、法满等主持下完成的,慈云也是尹矧乃的弟子;三是,碑文记载了向朝廷献藏经的崔法珍曾是广胜寺住持,这解开了藏经为什么会在广胜寺存放的谜团;四是,碑文证实今天的晋南地区金元时期是我国佛教文化重要的传播中心。

 太阴寺南大殿内的木雕释迦牟尼涅槃像和金代雕塑,六椽栿上还有一排小木作斗拱装饰应与帐龛同期

精美的明代洪武年间的小木作帐龛内部及周边绘有大量彩画

(三)大殿内的金代木雕

        据元代碑文记载,金大定二十年云公、法澍(佛龛西侧有其塑像)等重修太阴寺、补雕《赵城金藏》时雕刻的一尊佛祖涅槃像,同时雕刻的还有三士佛像。大雄宝殿内有四尊金代木雕。主尊位于明间正中,是我国最大的独木雕卧佛,躯长4米、独木金身释迦牟尼涅盘卧像。造型端庄,夸张得当,神态安详。木雕神龛内还完好保存有明代洪武年间绘制的一组吊唁壁画,十分生动,内容是佛祖圆寂后弟子们所呈现的喜怒哀乐的各种形态。另外三尊,为带背光的莲花须弥坐像,明间正中佛龛后顶一尊,次间佛龛两侧后方各一尊。

明间帐龛顶后部的金代木雕佛像

帐龛左侧佛台上的金代须弥连花座木雕佛像

 帐龛右侧还有一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阴卧佛:采用千年古木雕刻 中间没有任何衔接
歷史文化古跡——山西運城絳縣太陰寺【圖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运城绛县太阴寺
「运城国宝档案」绛县太阴寺:珍贵的佛教文化遗产
此碑上的书法,定会对你的书法创作有所启发
曲阜孔庙(金代碑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