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柬埔寨,古老而神秘的国度

当人们谈起柬埔寨,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吴哥窟。那神秘的微笑一直吸引着人们,吴哥窟是旅行爱好者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它是高棉帝国最高艺术成就的典范,那些凝固在照片上的美丽风景,只有等你亲自到了之后才能有最深切的体会。因此我将旅行中的这一站选在了柬埔寨。

7月15日我随旅行团一行25人开启柬埔寨尊享之旅。于19:50在长沙黄花机场乘坐5B918航班准点飞往暹粒机场。

飞机在柬埔寨暹粒机场滑行的那一刻我才真实的感受到,我踏上柬埔寨这片土地,走近了吴哥窟,走近了这个古老的红色高棉王国……

领队带团为了尽快通关入境,告知每人要在护照内夹1美元或10元人民币才可顺利入境,当然我也不能例外。

走进了柬埔寨,我亲眼见证这处恢宏的建筑,用双手抚摸那历经千年沧桑的巨石……

虽然都是石庙,却又各有不同,大吴哥壮观,小吴哥完整,女王庙精致,崩密烈沧桑,塔普伦神庙古朴神秘,我流连在各个石头,石雕,石刻,石廊,石塔之中,我无法知道千年的事情,但我看到了千年前的艺术与辉煌……

在柬埔寨的每天都是震撼的,朝阳和夕阳中仰望大小吴哥的石头建筑,看着褐色石头在光线中变成金色,看着古老而精美的雕刻在岁月中磨蚀,看着曾经屹立的神庙在战火和自然的磨砺中崩塌成石堆。每一块石头,每一个雕刻的花纹,每一棵石堆中长出的树,都在诉说着故事,它们见证了这个国家曾经的辉煌和伤痛。

柬埔寨神秘而古老的国度,给你震撼与感动,吴哥窟,高棉国王曾经的首都,高棉古建筑艺术的高峰,《古墓丽影》等电影的拍摄地,洞里萨湖,柬埔寨人的生命之湖……

去柬埔寨的心情很纠结,既期盼也有未知的恐惧担心,出发的前天晚上我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柬埔寨的医疗条件在东南亚地区相对落后,原本想推迟行程,但老公的鼓励让我重拾信心,如期完成了本次行程,尽管身体状况不佳,天气非常炎热,车上车下温差大,但最终没有拉下一个景点,真是不得不佩服我的毅力。

2015年7月16–19日拍摄于柬埔寨

巴戎寺(Bayon)

仰望暹粒一笑千年的微笑


大吴哥的每一座塔皆是莲花为顶,莲花下是四张脸部雕像,面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据说雕像是胜利国王的脸,微笑着面对黎民百姓。

虽都是微笑,却也各有不同,最有代表性的一副被誉为高棉的微笑,每个人能从微笑中看出自己的体会。

这一抹笑容,穿越千年,成了柬埔寨最吸引人的名片。

巴戎寺(Bayon)位于吴哥王城的正中央,由49座大大小小的宝塔所组成,中间一座最大,高约40多米,其余48座如众星捧月般全部簇拥在它的周围

这49座佛塔如同山峰连绵耸立。佛塔顶都刻有巨大的四面佛,四个面分别代表慈、悲、喜、舍。这些佛面带微笑,便是闻名世界的高棉的微笑。

巴戎寺也是柬埔寨古代帝王的一个都城

除了印度教神话中的一些浮雕,巴戎寺的浮雕内容囊括了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战争、胜利、庆祝、日常生活。

在其中的任何一处,能看到一个笑容,那是历经磨砺参悟佛法的君王阇耶跋摩七世的面容。

宽额,扁鼻,大耳,厚唇,眼睛微闭,神秘而慈祥,充满着佛教的尊严与宽仁,人与神高度的统一。千百年来静静立在那里,在静谧中俯瞰着轮回的宿命

笑得如此安详,有几分神秘。仿佛洞穿世事,又放下所有,能看穿你,却无限包容你。

一个又一个灰白相间的斑驳石塔,让人又重回古代神秘圣土,四面佛那慈祥安定略带微笑的面孔中透出一份宁静与优雅的神秘。拾起记忆的残片,体会时光交错的震撼。

走在吴哥,如行走众神之间,四处都是佛的踪影,或舞蹈,或微笑,或沉寂,或凝视……

216张微笑的脸构成了一张巨大的无形的网,迷离而具体,亲近而疏远,永远走不进却又无法逃离

巴戎寺的上空,一张叠一张的笑脸参差错落,俯瞰着芸芸众生。很多人都说这些微笑慈眉善目,让人感受到宁静和安详。

巴戎寺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寺院,基本建筑非常简单,只是一座三层塔,但是其内部却异常复杂,谜宫似的廊厅、通道、石阶相互交错、四通八达

54座四面佛塔连绵耸立(四个面分别代表慈、悲、喜、舍)

穿行于寺里,如游弋在迷宫中

行走其中,任何一次抬头或转身,那佛就在你眼前

寺庙原本皆有原木筑造的屋顶,但历经千年风雨摧残和年久失修,而今只剩下这方断垣残壁的石柱与佛塔,历史带走的和留下的,都没有改变巴戎寺,在当地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有人看风景,有人在风景中小憩

巴戎寺不复往年盛景,变成了一地黑灰色的废墟。那些迷人的微笑,亲眼见证了上千年王朝的兴衰,也确如佛家所言,一切都是无常的。修缮的巴戎寺,颓而不衰,那一尊尊笑容仍然充满生命力

小吴哥

废弃文明里曾经的辉煌

小吴哥是修复得最完整的神庙,是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雕刻艺术都堪称精美,小吴哥从低到高分为地狱,人间,天堂。整个吴哥寺以一条中央大道为中轴,层层递进,中央大道两旁装饰七头蛇形栏杆,祈祷着高棉大地的风调雨顺。

通往主殿的途中有中央广场、蓄水池等气势恢弘的建筑遗址。主殿建于三层台基之上,每一层都被重重叠叠的回廊所环绕,回廊上雕刻着无数精美绝伦的浮雕造影,令人目不暇接,摄人心魄。

吴哥窟在建筑结构和雕塑艺术上的完美使它成为了吴哥古迹乃至整个国家的象征,并且出现在柬埔寨王国的国旗上。

小吴哥, 被护城河所环绕,南北长约1300米,东西长约1500米。 隔着护城河,远眺吴哥窟。

两条上百公尺的七头蛇图腾所引领的石道,跨越护城河。(高棉古国是个信仰蛇神的国家,传说五头蛇是水神,七头蛇是保护神,九头蛇则是至高无上的皇族象徵。)

吴哥窟西面正中的塔门

护城河内是一道环绕寺庙的围墙。围墙正面中段是230米长的柱廊,中间树立三座塔门。

吴哥窟参道两边的藏经阁古建筑遗址。

五个宝塔在画册上已注目过无数次,但当直面它们的时候,还是被它震撼了。它是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展现在柬埔寨的国旗上,目光也无法阅尽它的美。

吴哥寺全部用每块重达8吨的石块砌起,没有使用灰浆或者其他黏合剂,工匠们仅仅靠石块的重量和形状的吻合就将它们叠合起来。

环绕小吴哥的史诗浮雕壁画,内容多取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以及印度教神话《搅拌乳海》,也有皇家出行、战争等世俗情景。

廓道上800米长的石头画廓精致辉煌——可恶的十首罗刹罗波那,机警的神猴哈努曼,公正的死神阎摩,搅拌着乳海的天神和阿修罗,还有俊美的黑天……

层层叠叠的廊柱和回廊

二层的平台上几个大水池,据说是以前皇帝的浴池。

无数的走廊,闪动光阴的窗棂,各种状态的梯子……

门上的雕塑十分精致。

台阶只能横放下一只脚板,阶梯角度为75度,台阶凹凸不平, 没有扶手栏杆。

当时上中央塔的天梯都被封掉了,只有爱情扶梯供游客上下。

爱情扶梯

听说曾经有个法国女人掉下来即刻身亡,她的丈夫悲痛万分,在一边天梯上自费修了一条木栏杆。

曾经的吴哥王朝多少辉煌与辛酸的历史,写满这长满青草的台阶上。

柬埔寨是佛教国家,男人一定要出家一段时间,吴哥窟里至今还有修行的僧人。他们耀眼的僧袍是这个黑白世界最好的点缀。

吴哥寺装饰浮雕丰富多彩,刻于回廊的墙壁与廊柱 , 窗楣、基石、栏护之上,令人目不暇接。

池塘的左侧,是一片茂密的树林。

古老而伟大的文明,历史文化的积淀,美的无以复制,无与伦比,美的让人惊叹!

我行摄匆匆,浮雕无处不在;工匠不厌其繁,但由于我体力不支,忽略了它,如果下次再来吴哥,就为浮雕而来。

塔普伦寺

树根盘踞的神殿

如果说巴戎寺是在找微笑,塔布伦寺就是在找大树。塔布伦寺Ta Prohm坐落在一片原始深林里,参天古树将自己粗壮的根系,包裹着这座寺庙。塔布伦寺兴建于1186年,它是高棉王国国王阇耶跋摩为纪念他母亲而建造,也叫“母庙”。 神殿内则是供奉“智慧女神”Prajnaparamita(般若经),传说是依据阇耶跋摩七世的母亲形象而塑造雕刻。现在,古寺依然被压在树根下坚守着世纪之迷。

塔普伦寺建筑风格与巴戎寺相同,只是少了微笑的脸。吴哥寺华丽,巴戎寺阴郁,它们都属于神,没有半点人间烟火。因为有生命的参与而活泼。

整座寺庙都被巨大的树木包围,密密麻麻的树根如巨蟒,紧紧缠住它们能抓住的一切,与古庙纠缠千年,直到成为一体。

古树压在石屋顶上,树干的生长击垮了砖墙,用钢架进行了维护支撑。

盘根错节的巨树缠绕着佛塔,占领了长廊,撕裂围墙,掀开石阶,探进门窗,举起屋顶 …… 

敲心塔是阇耶跋摩七世为想念他的母亲所建,当皇帝情绪低落想念母亲之时,皇帝便进入塔内,敲击心胸,那地震般的回声,犹如母亲在天之灵的呵护之音,皇帝立即心安气平。

寺院的回廊有的还在、有的已经坍塌。

大树压在院墙上,对院墙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古树与寺院的相依相伴,是一种自然奇观。

不知是古树包裹着佛,还是佛从古树中破茧而出?裹于树根中的微笑,微笑高棉,其实无处不在。

树包塔是这座寺院最为独特的景观,神殿被树吞噬的最典型树包屋。树根根茎将这座塔室包围的只露出了塔门。

古墓丽影拍摄地,古老的石墙与回廊早已被巨大的树根穿透。

塔普伦寺的一大特色就是卡波克(Kapok)盘结在围墙庙门口,并覆盖遮天,蔚为壮观树。粗壮的如蟒蛇般的树根树茎,爬满了塔普伦寺的里里外外。蜿蜒的树根,长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不知他们要伸向何处。

各种形态的雕像,惟妙惟肖,炯炯有神。

走进古庙,可以看到众多根茎粗壮,树龄已经几百年以上的老树,根茎穿绕在梁柱、石缝、屋檐 、门窗和护栏上,把神庙紧紧缚住。

一棵树从石塔中长出,树根花了几百年的时间,缠绕着;穿透着被认为是牢不可破的石塔,缓慢的包裹着;埋葬着寺庙。佛也有佛的无奈,我们不得不感叹生命力的顽强。

崩密列

丛林掩映下的圣殿

崩密列(BengMealea)是荷花池的意思,是吴哥最神秘的寺庙之一,崩密列的规模几乎与吴哥寺一样大,布局和建筑风格也大致相同。崩密列建于11世纪末到12世纪初,这座印度庙宇是用来供奉湿婆神的,是吴哥建筑群第一座完全用沙石建筑的庙。

崩密列被丛林严密包裹着,神秘气息在断裂的柱石和残缺的墙壁间弥漫。崩密列是未经修复完全原始的状态

崩密列,这座精美的废墟,静静地躺在丛林深处。是我一段奇妙探险之旅。

女王宫

红砂岩上的艳丽史诗

女王宫(BanteaySrei):又称班迭斯雷寺是柬埔寨三大圣庙之一,女王宫建筑以小巧玲珑、精美绝伦、富丽堂皇、色彩艳丽而闻名,与大部分吴哥古迹所使用的青砂岩不同,女王宫采用高棉特有的红土建造,含有大量水分的红土既便于建筑,也利于雕刻复杂细腻的图案,建成后经过风干,变得色彩艳丽,异常坚硬。

这整座神庙,总共设有三层围墙来作为隔离。最外围是参道,两边分布着两间小庙;走道中央第二层的外侧,则是护城河;最里边一层,是主要的T字型庙宇,前方有着两间藏经阁。

徜徉在女王宫精美绝伦的雕刻之中,仿佛穿行在一座艺术博物馆,那些生动的画面让人们甘心沉浸在那些神话故事中。也许我们并不能读懂每一幅雕刻背后的故事,但是我们的内心依然会为这些艺术所感动。

巴肯山

仰望古寺颓垣

巴肯寺是柬埔寨吴哥古迹中供奉湿婆的印度教寺庙。它是9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耶输跋摩一世建都吴哥后在巴肯山上建立的第一座寺庙。巴肯寺建立于平坦的巴肯山顶。庙山为陡峭的五级台基,正方形,高13米,底层长76米,逐层缩小到顶层。

每一层正方形台基的四角,安置角塔,共20座角塔;四道五层阶梯的每一道每一层,各有一对宝塔伺立左右,共有阶梯宝塔40座。

经历了寺庙穿梭,那些或宏伟或奇特或玄妙的寺庙建筑,那些生动鲜活的壁画,那些惟妙惟肖的雕刻艺术……让我仿佛置身艺术的梦幻之中,当看到如潮的人流,匆匆向巴肯山上走去,我才意识到自己还活在当下。不能不说巴肯山的日落魅力巨大,来观看日落的游客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操着不同的语言……我随着匆匆行走的人流,快步走向巴肯山。上巴肯寺有规定,每天只允许300人登顶,超过只能等第二天了。我是跟团游,看景、购物时间都安排得比较满,加上这次带病旅行,时间、体力都不占有,我只能仰望……

洞里萨湖

飘荡在水上的人家

洞里萨湖(Tonlé Sap ),又称金边湖,呈条长形,位于柬埔寨北部的心脏地带,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长约150~500千米、宽30~100多千米。从西北到东南,横穿柬埔寨,在金边市与贯穿柬埔寨的湄公河交汇。

湖区日照充足,气候宜人,水量充沛,水产资源特别丰富。许多人傍湖而居,村庄建在水面上的,居民90%是越南人,数百个浮动的房屋都是以竹子为桩基,用锚固定的,长年漂浮在水上,以捕鱼为生。便形成洞里萨湖上一道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浮村”。

柬埔寨是一个古老贫穷的国家,我们走到每个景点,都会有很多小孩围上来,他们手上拿着各种当地特色的小东西向你兜售,伸手追着你要糖果和钱。

除了柬埔寨,很少有地方能让旅游者接触这么多当地的儿童,从走入吴哥开始,你就进入了这些孩子的世界,这里是他们的家,是他们的游乐场,更是他们生存工作的地方。我们很难想象一个饱经战火国家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

去吴哥,请多给小朋友们带些糖果吧!我们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但一颗糖果,至少可以给他们带来片刻的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大家去柬埔寨都要看吴哥?
吴哥的微笑
行摄柬埔寨丨巴戎寺,那一抹神秘的微笑
2016年1月17日~22日高棉的微笑,柬埔寨暹粒游记
高棉的微笑-----大吴哥城巴戎寺
高棉的微笑,穿越千年的孤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