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卫氏家族为什么会在汉武帝朝盛极而亡? | 刘三解

《史记·外戚世家》记载:


天下歌之曰:“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这也是汉武帝、卫子夫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的起源,一门五侯、贵震天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外戚世家》与《三王世家》一样,遍布“褚先生曰”,也即褚少孙补缺,司马迁的原文早已散失。


而这两篇,恰恰与汉武帝晚年至昭帝、昌邑王、宣帝时代混乱不堪的帝位废立直接相关,也就意味着,今天我们看到的记录,或许只是曾经主导这一系列政治斗争的政治强人希望我们看到的,只是在《史记》的字缝中仍保留着诸多与这个“完美故事”并不一致的疑点。





读《史记》、《汉书》的时候,经常有一些让今人感到矛盾的记述里,藏着真相。


《史记·外戚世家》里有这么一句话:


及李夫人卒,则有尹婕妤之属,更有宠。


然皆以倡见,非王侯有土之士女,不可以配人主也。


其实李夫人也一样:


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


电视剧《大汉贤后卫子夫》中的李夫人


言下之意,都是不足以配人主的低贱身份,然而,我们再来看卫子夫这位著名的“歌女皇后”:


卫皇后字子夫,生微矣。盖其家号曰卫氏,出平阳侯邑。子夫为平阳主讴者。武帝初即位,数岁无子。平阳主求诸良家子女十馀人,饰置家。武帝祓霸上还,因过平阳主。主见所侍美人。上弗说。既饮,讴者进,上望见,独说卫子夫。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


两个词:“生微矣”、“讴者”也就是歌女,这地位看起来并不高啊,为什么她就能做皇后呢?


有些人说,这是因为她兄弟卫青厉害,给她撑腰了,也有人说,汉武帝雄才大略,哪会在乎这些繁文缛节?


其实,这都是倒果为因的不求甚解,根本不算回答问题。


事实上,卫子夫的出身和李夫人的出身以及生前、身后的境遇不单纯是“男女感情”问题,更是涉及到西汉王朝帝王继嗣的严肃政治问题。


《史记》记载仅及于汉武帝,这个问题尚不突出,《汉书》中就将李夫人的受宠拔高到不可思议的地步,《汉书·外戚传》记载:


及夫人卒,上以后礼葬焉。


及卫思后废后四年,武帝崩,大将军霍光缘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号曰孝武皇后。


要知道,李夫人去世时卫皇后仍在位,而汉武帝死后,汉昭帝亲母钩弋夫人没能追尊,正牌皇后卫子夫也没能追尊,反倒是以李夫人“配食”,简直是莫名其妙。


更莫名其妙的是,现代的汉武帝茂陵考古发掘结果显示,李夫人墓位于帝陵以西,并未处于西汉正常去世的皇后之陵——帝陵东侧的方位;且李夫人墓仅有一条墓道,规格远低于皇后墓的四条,甚至低于景帝妃子栗姬的两条。


换句话说,李夫人在死去时,墓葬根本没有享受“后礼”,而《汉书·外戚传》另一处记载则是:


明日,帝崩。昭帝即位,追尊钩弋婕妤为皇太后,发卒二万人起云陵,邑三千户。


这又和“以李夫人配食”相矛盾,难道钩弋夫人这个皇太后还得和李夫人抢座次不成?


电视剧《大汉情缘云中歌》中的钩弋夫人


那么,我们不得不怀疑对于李夫人受到特别宠爱的说法,实际上是为了改立昌邑王刘贺而做的一系列政治舆论准备的一部分。


因为在汉昭帝这个汉武帝指定的继承人死后,《汉书·霍光传》写得明明白白:


元平元年,昭帝崩,亡嗣。武帝六男独有广陵王胥在,群臣议所立,咸特广陵王。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光内不自安。郎有上书言:“周太王废太伯立王季,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唯在所宜,虽废长立少可也。广陵王不可以承宗庙。”言合光意。光以其书视丞相敞等,擢郎为九江太守,即日承皇太后诏,遣行大鸿胪事少府乐成、宗正德、光禄大夫吉、中郎将利汉迎昌邑王贺。


昭帝的继嗣问题,霍光等于是一人敌一国,在群臣都支持广陵王刘胥的情况下,他把持朝廷让皇太后,也就是他女儿下诏……可见当时的政治形势之严峻。


由此可见,汉昭帝的合法性由汉武帝指定来保障,而昌邑王刘贺的合法性来源之一就是汉武帝对李夫人的宠爱,李夫人既然是“孝武皇后”,那么,昌邑王刘贺就有着超乎汉武帝不立的亲子广陵王刘胥的特殊地位。


而正是由于霍光的权位,才保障了汉宣帝的继位,也就意味着汉宣帝需要对霍光的一系列行为进行确认,而非推翻一切,上溯自己与祖父戾太子的血统关系,才能保障自身的合法性稳定,理由很简单,戾太子因为谋反本就丧失了继嗣的资格,其后人对皇位的继承权本身就是存疑的。


总结一下,李夫人的“神话”,恰恰才是霍光专权的故事枢纽,而非很多人以为的霍氏与卫氏的关系。





李夫人的故事,影响的是她的身后,卫子夫的故事,影响的却是她的生前。


说回到“不足以配人主”的出身,如何“配人主”,还能霸天下,究竟是一个爱情故事,还是一个政治故事。


事实上,卫子夫的血统,远比见诸《史记》、《汉书》的竞争者高贵,出身身份却又非常之低。


以往,对于卫子夫的出身往往停留在只言片语之中,却没有对几个现实问题进行解释:


1,卫子夫之母名卫媪,那么卫子夫之父叫什么?


2,卫子夫之母是奴婢,她子女是什么身份,私生子卫青又是什么身份?


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电视剧《大汉贤后卫子夫》中的卫青与卫子夫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说道:


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


也就是说,卫青和卫子夫共同的母亲卫媪是“侯妾”,《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说法略有不同,称卫媪为“主家僮”,前者是“妾”,后者是“僮”。


在秦朝,“奴婢”,也就是官私奴隶,多为罪人家属被没收入官府,丧失人身自由,男称奴,女称婢,在秦朝又被称为人奴、人奴妾、人臣、人妾,在汉朝则被称为僮、家人、苍头、臧获等。


也就是说,卫媪的身份是女奴,而秦汉的奴婢其实也是可以有家庭的,那么,卫媪的丈夫是谁?一个在子女显贵之后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姓卫”的老奴隶?


其实,《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已经给了答案:


青同母兄卫长子,而姊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天子,故冒姓为卫氏。字仲卿。长子更字长君。长君母号为卫媪。媪长女卫孺,次女少儿,次女卫子夫。後子夫男弟步、广,皆冒卫氏。


私生子卫青“冒姓”卫氏,是因为他生父姓郑,这叫“冒姓”,问题是后面这一群兄弟姐妹“皆冒卫氏”,只能说明他们的亲爹不姓卫,卫氏实际上是卫媪这个母亲的姓氏;另外一个可能性就比较惊悚——世界上确实有“卫太公”这个人,而这一群儿女都不是他亲生的……好吧,这只能是一个玩笑。


如果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卫太公”,那么,卫媪这个多个子女的母亲在当时的平阳侯府里,自然只剩下一个“合法配偶”,那就是平阳侯本人。


至于为什么史书不点明记载这一点,想来和当时的法律环境有关,那就是“主婢奸”本身并不光彩。


《说文·女部》引汉律:


齐人予妻婢奸曰姘。


《淮南子》高诱(东汉人)注释:


 平等之民与妻婢私合,名之曰姘,有罚。


妻之婢女与本人的婢女竟然有不同,在今人看来怕也只能觉得毁三观了,事实上,卫媪的“主家僮”身份,与“侯妾”,或许就在这个“姘”字上有所重合,前为“妻婢”,后为“侯妾”(也就是平阳公主这个正妻认可的可以发生性关系的女人)如果身份仍为奴婢,则称“御婢”,在秦汉法律上,起码在性权利上,如果主人家的男性子弟敢招惹她,就得有掉脑袋的觉悟。


也正因为卫氏兄弟姐妹的“婢生子”身份,司马迁和班固也就不必指明他们的亲生父亲,在汉代人看来,他们写得已经够清楚了……


电视剧《大汉贤后卫子夫》中的卫青与平阳公主,想想这个年龄差,就很有创意


还有一条班固在《汉书》中写明的,“主家僮”即公主的奴婢,也就是说,随公主陪嫁平阳侯曹寿的奴婢(秦汉夫妻财产分别明晰,所以才有上面与妻婢“私合”的说法,不告而取是偷,不告而合,就成姘了)。


上代平阳侯曹奇死于汉景帝前三年(公元前154年),即使是遗腹子,卫子夫的幼弟在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贵”卫氏时也已17岁,却没有他的册封信息,之后也没有了记载,自然不太可能,而且,姐弟间怎么也得差1岁,也就意味着卫子夫入宫的时候已经18、19岁,在当时女子13岁的婚龄面前,实在是大了点。


当代平阳侯曹寿死于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此时,卫子夫已经进宫8年,并受封夫人。


也就是说,卫子夫只能是平阳侯曹寿的“女儿”,也就是汉朝开国功臣曹参的后人。


这里画一个重点,放下,我们再来说一说卫青。





第二个问题,卫青姐弟的身份。


今天的国人对于古代继承权的理解,基本上脱胎于明清,《大清律例通考》卷八《户律户役·卑幼私擅用财》第一条例文规定:


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奸生之子,依子数量与半分,如别无子,立应继之人为嗣,与奸生子均分,无应继之人,方许承继全分。


也就是说,在清代的财产继承法律规定里,嫡子、妾生子、婢生子是按人数均分,奸生子也就是私生子减半,除了奸生子是有“歧视”减等的,其余的诸子并不因母亲身份而受打压。


再往前推几百年,元代法律《通制条格》卷四《户令》“亲属分财”条引“旧例”里说:


诸应争田产及财物者,妻之子各肆分,妾之子各参分,奸良人及幸婢子各壹分。


也就是说,嫡子优先,妾子次之,婢生子和奸生子待遇相同,最低。


这种变迁,已经可算是沧海桑田了吧?


秦汉法律更狠,汉代《二年律令》载:


主婢奸,若为它家奴妻有子,子畀婢主,皆为奴婢。


翻译过来就是,主人与婢女通奸,如果婢女是旁人家男奴的妻子,所生的孩子归婢女的主人,身份还是奴婢。


电视剧《大汉贤后卫子夫》中的卫青与平阳公主,俩人的婚姻最大的作用恐怕是解脱汉武帝本人的“伦理哏”


至于婢生子的继承权就更是谈不上的,秦汉的继承权序列(户主继承,非爵位继承)如下:


子男——父——母——寡(妻)——女——孙——耳孙(即远孙,玄孙的曾孙,自自己向下八代)——大父(祖父)——大母(祖母)——同产子(兄弟之子,即侄子)


注意啊,这里面的“子男”,可是不包括婢生子的,《三国志·公孙瓒传》注引《典略》载公孙瓒表袁绍罪状云:


春秋之义,子以母贵。绍母为婢使,绍实微贱,不可以为人后,以义不宜,乃据丰隆之重任,忝辱王爵,损辱袁宗。


这种政治檄文不能论是非,却能看世情,将庶出的袁绍贬损为婢生子,明确指出“不可以为人后”,也就是不能拥有继承权,以至于损辱袁氏宗族,明显指出了婢生子在汉代是不具备继承权的。


不过,汉律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婢生子没有继承权,甚至生而为奴婢,但在特殊的情况下,奴婢却可以拥有继承权,那就是在主家“户绝”的情况下,即上述的继承权序列全部没有的时候,《二年律令·置后律》规定:


死毋后而有奴婢者,免奴婢以为庶人,以□人律□之□主田宅及余财。奴婢多,代户者毋过一人,先用劳久、有□子若主所言吏者。


□为原简牍缺字,整体的意思却是清楚的,就是在主家“死毋后”的情况下,可以免奴婢为庶人,然后继承主家的财产,继承的标准是选定一个,服务年限长者或曾经由主家申报官府承认的婢生子的婢女母亲。


可见,此时的婢生子还是奴婢……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的霍去病


对此,《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里就有一段记载:


青为侯家人,少时归其父,其父使牧羊。先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为兄弟数。青尝从入至甘泉居室,有一钳徒相青曰:“贵人也,官至封侯。”青笑曰:“人奴之生,得毋笞骂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


这一段《汉书·卫青霍去病传》的记载只差一个字:


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为兄弟数。


就是“民”字,也就是说,卫青的同产兄弟把他视为“奴”,恰恰因为“婢生子”的身份,而不是因为他是“私生子”,他自己也说自己是“人奴之生”,也就是认了这个命了。


在西汉的法律体系中,不论奴婢还是平民,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由其父亲决定,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由其母亲决定。(见曾加《二年律令——有关奴婢法律思想初探》,《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月刊)


这也就意味着卫青和卫子夫虽然一个是“庶人与婢奸”生子,一个是“主婢奸”生子,身份都由母亲决定,即奴婢,不可谓不低。





写到这里,三解必须指出的是,在秦汉主流社会中,尽管奴婢的地位低下,与牲畜、财产同列,但无论是“庶人与婢奸”还是“主婢奸”,都不是光彩的事,婢女也非随便淫辱的对象。


《汉书·张安世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案例:


郎淫官婢,婢兄自言,安世曰:“奴以恚怒,诬污衣冠。”告署適奴。


翻译过来就是,有郎官淫辱官婢女,受害者的哥哥去告状,张安世时任光禄勋,统领郎官,竟然反说对方诬告。事件结果看似以势压人,换个角度考虑,以奴婢兄妹可以将案件砸到光禄勋这样的九卿高官面前,可见当时还是有一定的保护。


另一个类似的故事见《太平御览》卷438:


谢承后汉书曰:济阴戎良,字子恭,年十八为郡门下吏,良仪容伟丽,太守诸葛丰使阁里写书,从者诬良与婢通,刳腹,引出肠肝示丰。


这个就有点血肉模糊了,有人污蔑戎良与郡府的婢女通奸,戎良为示清白,剖腹取出肠子给太守诸葛丰看,这也就意味着此事如果坐实,对于戎良将是胜过失去生命的侮辱。


那么问题来了,一家奴婢的卫氏,到底是“贵”是“贱”?


电视剧《大汉贤后卫子夫》中的汉武帝与卫子夫


就身份而言,按照《二年律令·置后律》:


婢御其主而有子,主死,免其婢为庶人。


也就是说,直到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平阳侯曹寿死,卫媪才能免为庶人,而其子女仍旧是奴婢的身份。


然而,事实上,此时的卫氏家族早已脱离了这个“坑”。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记载:


上闻,乃召青为建章监,侍中,及同母昆弟贵,赏赐数日间累千金。孺为太仆公孙贺妻。少兒故与陈掌通,上召贵掌。公孙敖由此益贵。子夫为夫人。青为大中大夫。


再看《汉书·公孙贺传》:


自武帝为太子时,贺为舍人,及武帝即位,迁至太仆。贺夫人君孺,卫皇后姊也,贺由是有宠。


两相结合可见,公孙贺是娶了卫子夫之姐,“由是”有宠,而非反过来,结合“少兒故与陈掌通,上召贵掌”这种找后账的荣宠,也就说明,在卫子夫怀孕带来一门显贵之前,她的姐姐卫君孺已经嫁给了太仆公孙贺,还是正妻,不是妾或是小妻,而太仆本就是九卿之一的高官,相当于今天的正部级了。


试想,卫君孺长于卫青、卫少儿、卫子夫,之前并无婚姻?反而干等着妹妹显贵之后赐婚?如果有,前夫不必提及?《史记》、《汉书》连王太后的私生女都扒出来了,卫少儿与陈掌私通也写出来了,总不至于在此讳言。


看看比她小的卫少儿,生活经历已经无比丰富:


电视剧《大汉贤后卫子夫》中的卫少儿


(霍光)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兒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汉书·霍光传》)


霍去病,大将军青姊少兒子也。其父霍仲孺先与少兒通,生去病。及卫皇后尊,少兒更为詹事陈掌妻。(《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这位汉武帝的“连襟”陈掌也不是一般人,是汉朝开国功臣陈平的曾孙。


由此可见,卫氏姐妹的社交级别真是不低,而在她们微贱的出身基础上,能够给她们带来这个“圈子”的唯二理由,除了美貌,也就只有血统了。





卫氏家族的崛起,很有几分“天眷”的意味。


《史记·外戚世家》里写道:


初,上为太子时,娶长公主女为妃。立为帝,妃立为皇后,姓陈氏,无子。上之得为嗣,大长公主有力焉,以故陈皇后骄贵。


这位陈皇后就是“金屋藏娇”的主角,大长公主也就是窦太后的掌上明珠、汉景帝的姐姐刘嫖。


“上之得为嗣,大长公主有力焉”可以说是这一场婚姻的缘起,从公元前141年到公元前130年,“金屋藏娇”的故事维持了11年。


电视剧《大汉贤后卫子夫》中的陈皇后


在这之前的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笼罩在汉武帝头顶上的乌云,窦太后死去了。


可以说,如果汉武帝绝情废后,自此时起已经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阻碍,但是他又忍了5年,而且是在皇后“无子”的情况下。


少年天子的长期无子,已经不是夫妻感情问题,而是严重的政治问题,汉武帝的亲舅舅武安侯田蚡也有异动,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写道:


王前朝,武安侯为太尉,时迎王至霸上,谓王曰:“上未有太子,大王最贤,高祖孙,即宫车晏驾,非大王立当谁哉!”淮南王大喜,厚遗金财物。


这个时间是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刚刚登基不久,才18岁,可在外人看来,他7岁立太子,陈氏就是她的太子妃,按照汉代普遍的生育年龄,也已经有4、5年完全不孕不育了。


《史记·外戚世家》里也写道:


武帝初即位,数岁无子。平阳主求诸良家子女十馀人,饰置家。


少年天子没孩子,已经成了全家的心病,肯定也是他本人的心病,不过想想他这个时候还与男宠韩嫣“同卧起”……无子倒也没啥奇怪的,不过,真正的转机出现在卫子夫身上。


《史记·外戚世家》记载:


主因奏子夫奉送入宫。子夫上车,平阳主拊其背曰:“行矣,彊饭,勉之!即贵,无相忘。”入宫岁馀,竟不复幸。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斥出归之。卫子夫得见,涕泣请出。上怜之,复幸,遂有身,尊宠日隆。


可见,汉武帝对于美女的兴趣也是一阵一阵的,进宫一年多都没理睬卫子夫,反倒是之后,“上怜之,复幸”,很精彩,汉武帝竟然中了一个小女孩以退为进的套路,还就怀孕了,不过这个套路故事并没有完结。


根据《史记·卫将军霍骠骑列传》:


青壮,为侯家骑,从平阳主。建元二年春,青姊子夫得入宫幸上。皇后,堂邑大长公主女也,无子,妒。大长公主闻卫子夫幸,有身,妒之,乃使人捕青。青时给事建章,未知名。大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其友骑郎公孙敖与壮士往篡取之,以故得不死。上闻,乃召青为建章监,侍中,及同母昆弟贵,赏赐数日间累千金。


这个绑架案的重点是什么?是两个字——“上闻”。


电视剧《大汉贤后卫子夫》中的卫青与卫子夫


换言之,汉武帝还不知道卫子夫怀孕的情况下,大长公主知道了,没按照宫斗剧的戏码去毒死卫子夫或者给她打胎,反倒派人去捕杀卫青,这番神操作的目的是什么呢?完全是个谜。


细想想,恐怕这才是真正的“局”所在,因为大汉朝的后宫里完全可能悄无声息死掉一个宫女(卫子夫并没有封号),却不可能放任郎官和大长公主的随从斗殴杀人。


说得直白点,这是“未知名”的卫子夫、卫青姐弟合作的一步“险棋”,目的就是让卫子夫怀孕的消息穿透层层宫禁,直达汉武帝的案头。


卫子夫一年多的时间,就见汉武帝两次,就怀上了孩子,最重要的是,她用事实证明了,年轻的大汉天子是有生育能力的,这个事实,本就是“天眷”。





至于卫青的“绑架案”,复盘一下,则只能是“人谋”。


汉代三宫之一的建章宫建于卫青去世后,此时的“建章”应该只是上林苑中的一处行宫,卫青的“给事建章”,本就不是什么正经职位,只能是打杂的角色,考虑到此时卫子夫毫无封号,卫青本人也是奴仆的身份,这个职位本身并不能给人什么遐想的空间。


但是,一个“不知名”的“人奴之子”却与骑郎公孙敖为“友”,还引动这个秩“三百石”的拥有大好前途的郎官在皇帝的禁苑离宫中带着“壮士”大打出手,凭啥?


如果后者还可以用卫青的“人格魅力”来解释,前者,恐怕只能用太仆公孙贺的帮助来解释了,比如派卫青到苑中养马之类的活儿求个发展。


人谋的效果,恐怕也超出了几位参与者的预料。


《史记·外戚世家》里就记录了陈皇后的妒忌和愤怒:


闻卫子夫大幸,恚,几死者数矣。上愈怒。陈皇后挟妇人媚道,其事颇觉,於是废陈皇后。


几死者数矣,到底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弄得自己险些死了好几次,还是去收拾卫子夫,搞得对方险些死了好几回?我们不得而知,只是知道陈皇后在花了9000万钱求子不果之后,终于在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丧失了自己的后位,理由就是:


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


只不过按照《资治通鉴》卷十七的记载:


(陈皇后)虽废,供奉如法,长门无异上宫也。


可见汉武帝并不是个薄情之人,金屋犹在,甚至后位也没有立刻交给“新人”。


电视剧《大汉贤后卫子夫》中的卫子夫封后


《汉书·武帝纪》:


(元光五年秋七月)乙巳,皇后陈氏废。捕为巫蛊者,皆枭首。


《汉书·武帝纪》:


(元朔元年)春三月甲子,立皇后卫氏。


元光五年到元朔元年,相隔2年,如果说,汉武帝对卫子夫“独宠”,爱到无法自拔,难道不奇怪吗?


当然,过往的解释里,元朔元年立卫子夫为皇后并不奇怪,因为这一年,卫青出塞大捷和皇长子刘据出生的好消息纷至沓来,几乎就是顺理成章的“三喜临门”。


然而,在《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却有着一些“不和谐”的信息:


尊立卫皇后,及发燕王定国阴事,盖偃有功焉。大臣皆畏其口,赂遗累千金。


原来,竟然还有主父偃舌辩劝谏的工作,具体说了什么,咱们不得而知,还得看看史书中潜藏的蛛丝马迹。





元朔元年,皇长子刘据的降生令汉武帝“甚喜”,为此事“立禖”,即立高禖祠(生育之神),《后汉书·礼仪志》:


仲春之月,立高禖祠于城南,祀以特牲。


章怀太子《后汉书注》解释“高禖”祠说:


卢植注云:“玄鸟至时,阴阳中,万物生,故于是以三牲请子于高禖之神。居明显之处,故谓之高。因其求子,故谓之禖。以为古者有媒氏之官,因以为神。”晋元康中,高禖坛上石破,诏问出何经典,朝士莫知。博士束晰答曰:“汉武帝晚得太子,始为立高禖之祠。高禖者,人之先也。故立石为主,祀以太牢。


两条材料综合来看,汉武帝“立禖”应该在“仲春之月”,也就是农历二月。


电视剧《大汉天子》中的戾太子刘据


同期,命令东方朔、枚皋作禖祝,也就是祭文祝辞,这个事儿,在《汉书·贾邹枚路传》写作:


武帝春秋二十九乃得皇子,群臣喜,故皋与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及《立皇子禖祝》,受诏所为,皆不从故事,重皇子也。初,卫皇后立,皋奏赋以戒终。


《汉书·东方朔传》:


朔之文辞,此二篇最善。其余《封泰山》、《责和氏璧》及《皇太子生禖》、《屏风》、《殿上柏柱》、《平乐观赋猎》,八言、七言上下,《从公孙弘借车》,凡刘向所录朔书具是矣。


值得注意的是,《皇太子生禖》、《立皇子禖祝》应是祝词,《皇太子生赋》则是贺赋,共同点就是称之为“皇太子”。


可再看《汉书·武五子传》的记载:


戾太子据,元狩元年立为皇太子,年七岁矣。初,上年二十九乃得太子,甚喜,为立禖,使东方朔、枚皋作禖祝。


汉武帝29岁是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立皇长子为太子,却是在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直到元狩元年才正式被册封为太子,有人说是汉武帝对应自己被立太子的时间,也可以算一种解释,但其实汉初的太子们并没有固定的受封时间。


而皇长子出生至迟是在“仲春二月”,其母立后,却是“春三月甲子”,即三月十三日,既非朔日,也非望日,或许是刘据的“满月日”,当然这是玩笑了。不过卫子夫的后位并没有在“皇太子”初生之时即封,而且差的不是一天两天,也就意味着主父偃确实有游说的时间和游说的事实。


由此可见,汉武帝对于后位和太子位绝没有后世的诸多“恋情粉丝”的粉红色幻想,每一个拿出来都有着几分“不情不愿”。


有了这个认识垫底, 就会明白,日后埋葬卫氏家族和戾太子的“巫蛊之祸”绝非偶然,而在元朔元年,汉武帝一切行为的动因,在《史记·三王世家》的字缝里藏着答案:


王夫人者,赵人也,与卫夫人并幸武帝,而生子闳。


电视剧《大汉贤后卫子夫》中的王夫人


核心是“与卫夫人并幸”,也就是说,在卫子夫还没有册封皇后时,王夫人已然有宠,而且不下于卫子夫。


而《史记·外戚世家》里则强调:


及卫后色衰,赵之王夫人幸,有子,为齐王。


也就是说,卫子夫封后之后色衰,王夫人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而且,这种宠爱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浓烈,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


(元朔六年,即公元前123年)大将军既还,赐千金。是时王夫人方幸於上,甯乘说大将军曰:“将军所以功未甚多,身食万户,三子皆为侯者,徒以皇后故也。今王夫人幸而宗族未富贵,原将军奉所赐千金为王夫人亲寿。”大将军乃以五百金为寿。天子闻之,问大将军,大将军以实言,上乃拜甯乘为东海都尉。


可见,在王夫人最受宠的时代,哪怕是满堂朱紫的卫青家族,一样要对王夫人低头,不过在具体的赠金上,卫青也有所矜持,即分出了千金的一半。


更有意思的是汉武帝的反应,对于宁乘的谏言非常满意,直接升官。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有这样的一段关于立嗣的表述: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从母贵,母以子贵。


可是,卫子夫的母子俱贵,却等了七年多。


哪怕自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卫子夫立后时算起,至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王夫人受宠已有六年,至其去世时,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也不过受宠八年左右,而《史记·三王世家》却记载了褚少孙补记的一个令人惊讶的故事:


(齐王)闳且立为王时,其母病,武帝自临问之。曰:“子当为王,欲安所置之?”王夫人曰:“陛下在,妾又何等可言者。”帝曰:“虽然,意所欲,欲於何所王之?”王夫人曰:“原置之雒阳。”武帝曰:“雒阳有武库敖仓,天下旻戹,汉国之大都也。先帝以来,无子王於雒阳者。去雒阳,馀尽可。”王夫人不应。武帝曰:“关东之国无大於齐者。齐东负海而城郭大,古时独临菑中十万户,天下膏腴地莫盛於齐者矣。”王夫人以手击头,谢曰:“幸甚。”


王夫人为儿子争封国,首选竟然是汉帝国的第二首都,汉武帝非但没有勃然大怒,反而赔小心地提出第一等的大国——齐国作为封地,这种待遇不但远超过同时封王的燕王、江都王(都很偏远),更超过了《汉书》中描绘“最宠”的李夫人之子——昌邑王,昌邑可实在不是什么大国,连临淄的脚趾头都赶不上。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的汉武帝


《史记·封禅书》还写道:


其明年,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上有所幸王夫人,夫人卒,少翁以方盖夜致王夫人及灶鬼之貌云,天子自帷中望见焉。


这个招魂故事,《汉书》记在李夫人身上,时间上明显对不上,少翁之死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而李夫人有宠是在李延年得幸之后,也就是灭南越的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之后,总不能死人给活人招魂吧?


而且,李夫人得宠,很可能与汉武帝对王夫人的思念有关,因为王夫人为赵人,而李夫人为中山人,距离不远,而《汉书·外戚传》又记载:


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


“佳人难再得”之语,即有怀念之意,就此引出了李延年的妹妹李夫人。


只不过,在卫氏家族地位稳固的时代,汉武帝并没有能给予王夫人更高的礼遇,《史记·三王世家》记载:


王夫人死而帝痛之,使使者拜之曰:“皇帝谨使使太中大夫明奉璧一,赐夫人为齐王太后。”


在汉武帝的女人里,这已经是最高的“哀荣”了,因为陈皇后被废、卫皇后自杀,李夫人、尹婕妤等人要差得远,反倒是这位“齐王太后”身后哀荣最为尊贵了。


更有意思的是汉武帝册封齐王、燕王和广陵王三子的背后,一样打着“埋伏”。


据《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的记载,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


复置齐国、复置燕国、(广陵郡)更为广陵国。


趣味来自《史记·三王世家》,褚少孙直接照录了大司马霍去病领衔奏请汉武帝册封三王的奏疏和汉武帝的制书,君臣之间来回推让,臣子们请求封王,汉武帝批复应该封“列侯”,三请三让,最后汉武帝“无奈”地认了,册封次子刘闳为齐王,三子刘旦为燕王,四子刘胥为广陵王。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的汉武帝


《史记·三王世家》中还保留了一段司马迁的原话评论:


太史公曰:古人有言曰“爱之欲其富,亲之欲其贵”。故王者壃土建国,封立子弟,所以襃亲亲,序骨肉,尊先祖,贵支体,广同姓於天下也。是以形势彊而王室安。自古至今,所由来久矣。非有异也,故弗论箸也。燕齐之事,无足采者。然封立三王,天子恭让,群臣守义,文辞烂然,甚可观也,是以附之世家。


在这篇《三王世家》中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就是领衔请封三王的,正是大司马霍去病,而不见另一位大司马卫青的身影,而这也应该是霍去病病死前为卫氏家族的长久富贵所做的最后一次努力。


不过,联想到汉武帝在三王未封之前一年,已经复置三国的举动,不得不让人怀疑他本身就是在拖延时间,只是在朝廷重臣几乎一致的呼吁之下,只得妥协,完成这场早在“计划之中”的大册封,只是这个“计划”的时间有点长,从元狩二年(许诺封齐、封齐王太后)一直拖到了元狩六年(封三王)。





上面说了这么多,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无论是卫子夫这个妻子,还是戾太子刘据这个儿子,在汉武帝心里的感情分量都值得商榷。


这句话,先画个重点放在这里,我们要掰一掰卫氏天下的另一根巨柱——卫青。


《史记·主父偃传》记载:


孝武元光元年中,以为诸侯莫足游者,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言上,上不召。资用乏,留久,诸公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


这段话的重点是,主父偃开始时做的是卫将军,也就是卫青的宾客,不想,卫青多次向皇帝推荐,汉武帝竟然不召见,等到他自己阙下投书,早上送上去,傍晚就召见了。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的汉武帝


拆解一下,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卫青还没有被任命为大将军,其官职也无法确定,只知道他在建元三年至元光六年之间,曾任建章监、侍中,后来升迁为太中大夫。


按照《史记·外戚世家》的记载:


上怜之,复幸,遂有身,尊宠日隆。召其兄卫长君、弟青为侍中。


就是说,卫子夫的长兄卫长君也与卫青一同被封为侍中,这个官职在汉武帝的时代是一个“加官”,加此官者可出入宫廷,担任皇帝侍从。《齐职仪》载:


汉侍中掌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


也就是说侍中是皇帝近臣,掌管皇帝的车、轿、衣服、器物等,甚至还负责给皇帝端尿盆(亵器虎子),当然,也可以在备天子顾问的时候参与朝事。


就职务等级来说,侍中为加官,类似于后世的“御前行走”,卫青的本官建章监却无从稽考,只能根据类似的职务进行推测,由于建章宫此时仍未修建,应只是上林苑中的一个离宫别园,参考东汉的“濯龙监、直里监”,这个“监”按照《后汉书》的说法是类似《汉书》所说的“尉”,也就是具备一定军事和监狱管理职能的职务,比如濯龙监虽然是东汉皇帝的“园”,但其中也有兵器工厂,秩四百石,只能算是低级官吏。


而卫青之后担任的太中大夫则是秩比千石,掌议论,为郎中令(汉武帝还未改名光禄勋)的属官,还是天子的近臣,也才刚刚跻身帝国的中层。


也就是说,元光元年主父偃投靠的卫青,应该已经是太中大夫的职位,但是,推荐人才这种正经事儿,汉武帝还根本不把他的意见当回事。


正如《史记》、《汉书》的《佞幸列传》里都写到的:


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


卫青、霍去病皆爱幸,然亦以功能自进。


贵幸、爱幸或有之,信重则就那么回事。


真正的转机,来自于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汉书·武帝纪》:


(春)匈奴入上谷,杀略吏民。遣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青至龙城,获首虏七百级。广、敖失师而还。


《史记·卫将军霍骠骑列传》:


青为车骑将军,击匈奴,出上谷;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出云中;大中大夫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军各万骑。青至茏城,斩首虏数百。骑将军敖亡七千骑;卫尉李广为虏所得,得脱归:皆当斩,赎为庶人。贺亦无功。


过往不少人都说卫青此时的职务已经仅次于大将军,其实不然,这个车骑将军的职位,应该与汉初类似,属于临时派将,他和公孙敖之前的职务都是太中大夫,不可能还没有功劳就飞跃到九卿公孙贺和李广之上。


平心而论,此次出征的规模并不大,斩获更是很一般,按照秦代的军法,《商君书·境内篇》:


其战,屯长百将不(也有版本写作必)得斩首,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论,百将、屯长赐爵一级。


卫青帅10000骑兵出击,按照百将的比例放大(100人,姑且不考虑步兵骑兵编制区别了,骑兵比步兵同级编制小)也该有3300颗首级才够升爵一级,他直接拜爵关内侯,确实坐了电梯了,可以说,此次军事行动最大的价值,真就是卫青在一群矮子里衬出了能力,让不满三十岁的汉武帝又一次“赌赢了”,按照《资治通鉴》卷十八的说法,就是:


唯青赐爵关内侯。青虽出于奴虏,然善骑射,材力绝人;遇士大夫以礼,与士卒有恩,众乐为用,有将帅材,故每出辄有功。天下由此服上之知人。


不过,这次“赌博”原本要扔的骰子可不是卫青,按照《史记·外戚世家》的说法: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的卫青


卫子夫已立为皇后,先是卫长君死,乃以卫青为将军,击胡有功,封为长平侯。


什么意思?


就是说,卫子夫登临皇后宝座,因为长兄卫长君先死掉,才以“冒姓”的弟弟卫青为将军击匈奴。


《汉书·外戚传》嫌写得不够明白时间关系,梳理了文字:


先是,卫长君死,乃以青为将军,击匈奴有功,封长平侯。


换句话说,汉武帝“击胡”的首选,其实应该是“卫长君”,而非卫青,只是元光六年的战场试炼表明,卫青才是真正的军事干才,紧跟着就开始大用,自此之后荣宠不衰,甚至让卫青尚平阳公主,又以他为大将军、加大司马,位在丞相之上,参与国事。





看似烈火烹油的卫氏家族的一朝覆灭,在《资治通鉴》卷二十二记载的一段话中端倪尽显(下面引文很长,可以直接略过):


初,上年二十九乃生戾太子,甚爱之。及长,性仁恕温谨,上嫌其材能少,不类己;而所幸王夫人生子闳,李姬生子旦、胥,李夫人生子髆,皇后、太子宠浸衰,常有不自安之意。


上觉之,谓大将军青曰:'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下,不使朕忧。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于太子者乎!闻皇后与太子有不安之意,岂有之邪?可以意晓之。'大将军顿首谢。皇后闻之,脱簪请罪。


太子每谏证伐四夷,上笑曰:'吾当其劳,以逸遗汝,不亦可乎!'


上每行幸,常以后事付太子,宫内付皇后。有所平决,还,白其最,上亦无异,有时不省也。上用法严,多任深刻吏。太子宽厚,多所平反,虽得百姓心,而用法大臣皆不悦。皇后恐久获罪,每戒太子,宜留取上意,不应擅有所纵舍。


上闻之,是太子而非皇后。


群臣宽厚长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毁之。邪臣多党与,故太子誉少而毁多。卫青薨后,臣下无复外家为据,竞欲构太子。


这一长段,凸显了一系列的问题:


电视剧《大汉贤后卫子夫》中将死的卫青


1,汉武帝对太子的性格和能力多有不满,认为其不像自己,但却根本没有父亲对儿子的培养之意,就连后世汉宣帝对汉元帝的告诫都没有: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汉书·元帝纪》)


2,父子信任、夫妻信任完全崩溃,所谓“闻皇后与太子有不安之意”,开解的话,竟然让大将军卫青转达,这已经达到匪夷所思的地步了。


3,皇帝假意放权交托太子、皇后代理政事,却又在用法大臣和太子之间制造矛盾,在表态中,还表扬太子而贬皇后。


4,汉武帝朝崛起的近臣集团,本身就是汉武帝施政策略的爪牙和首脑,面对与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完全违逆的储君,为了自己的生存,也不可能坐以待毙,而汉武帝基本上是听之任之。


5,在卫青死后,汉武帝近臣决策集团之中,再没有太子的支持者,唯一够分量的同盟者,就是丞相公孙贺,然而,巫蛊乱起,最先落马的就是公孙家族,牵连出来的是一群。


事实上,当我们跟随《汉书·田千秋传》回看巫蛊之祸的过程,就会发现一些问题:


初,千秋始视事,见上连年治太子狱,诛罚尤多,群下恐惧,思欲宽广上意,尉安众庶。乃与御史、中二千石共上寿颂德美,劝上施恩惠,缓刑罚,玩听音乐,养志和神,为天下自虞乐。上报曰:“朕之不德,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朕日一食者累月,乃何乐之听?痛士大夫常在心,既事不咎。虽然,巫蛊始发,诏丞相、御史督二千石求捕,廷尉治,未闻九卿、廷尉有所鞫也。曩者,江充先治甘泉宫人,转至未央椒房,以及敬声之畴、李禹之属谋入匈奴,有司无所发,令丞相亲掘兰台蛊验,所明知也。至今余巫颇脱不止,阴贼侵身,远近为蛊,朕愧之甚,何寿之有?敬不举君之觞!谨谢丞相、二千石各就馆。书曰:‘毋偏毋党,王道荡荡。’毋有复言。”


翻译其中的要点就是,巫蛊之祸乱起之初,根本什么证据都没有,甚至连案件都没有,但是,汉武帝本人却一脑门子受迫害妄想症,归根结底,并不是他认为卫氏集团对于他的皇位有什么实质性的政治威胁,而是他在幻觉之下纵容身旁的近臣奸邪对他从来都没有真正满意过的卫氏集团进行集中清扫。


这种念头,在左丞相刘屈氂的任用上其实已经显露端倪,这位之前的涿郡太守,按照《汉书·刘屈氂传》的说法是:


武帝庶兄中山靖王子也,不知其始所以进。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的汉武帝,字幕中的问题其实不难回答,关键是了解,才能谈理解、谅解,一直云山雾罩地打鸡血、瞎忽悠,毫无意义


换成四个字就是“莫名其妙”,但在戾太子杀死江充之后,事态的发展就很是耐人寻味:


其秋,戾太子为江充所谮,杀充,发兵入丞相府,屈氂挺身逃,亡其印绶。是时,上避暑在甘泉宫,丞相长史乘疾置以闻。上问:“丞相何为?”对曰:“丞相秘之,未敢发兵。”上怒曰:“事籍籍如此,何谓秘也?丞相无周公之风矣。周公不诛管、蔡乎?”乃赐丞相玺书曰:“捕斩反者,自有赏罚。以牛车为橹,毋接短兵,多杀伤士众。坚闭城门,毋令反者得出。”


重点就是加粗的部分,在公孙贺族灭,几位亲姐妹公主被杀之后,刘屈氂这个宗室王子竟然被汉武帝冠以“周公”之任,那么周公辅佐的周成王是谁?戾太子刘据?


当然不可能,再结合之前的“尧母门事件”,这位宗室丞相要辅佐的“周成王”只能是年幼的刘弗陵,而此时,汉武帝的合法储君却已经变成了“管、蔡”,必须征之、诛之,当然,没想到刘屈氂也会错了意,以为朝廷会在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匈奴回归后,回复到卫霍显贵时代的格局,参与了对昌邑王的拥立密谋,最终一样没能逃脱那一刀。


那么,汉武帝为什么对亲生儿子除之而后快呢?


这就回到了这篇文章最原初的问题,就是血统高贵、出身低微的卫氏家族的崛起和兴盛存在着汉武帝这个具有非凡权力欲望的男人无法掌控的“天眷”成分,回望过去,不但不能让汉武帝感受到大权在握、拨弄一切的快感,反而每每在关键时刻受其帮助或受其挟制,无论是卫子夫的率先有孕,还是诞下皇子,甚至是卫青、霍去病的塞外扬威,几乎每一次辉煌,对照他晚年的执政生涯,都是扇在他脸上的耳光,而对“不类己”的戾太子的皇位继承的终极狙击,是他在和这个庞大家族一生博弈中,难得的“行快意事”。


而这一切的伏笔,早就在几十年前埋下,任卫皇后和戾太子如何退让和伪装都无法挽回。



-  E N 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死于非命的大汉贤后卫子夫
卫子夫的固宠三字经
西汉」“卫氏遂灭”从卫青之子的遭遇看汉武帝对外戚的戒心
一代贤后卫子夫:从歌姬跻身到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
汉武帝为啥后来对卫子夫那么狠心?
大汉贤后卫子夫:善对那些年抢我男人的女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