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暑期忆往

于我而言,暑假已经是遥远的记忆了,两个月的懒散时光,简直是现在不敢想象的奢侈。那个时节的暑假,没有补习班、兴趣班,有大把空闲的时间研究玩。

捕蝉

本地土话管蝉叫“假落子”(音译),是夏季小朋友们的主要“玩物”。找个细竹竿,用纱窗布扎个网兜,接下来就是顶着炎炎烈日,四处“抓捕假落子”。

把蝉抓来也没有什么大的用处,只是放在家里听叫声,按着它的背部,让它拼命的大叫,现在想起来有些残忍,但更残忍的在后面。

小时候,零食全靠自己去“找”,而不是在家等着爸妈给买。那时家家户户日子都过得紧巴,哪有闲钱买零食。除了生病时有点优待外,其它时间都是三餐一觉的平常日子。听朋友说,家里孩子多的,天天抢饭吃,下手晚了的孩子可能连三餐都难保,还敢奢谈零食?

百般无奈之下,“假落子”便成了我们的零食。吃它也有讲究的,先按一按背,会叫的可以吃,不会叫的不能吃!据说吃了不会叫的会变哑巴。这种“迷信”在我们小时比比皆是,例如不能从女人衣服下面走、不能躺着吃东西、不能在房间里打伞等,不幸犯了的结局通常是个子长不高,会变成蛇之类的,现在想来也是可笑。

往往有一二只蝉实在是不会叫,不甘心的我们一次又一次用力按它的后背,有时还没有等到确认会不会叫,就直接被按死了。

在完成“严肃”的确认仪式后,扔进微弱炭火中,稍微烤一烤,摘掉头、尾,吃中间的肉。至于什么味道,早就忘记了,但捕蝉是小时候永远的保留节目。

记忆中有一次超级奢华的“假落子宴”。朋友的妈妈在大队桔子园工作,每天规定要捕一定数量的蝉。有一次拉我哥去当差,晚上回来时抓到了足足一大桶!真的一大桶!——小时候我对数量特别多的东西,通常用桶为单位来计量。

掐去头尾,留中间肉,搁辣椒、大蒜子、生姜红烧,一大盆红烧“假落子”,确实超级美味,长大后我再也没有吃过那么美味的零食啦!

酸三叶

这种植物是什么名字,长大后我也没有搞明白,小时候常常摘来吃。好吃不好吃?这个问题本身就很幼稚,那时候的小孩子并不在意好吃不好吃,只要能给寂寞的嘴巴一点“安慰”就好了。

酸三叶的味道是就是酸、酸、酸!酸到无法容忍时,嚼了一下就赶紧吐掉,嘴巴得到点刺激就可以了。酸酸的零食还有没有成熟的葡萄,小时候家里种的葡萄哪里等得到成熟!除非没有被我们好吃小分队发现,一经发现,排除万难,专等大人午休时,全部“收割”。不管熟没熟,全往嘴巴里塞,酸得的流眼泪也乐此不疲!

我们也会摘野果子吃,有时连名字都不知道就往嘴巴里塞,除了一种叫“蛇莓”的野果外,因为父母反复叮嘱是蛇吃的。我天性怕蛇,所以对这样的野果只是远观,从不近摘。

零食中桑椹、青枣自然是极好的,但数量实在是太少了。而且漫山遍野的野果子才是我们的乐园。有一种野果子,长大后才知道叫“覆盆子”,好像也叫“树莓”。听着挺高档的,吃着更是酸甜宜人,是暑期零食中的上上品,简直是“御膳”级别的。

有时发现了一丛野果树时,就悄悄保守“秘密”,偷偷的一个人溜去摘着吃。但好景总是不长的,好吃小分队的发现力是可怕的,面对一群连地皮都要掀起翻一翻、找一找的小伙伴们,哪有什么“秘密”可言呢?

好吃小分队也有倒霉的时候,有时找到不知名的野果子,要么是苦的要命,要么就是麻舌头,但也是积累了“好吃”经验,为下次更好的找零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摸螺丝

有时我们也会做些正经事,如摸螺丝。小时候的水塘的水是清澈见底的,夏日荷花盛开,微波轻漾,确实是相当的美。

但对一群十来岁左右的小屁孩,这些美景是吸引不了我们注意的。我们更关注水下的美食——螺丝。我对现在很多人到水底去摸螺丝感到十分困惑,因为小时候的经验告诉我们螺丝往往是吸附在塘岸上的,水底实际没有多少螺丝。

与其说是摸,不如说是“扫”。把捕蝉的网兜沿着塘边“扫”一路即可,捞一桶花不了一小时。但好吃小分队的“消灭”能力是超强的,不出半个月,扫一桶的时间就要上升到二小时、三小时、四小时啦。反正我们那时有大把的时间,从家的周边慢慢扩展到田边、甚至别的村子。我们这样“没日没夜”的摸螺丝,第二年塘里又是乌压压的一片了。不过水塘往往有水蛇,所以我摸螺丝通常只“扫”,很少不下手“捞”,看见水蛇游过来,先嚎一嗓子,扔下桶子就跑。

螺丝如何吃,也与现在不一样。夹掉螺丝屁股,用作料炒一炒吸着吃,那是洋气的做法,是城里人的习子。我们直接用热水一焯,挑出肉,和韭菜炒一炒,就是桌上的美味了。

至于田螺,我们不会去摸的,有股土腥味,不太好吃。福寿螺则是上班后才知道的,我们小时只有青螺。

放瓜

好吃小分队的头等大事就是等“放瓜”的消息。现在的孩子可能不知道什么叫“放瓜”,其实就是梨瓜地摘到一定时间后,没有瓜可摘了,瓜农“撤退”了,这时好吃小分队就“登场”了。

总有个别小伙伴消息特别灵通,一看到瓜棚没人守了,就赶紧飞跑来通知,于是我们立刻排好队型,冒着炎炎烈日,拎着篮子出发了!

其实瓜农在撤退时,已经把差不多的大大小小的瓜摘得差不多了,好吃小分队纯粹是去捡漏。除了个别粗心的瓜农检查的不仔细,往往漏了一二个好瓜外,大多数瓜都是小的像鸡蛋,要么苦的像黄连,要么淡的像白水。

扫荡瓜田是有技巧的,一定要先从叶子浓密的地方下手找,往往这里埋藏着意外的惊喜,当然也不排除有时会踩到意外的牛屎。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好吃小分队的小伙伴们除了瓜秧外,能带走的全部摘进篮子拎回去。有时也奇怪,那些半大不小的孩子哪有那么大的劲,拎着一堆不能吃的生瓜走几里路,兴高采烈的回家,那感觉像打了胜仗一样。

我们佩服母上大人的智慧,面对一堆不能生吃的瓜,洗干净,切成条,曝晒半干,用盐搓,腌一腌,然后加辣椒、大蒜炒着吃,我们居然吃出萝卜干的味道,伴着瓜的香味,吃了一碗又一碗饭。

夏季一阵暴雨后,偶然路过捡过的瓜田时,意外的发现一二个“巨大”的梨瓜时,感觉整个夏天都是惊喜的甜蜜。

朋友说过自己小时候找零食的郁闷事。花了整个中午的时间找出来的零食,结果打不开,郁闷之下,在盒子上刻上“有毒”。炎热午后,盯着到不了嘴的零食产生的无比郁闷,我深有体会。

我小时候,有一次晚上老爸把分的西瓜拖回来,我兴奋极了,嚷着要吃。破了一个瓜,但那时的抚州西瓜实在太大了,家里没有冰箱,只好硬着头皮全吃下去了。我就这样被西瓜撑的说不出话,顶着个大肚子躺在凉床上,动也不敢动的睡着了。

一觉醒来,远去了蝉鸣,悄然了时光,暑期已是上世纪的回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天买西瓜一定挑母的,老瓜农支招,从此挑瓜又甜又好吃
半落子
吊在空中的迷你哈密瓜,吸引各地吃货参观
西瓜还分公母?母的最甜?瓜农教你3个挑西瓜小窍门,一挑一个准
和《瓜农泪》
西瓜也分公母,母的才好吃,老瓜农:牢记这3点,公母一目了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