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有关汉服发展的事,你知道多少

汉代服饰发展达到高峰

衣服和装饰

“服饰”,即“衣服和装饰”,中国服装文化在汉代达到一个新的高峰,确立了比较完整的服饰制度。

汉代服饰发展持续演进,其间既有相对稳定的时期,也有发生突变和转折的时期。两汉时期,服饰风格有两次重大变化,分别在西汉晚年(元帝以后)与东汉晚期(桓帝以后)。主要表现在,服饰风格样式的明显转变以及许多新款式时尚的出现。

汉初,沿用秦朝的服制

西汉初年经济尚未发展,汉高祖刘邦时,找不到4匹纯色的马车拉车,将相只能坐牛车,刘邦本人对服装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曾将儒生的高冠用来当溲(小便)器,后经孙叔敖的说服,才制定服饰礼仪。

西汉初年,服制建立时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服制。用“袀玄,长冠”,即采用秦朝的黑衣大冠为祭服,除刘邦当亭长时用竹皮自制的刘氏冠不许一般人戴之外,对其他没有什么严格规定。到了汉文帝时,虽然经济发展,但其比较俭朴,所以只穿“弋绨(黑色丝织衣)革履”,王后的裙长不及地,一般官员要穿禅衣,又名“祗服”。

经济发展,服饰等级化

后经济发展繁荣,丝绸出口交换来不少珠玉犀象、琥珀玳瑁等高贵装饰品,社会上也注重打扮。贵戚们穿上了高贵的服装面料,如锦、绣、绮、縠、冰纨等。他们的穿着在儒家看来,导致尊卑混乱。

汉文帝时,儒生贾谊上书,建议按照儒家传统思想建立服饰制度,但汉文帝未能实行。到汉武帝元丰七年(公元前104年)便决定改正朔,易服色,表示受命于天,将这一年改为太初元年,以正月为岁首,服色尚黄(由崇尚黑色到黄色),数用五(一年四季按五时着服,即春青,夏红,季夏黄,秋白,冬黑),但也没有规定详细的章服制度。

深衣制

在西汉时期二百年之中,服饰实行“深衣制”(上衣和下裳连在一起的长衣服,衣襟右掩,下摆不开衩,将衣襟接长,向后拥掩,垂到踝部。其边缘通常镶彩帛。因其前后深长,所以称为深衣)。

总的说来,西汉初期的服饰主要延续了先秦楚服的形制,深衣下摆束裹很紧,尤其是素裹绕体数周的深衣,直接继承战国楚服的形制。而至中期则消失不见。西汉晚期服饰风格有了明显的变化,由紧身束缚向轻松活泼转变,衣服的下部已经自然打开,裁剪得较为合体。到了东汉时期则搭配丝织的装饰物。在汉代长达四百年的统治中,曾分别崇尚水德、土德、火德,衣服也以尊崇的不同,分别以黑色、黄色、红色为贵。随着交流经济等的发展,衣服的颜色越来越多样。

冠服制度

到了东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时,通过下诏的方式,采用《周官》、《礼记》、《尚书》,乘舆服从欧阳氏说,公卿以下从大小夏侯说,这才制定了冠服制度。永平二年正月祀光武帝明堂位时,汉明帝和公卿诸侯首次穿着冠冕衣裳举行祭祀,从此儒家的衣冠制度在中国的一全面贯彻实施。对冠冕、衣裳、鞋履、佩绶等都按等级有所规定,重冠冕。祭祀大典上通用“长冠服”,穿黑衣必配紫色丝织物。

冠作为服饰之一,在汉代称为“头衣”或“元服”。汉代冠和古制不同之处在于,古时男子直接把冠罩在发髻上,秦和西汉时,则在冠下加一带状的頍与冠缨相连,结于颌下,至东汉则先以巾帻包头,而后加冠。在汉代,冠帽成为区分等级的基本标志之一,主要有冕冠、长冠、委貌冠、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进贤冠、法冠、武冠、建华冠、方山冠、术士冠、却非冠、却敌冠、樊哙冠等19种之多。

各种汉服种类

古时上身服装称为“衣”,下身则为“裳”。汉代服饰中长衣称“袍”,短衣为“襦”。东汉时,规定以袍为朝服即为深衣制,下面垂到踝部。秦汉时期的男子服装以袍服为重。西汉早期流行曲裾(即深衣),到了东汉,男子一般不穿深衣,而是穿直裾襜褕。除祭祀朝会外,各种场合都可以穿著。汉代妇女礼服,仍以深衣为尚,也穿袿衣、襦裙、穷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服饰特点及演变
大汉王朝:礼仪之邦的服饰演变
雄兵连天使之王彦十八岁的时候貌美如花
中国汉朝时期的人们都穿什么样的衣服?可能和电视剧上有所差别
古代章服之美和旒冕之制
中国汉服简史,先秦时期的老祖宗们都不穿裤子?骑马射箭很尴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