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妈妈,天塌不下来—静怡联合第四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座谈

“治疗开始时候,孩子有些退行现象,家长千万不要焦虑,后来慢慢就好多了,脸上也有笑容了。问题是:回家后如何保持才能让他不反复?”


李艳老师回复:

青春期孩子会走两头,一边是特别愿意说,一边是什么都不给你说。对于愿意说的,家长困难在于跟不上他,说不过他。这时候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讲理,和孩子不要上升到辩论上,多给他表达机会,让他表达完整。第一个原则就是让他把话说完,不管他怎样,尝试放一放自己的情绪,让他说完。也许他自己并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等他说完再反复确认。更多的关注情绪,发现孩子的情绪反应,和孩子说,“这件事可能让你挺难受的……”尝试理解他,识别他的情绪感受,也许孩子只是想让你鼓励他,肯定他,抱抱他。

   

对于话少的孩子,内心也许会担心,“我说的不好,不对”,所以不愿意交流,这就需要多鼓励孩子。沟通过程并不是要无条件满足孩子。出院后,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会有担心万一又激发孩子了怎么办?家长会特别小心翼翼的,其实适当的拒绝不会让孩子糟糕到什么程度,关键是多鼓励允许表达,找到切合点。

   

李校长补充:

首先这位妈妈的表达可以看到孩子已经很稳定了。我们需要把成长看成一个过程。孩子的情绪波动比我们大一点,频率快一点,你得尝试兜得住他的情绪波动。我们大家都知道,有一个人紧张,旁边人都会紧张,家庭中的影响也是一样。和孩子互动时态度要温柔,表达要清晰,温柔的坚定,大家可以找找那种感觉。

比如孩子有手机,又想换一个更好的,我们没必要打压这个愿望,我们也喜欢更好更高档的,但要跟他商量实现这个愿望的必要性。如果指责他的愿望,孩子收到的是一种羞辱的感觉,羞耻感缓解,对孩子的恢复很有帮助。羞耻感是被包裹在抑郁内部的核心情绪,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好的,自己没资格,不配和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等,没资格感和羞耻感挂钩的。因为这里有来听过很多次的家长就讲的深一点。

我们要学会适度拒绝,拒绝的不是心理需要,是物质需要,每一个物质需要背后都有一个心理需要,比如让他说说想买手机的愿望到底是什么?看看背后都有怎样的心理需要,原则是不要羞辱这种需要。能提出要求说明还是信任父母的,不再提要求就是真正失望了。

父母的态度温柔,可以试着延迟一下这个需要,或许过一段时间又变了。青少年变化快,不要较真,或者给孩子算账,比如家里为你花了多少钱怎样怎样……算急了孩子也许会说,“你杀了我算了!你生我也没有和我商量啊!我还觉得我生这个家里是倒霉了。”这叫相互捅刀子,最后两个人都血淋淋。孩子的确没有选择权,包括我们做父母的也没选择权。所以既然来到我们家,做为我们的子女,就像送给我们的礼物一样,我们要好好珍惜他,把他当个礼物来看待。我们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才能知道孩子的规律,慢慢来。


2、家长提问:

“孩子住院亲戚都不知道,兄弟姐妹们都没说,他的小舅舅,他特别喜欢的那个舅舅,他们互相了解,关系很好,昨天来电话,不知道该不该告诉舅舅生病的事情?”


李校长答复:快过年了,亲戚来往,孩子的病情讲还是不讲的确是需要思考的过程,建议鼓励孩子自己决定去讲还是不讲,比如“我相信你舅舅还是能理解你,你愿意讲就讲。”


关于“过年孩子不愿意出去见亲戚怎么办?”


家长和校长互动很热烈。――有的干脆说不去了;有的说自己孩子特别想去,没有这个困扰。也有说随便的……李校长给予回复是:不管怎样我们征求孩子自己的想法,不然去了孩子也不开心。


“如何给亲戚说孩子的情况?”


有的家长说瞒着不说,有的觉得亲戚都会理解,有的说不常来往的不说,有的家长担心就算瞒着,其实孩子自己控制不了,有时候自己也会说,到时候瞒不住尴尬;


也有说,亲戚都是老家的,春节要回老家,他们接受能力跟不上,不如不说。


再有说亲戚不知道他们的想法,长远来看,担心以后找对象找工作被歧视。


李校长答复:我们可以有选择的说,经常往来的想瞒也瞒不住,关系好的提前沟通好对孩子的态度,注意不要调侃嘲笑孩子,比较敏感的孩子会当真。


最后一个问题“家长自己的压力怎么处理?”

  

首先肯定不能倾倒给孩子,那怎么办?你的压力过大是不利于孩子的康复的,大家怎么调整自己的情绪?在用什么方式来调整?

  

 一位家长分享“其实还是觉得自己有问题,陪孩子住院期间观察了家长们,差不多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强势的家长,这种情况比较多,我觉得强势家长要改变。”


李校长对于这位家长如此用心观察的部分给予了肯定,并且回复:不光是强势,弱势的父母也要发声的,这不是一个人的改变。

  

有位家长说,“首先接受现实,我不能急躁,我发现我急躁孩子也急躁,孩子已经这样了,急了没用。有一次我想到很多,心理很烦躁,孩子反而劝我:妈妈,天塌不下来。”


李校长接着家长的话说:接受是一方面,接受的同时也不能太压抑,过后的情绪一定要有出口,孩子是很聪明的,不管你的表情是高兴不高兴的,孩子和你在一起能感受到你的情绪的。大家可以考虑父母用什么方式调整自己?当你情绪急的时候都用什么方式?

  

一位妈妈说觉得自己要不断的学心理学知识,然后分享了一件自己有效控制情绪的事情:“昨天和孩子发生了点冲突,正好在散步的时候,我感觉到自己控制不了自己了,就给孩子说我们都分开走,都冷静一下,当情绪平稳了以后孩子自己就靠过来了。”


李校长给予了一些建议:多看书能够非常好的帮助到自己,网上心理生理方面的都有,建议大家多买两本,也给孩子多一个榜样,可以一起讨论一下书里的内容。买书让孩子挑,他挑的你看,不用让他看,相互慢慢影响


还有就是有选择的聊天,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就找能够理解自己的人聊聊天,说说自己的感受压力。  你要有至少一个聊天的关系,不要给自己积累压力。我们理想状态是和我们的老婆老公聊天。实际是,两个人都承担很大压力,很容易陷入互相指责抱怨。有时候和姐妹说都比老公说好一些。

     

对于学习方面一位家长分享:“我看到很多孩子出院上学又反复回来住院。我觉得孩子不愿意上学就别去了,他承受不了,我看到很多出去上学了,没多久又回来了,觉得等孩子特别好了,适应了再说。” 另一位家长说:“我儿子一直很恋我。孩子4,5岁时候我去外地上课,孩子回来说妈妈你不在的时候我在被窝想你想的哭。”


李校长说:“我们不要太忧虑孩子的将来,或者是把将来的面看得太狭窄了,不是只有学习一条路。他现在最重要的是康复,健康。问问自己:孩子以后上不了大学我还爱不爱他?他以后从事非常普通的职业,我还爱不爱他?这是我们需要经常问自己的问题。家长高要求往往都会被现实挫败,然后把失望的情绪带给孩子。不论孩子以后干什么工作,能够健健康康的自食其力,结婚成家就挺好的。现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也很多,上大学的好处之一是和同龄人在一起能够生活一段时间,这个成长过程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很重要,并不只在于学历。


李艳老师还分享了一个自己生活中有效陪伴的例子:把电视关掉,陪着孩子一起看书,把孩子从他的卧室挪出来。刚开始孩子会怀疑,甚至会过来看看你到底是不是在看书?越到考试你会觉得孩子压力也越大,脾气也会很大,容易烦躁。在每天学习的这几个小时你的陪伴比说很多都管用。

  

时间很快,转眼到了结束时间,家长们都有些意犹未尽。这次的参与让我再一次感动于为人父母的爱,不管孩子是怎样的,当校长问道你们爱孩子吗?回答是异口同声,没有丝毫犹豫的“爱!”,为了孩子不惜付出所有代价。经过几次的普及课程,这些家长们也越来越清晰该怎么做。为人母人父,当收到的礼物是折翼的天使时,唯有坚强面对,更加了解孩子懂得孩子,才能更好的支持到孩子的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哭别让他憋着,负面情绪要发泄,学会运用“钟摆效应”来平衡_【快资讯】
熊亲戚这样逗孩子,妈妈不用客气直接翻脸,孩子安全感很重要
孩子被老师故意针对?先从这一点真相开始
6个大人把爱都给了1个孩子,孩子吃穿不愁,为何会得抑郁症?
优秀的家长,都会与孩子共同做这三件事
孩子说“不想上学”,父母怎样回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