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人20年前挖出元宝,如今被文物局退回,老人怀疑“狸猫换太子”

导读:元宝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货币,流通了几百年,元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建中年间,当时朝廷为了支付大宗贸易所需的金钱,开始铸造银制的“饼”和“铤”,老百姓称之为“银铤”。到了元代至正年间,朝廷将国库的白银熔铸成“锭”,凡重量达50两者,名曰:“元宝”,既有政治含义“元朝之宝”的意思,也是对金银货币约定俗成的通称。

众所周知,中国古人喜欢存钱,勤俭持家被看成美德,所谓“奢则不逊,俭则固”,说的就是这道理。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的影响,古代的有钱人都愿意做守财奴,尤其一些地主、小民,只要手头有金银通常都会埋入地下秘藏,所以才会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谚语。

在现在考古中,经常可以发现窖藏文物,就是古人这种储蓄手段留下的。当然除了考古,社会上一些生产生活行为,偶尔也会发现埋藏在地下的文物。家住河南登封的高艮得老人,二十年前,就曾挖出过埋藏在地下的文物……

高艮得是登封新登煤矿退休矿工,1998年春天,他和村民在河滩挖沙时,从沙中挖出一枚明朝的银元宝,上面写有“丁丑年肆拾捌两”的字样。老人挖出元宝之后,立刻在河滩引发了轰动,很多人纷纷赶来继续挖掘,但都空手而归。那些曾与老人一起挖沙的人,都找到高艮得老人家中,叫嚷着要“分一半”。最后,为了不让元宝被人抢走,老人做出决定:元宝立即上缴国家。

将消息报告给登封市文物局之后,不久就有一个自称安全科负责人的男子登门,收走了老人手中的元宝。当时男子给老人开了一份“提取笔录”,上面写着提取单位为登封市文物安全科,被提取物是“元宝,丁丑年肆拾捌两”,落款是登封市文物安全科。男子临走之前,告诉老人说他的捐献行为很高尚,明天文物局会请报社、电台、电视台报道此事。这一等就是20年,直到今天老人捐献元宝的事如同石沉大海,音信全无。

20年时间里,老人也曾多次找到文物局询问,但都没有结果,无奈之下老人找到新闻部门,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在当地报纸报道之后的第二天,登封文物局工作人员从该局临时仓库内找出了这枚“银元宝”后,立即驱车送往高艮得老人家中。

到达老人家中之后,文物局领导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大红花为老人戴在胸前。并且拿出了一封感谢信,当中读了出来:1998年4月27日,阳城开发区高村四组村民高艮得在挖沙时,挖到一枚银元宝并主动上交登封市文物管理局,经人民银行鉴定,确认是假元宝,属于仿造工艺品,不属于文物,现归还高艮得,并对高艮得挖到文物主动上交的行为表示衷心感谢……

高艮得和家人听完之后,一脸茫然不知所措,他们不明白,为什么20年前上交的元宝,到了今天就成了假货。当工作人员将元宝交到老人手上之后,高艮得突然大声说:“这不是我挖出来的元宝,你们搞错了。我挖的那枚元宝上,两头有小字,这上面没有!”高艮得老伴看过之后,也认为这枚元宝不是当年的,一定是被人偷换了。

最后,双方不欢而散,工作人员只能将两位老人提出的异议进行记录,然后又将元宝收回。对于这件事情,当地记者也曾请教文物局的专家,专家解释说:“明代和清代对银锭的叫法叫库银和碎银,不可能在银锭上刻“元宝”字样,而且采用的多为皇帝纪年,没有使用天干地支的先例。”这种假元宝,在古玩市场上,只需30元至50元就能买到,希望市民谨慎对待元宝,以免上当受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老人挖到元宝上交,20年后却被退回,专家:这是仿造工艺品
“武则天金简大揭秘”系列之一 是谁盗剪了金简的一寸黄金?
老人自家附近挖出两“魂瓶”,上交给国家获得800元奖励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申遗成功 政府9年花8亿
沧州市区运河边挖出羊形石雕,专家初步判定为明代文物
老人挖出价值数十万古董 上交国家获八百元奖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