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川南部】4月30~5月7日 | 高端小团——川南石刻美食秘境
四川石窟是在中国的石窟寺里面数量和时间跨度都是首屈一指的。数量能占到整个石窟现存石窟的数量的1/3强。巴蜀石窟又分成川北,川东和川南,川南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趁劳动节休息五天,陈老师搭配砚总,为大家带来川南探秘之旅。
这次行程主题是石刻,不光有汉代崖墓和石刻汉阙,还有大量的唐代佛教石刻。这些四川南部的石刻文物,题材广泛,雕刻技艺日臻成熟,随着这个地区的本土文化和外来的宗教文化逐渐融合,带来了很多的独创性艺术作品。
4月30日 成都集合
5月1日 邛崃石窟群及周边秘境
5月2日 樊敏阙、青龙寺、高颐阙、雅安博物馆
5月3日 丹棱石窟群及周边秘境
5月4日 夹江石窟群及周边秘境
5月5日 柿子湾、麻浩崖墓、荣县大佛、龙宫
5月6日 仁寿石窟群
5月7日 仁寿周边秘境、新津观音寺
回成都送机场
四川雅安芦山县被誉为'中国汉文化之乡',在国内外学术界拥有极高地位,其中以樊敏石阙、芦山石兽为代表的东汉文物,樊敏石阙是目前我国仅存的几座保存相对完好的汉阙之一,是研究汉代石刻工艺的重要实物。——这是百度上的说法。现存的汉阙大半都在四川,我觉得汉阙之乡得数渠县,汉阙之王应是高颐阙。樊敏阙当然算精品,但还不是极品。
东汉建安十年(205年)
 
樊敏阙的右侧山坡上,有一仿古的陈列馆,其中有一些汉代石兽陈列
保存的非常完整
青龙寺大殿位于樊敏阙以北20公里的地方,是我知道的绝无仅有的四川元代木建,四川潮湿,大殿保存至今殊为不易。2013年芦山大地震对其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雅安博物馆

一楼一进去就是这范儿 
这几块汉碑有引得大家赞叹不绝、流连忘返,又是“间架结构”,又是“笔意”“笔锋”;有爱“颂”字的,有爱“盛”字的——我连连点头称善,可不能让他们发现我是“原生丑书”派的!
一个市级馆竟这么牛——尤其是汉代收藏品,大约能抵得上半个川博的汉陶石馆了。有些藏品绝对是国家一级文物。
高颐阙——汉阙之王,没啥好说的,膜拜。这能称汉阙之王的也有好几个,但都在四川。
陈老师兴致来了,低吟“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汉家宫阙动高秋。人自伤心水自流。”完了——就怕他念诗,一念我就要穿越,就要渡劫飞升。
午餐是旁边的清溪贡椒鱼,这鱼庄是老店了,原来是个破院子,前年搬到现在这里,好吃,狂吃,必吃。
郑山、刘嘴石刻
我们上次去的季节山里正在收橙子,满山的翠绿,点缀着繁星般的红色。乡民们很多都在路边分拣、装箱、过称,喜悦都挂在他们的脸上。车从他们身边经过,我顺口问他们怎么卖,结果人家跟我说:“次嘛,随便次,莫得思”。我收起嘻皮笑脸,马上熄火下车,掏钱买下——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况且人家一年辛苦,就指着这个挣钱,咱不能跌份。不过才卖1块多钱1斤,30元1大兜子。
路越来越窄,不好走。进山半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到了郑山。
各种原生态,各种美,各种醉---野生石窟的魅力
刘嘴离郑山很近,但开车去要绕一大圈。此时已近黄昏,夕阳残照下,千年的石窟仿佛镶了一层金色,山是那山,佛是那佛,风是那风,我只是当下的我。
牛仙山名不见经传,但极美极美极美,不得不说三遍。
茶山与石窟是绝配。连我都想念诗了,我们都很激动,一致给它起了个外号“川南吴哥”。
老师讲过:欣赏文物古迹的三个层面:一是文物古迹的原址性,尊重文物古迹经过岁月留下的历史信息。二是结合文献材料进行现场重构。
即来到现场进行参观,站在文物古迹当时的时代进行构想当时的背景,进而深刻理解。三是文物古迹的艺术性,即欣赏其雕刻的精美。
大家都在拍照,我正摆拍、凹造型得起劲,有几个乡民主动找上我们,和我们说他们现在生活很幸福,政府很关心他们,政策特别好等等,并邀请我们去做客。
到了乐山甜皮鸭我最爱的是“秋秋”,不点大的小店,也不连锁,但就是比“赵鸭子(不是赵雅芝哈)”“王浩儿纪六嬢”好吃。大师兄听得我一通安利,将信将疑地尝了一口,登时圆圆的眼镜下的眼睛也圆了,就像饥饿的猎豹发现了南江黄羊。我都不能忍了,老师不再念诗,也开动了。
柿子湾崖墓——最精彩的“三室一厅”
崖墓门上方的大名鼎鼎的汉代“佛像”
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这个汉代雕像在学界还有争议,很像佛像,但根据雕刻时间判断也有可能是本土道教的像,汉代的四川道教影响力很大。老师是正统的治学方法,提倡“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每次讲解时都尽量把各种争议分歧都告诉我们,再讲他自己的分析见解,但从不直接下结论。在这种言传身教下,我们都提高很快。
麻浩崖墓还是很精美很完整的。
晚上,蛋烘糕(开胃)——孔老二豆腐脑(打底)——嘉州飘香麻辣烫(过瘾)——手工糍粑冰粉(清口),一套技能下来,我们的心和胃都被收走了。
晚上住嘉定坊的三江悦酒店
房间自带庭院
龙洞石窟意外,太意外了。非常漂亮。
仁寿能仁寺石刻现存规模不大,据记载唐代光庙宇就有1里多地长,现存石刻中最出名的就是第15号龛——释迦牟尼降魔图。这一龛,可以称得上我们此次游学最精美的一龛。
此龛雕工极其精细,布局甚为严整,且整龛造像的营建基本符合《佛本行集经》、《过去现在因果经》等经典的内容,以浮雕石刻的形式,铺陈出立体的画卷,再现了佛经故事和释迦摩尼菩提树下,降魔成道的场景,是这一见诸于文献的记载生动的图解。

主尊造像是本龛的核心,其背后两侧铺陈而来便是体现魔王对佛陀攻击的降魔变浮雕石刻。魔王带着魔兵在进攻,象征着释迦佛成佛前的诸般磨难和考验。
看细节,众魔兵或鼓噪而进,或高吹法号,或人仰马翻,或掩耳奔逃,生动形象之极!此龛雕刻的主题,为唐代以后罕见。这也正是巴蜀石窟的一大特色---题材非常广泛,变化极多很多本土创造。
冒水村石刻不大,但都很有特色
此龛中间是孔子排位,左侧是道教的川主,右侧是佛教的牛王菩萨(请忽略那两个汉俑),充分反映了巴蜀民间的信仰包容和拿来主义。
此为世尊说法像,讲的是禅宗“拈花一笑”的公案故事,这种题材我也仅在安岳圆觉见过。释迦佛在这里被塑造得极其的“萌”,神态动作越来越人性化。巴蜀石刻宋代是个分水岭,之前均是宝相庄严、慈悲普度,自宋以来佛教造像越来越人性化,有了“人间烟火气”。
午餐是仁寿的“藕然间”,藕汤汤锅很有特色:取红花藕置高压锅中压“耙”,再用粉碎机打“茸”,再加入猪皮鸡架长时间熬成汤,汤色略红,藕香浓郁。
牛角寨坛神岩,这种真人大小的佛道同龛的立像真的是平生仅见。道教石刻本来就少见,这么大规模佛道合一的我也只看过大足的南山、石门山、安岳的玄妙观和镇远的青龙洞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详情
「四川国保全辑」五大板块,一站式看尽“国宝”家的国保精华
深度文旅 | 第1季:环川北石刻之旅
新年首推|谢阁兰《汉代墓葬艺术》首版中译
「四川」“蜀地寻阙”之二:雅安三阙
行走丨雅安汉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