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书宜反复熟读

有人问:“看先生讲解的文字,已经能够掌握大义,但是对于深层的意味却感觉不是那么融洽。”

朱熹先生答道:“只是需要再熟看。”又道:“只要将正文的文字看熟,意义自然能逐渐掌握。若还有不能理解的地方,就把它记下来,过段时间再拿出来反复看。《论语》是越看越有滋味。如果只是草草去看,也能够理解得通,但恐怕不能真的有益于身心。但凡是看文字,都需要明白古人写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就像是前辈写文章,要明白他想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杜甫有诗云:‘更觉良工心独苦。’一般人看画,看到的只是画。但如果看画者的见识能与画家在同一水平,就能看出画的精气神,明白画好在哪里,知道画家的用意为何。先前我也理解不了《孟子》,因为它的每一章都很长。后来仔细熟读,才明白原来它每一章篇幅虽长,但意思却是互相贯通的。熟读之后,自然能理解其深意。现在的学者看文字时往往不愿意熟读,这样又哪里谈得上贯通呢?张载先生说:“书必须要能诵读。精深的思考通常都是在半夜的时候,抑或是静坐的时候,如果记不住,那也就谈不上思考。'”

潘时举道:“可是我资质愚钝,一点都记不住。”

朱熹先生答道:“你只是因为太贪多,所以记不住。福州有个叫陈旸的特别笨,每次只读五十个字,也需要读三百遍才能记熟。可是他这样坚持阅读,日积月累,后来居然以文学见长,被推举为贤良。因此,记不住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不能吃苦罢了。做学问的首先是要会做人,难做才是正常的。如果因为难做,那就不去做,任其自然,那又能成什么事呢?你应该以此来勉励自己。”

一—姚尧摘译自《朱子读书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张本生先生《阅读故道》
鲁迅藏画录
刘广迎 ‖ 书贵于画
美文 | 稿无忧先生小传
神交
毛体书风领军人物成忠臣:画家、书法家的天职是画好画、写好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