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05)借代

借代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九种修辞方法之一。借代是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一、借代的分类

1.部分代整体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2)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辞》)

用本体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来代本体名称。(1)用船的一部分帆代船,(2)用千里“足”(马的脚)代千里马。

2.特征代本体

(3)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白居易《长恨歌》)

(4)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用本体事物的某一特征代替本体名称。“玉颜”是形容杨贵妃色貌洁白娇美的,(3)中“玉颜”代杨贵妃。“红巾翠袖”是古代歌女装束的典型特点,(4)中用“红巾翠袖”代歌女,只有天涯沦落的歌女才能为自己掬一把同情之泪。

3.工具代本体

(5)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

(6)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干戈”本是两种做战用的武器,(5)中以“干戈”代战争。汉代用素绢写信,通常为一尺,后来“尺素”成了书信的代称。(6)中即以“尺素”代书信。

4.具体代抽象

(7)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用具体事物代替与之相关的抽象概念。(7)“桑麻”桑树和麻,代农家生活。古代在边境建有烽火台,遇有敌情时则在其上燃火以报警。烽火是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是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8)中以“烽火”代战争。

5.专名代泛称

(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9)中“吴钩”是古代吴国所制弯形宝刀,后泛指刀剑。

6结果代原因

(1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10)中以“衣带渐宽”代人消瘦了,后句中的“为伊”又是人消瘦了的原因。

二、借喻与借代区别

借代与借喻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其性质却完全不同。借喻是喻中有代(比喻性借代),借代是代而不喻(非比喻性借代);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11)总为浮云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11)中“长安”是唐朝都城所在地,长安与朝廷这种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诗人利用这种相关性,以“长安”借代朝廷。而“浮云”和“日”则是借喻。“浮云”喻指奸佞小人,浮云可以遮挡太阳,小人可以通过谗言蒙蔽君王,两者相似点是通过遮挡来扰乱人的视听。而“日”喻指君王,两者相似点是居高在上。所以浮云遮挡太阳和奸佞小人蒙蔽君王之间构成了借喻。

二、借代的作用

恰当运用借代可以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收到简炼含蓄、具体生动的效果。

1.用词:避免重复

(1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12)中上句中有“花花”,下句以“红”代花,巧妙地避免了用词重复,引人联想,给读者增添了阅读乐趣。

2.状物:特点鲜明

(13)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王安石《南浦》)

(13)中诗人以“鸭绿”代水,以“鹅黄”代柳,色彩清丽而对比鲜明。把粼粼波起的春水、袅袅轻盈的柳条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3.写景:形象突出

(1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4)中以“金戈铁马”来代精锐的部队,与“气吞万里如虎”呼应,突出了当年刘裕率兵北伐时队伍兵强马壮,气吞山河的强大气势。

4.议事:含蓄深沉

(15)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长恨歌》)

(15)是结果代原因,因为佳人的美丽能达到倾国倾城,作者以“倾国”代佳人,既突出了佳人超凡的美丽,引发了读者对美的极限的想象;又暗指了汉皇重色的后果,即国家的倾覆,向统治者敲响了警钟。

 

【巩固训练】

简要分析下列诗句中借代修辞的类型。

(1)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绝句》)

(4)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5)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6)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白居易《长恨歌》)

(7)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梦天》)

(10)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杨炯《从军行》)

 

参考答案:

(1)部分代整体,以“眉”代头。

(2)工具代本体,以“管弦”代音乐。

(3)色彩代本体,以“绿”代叶,以“红”代花。

(4)工具代本体,以“鞍马”代客人。

(5)产地代本体,传说杜康造酒,所以用“杜康”代酒。

(6)部分代整体,以“娥眉”代杨贵妃。

(7)部分代整体,“樯橹”是桅杆和船桨,以“樯橹”代曹操的水军战船。

(8)特征代本体,“婵娟”即嫦娥,是传说中居住在月宫的美女,以“婵娟”代明月。(9)特征代本体,以“玉轮”代圆月。

(10)工具代本体,“牙璋”是掌握在主帅手中的兵符,以“牙璋”代指将帅。特征代本体,凤阙是长安宫殿内的标志性建筑物,以“凤阙”代指长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借代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2024届高考修辞手法之借代借喻课件
古典诗歌中修辞格应用的探讨
各种修辞格的诠释及例句 人教版
借喻与借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