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骨质疏松距离你多远

张阿姨年过半百,刚刚退休,正准备好好享受“夕阳红”的幸福生活。可最近总觉得腰酸背痛,背也没有以前挺拔了。由于要带孙子,又要照顾子女和老伴,张阿姨也没去医院看病。有一天出去买菜时,张阿姨不小心滑了一跤,手掌撑地,胳膊骨折了。去医院打了个石膏,发现没大碍,就回家了。谁料到没过几天张阿姨在卫生间不小心再次滑到,一下子站不起来哉!大夫说是股骨颈骨折,需要手术,还有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可能留下后遗症……张阿姨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怎么“触霉头”短短时间连续两次骨折呢?住院期间医生告诉她:张阿姨不是“触霉头”,而是触到了“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地带……

骨骼是保护人体内部器官、支持体重、进行运动和造血的机体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骨骼的自然代谢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骨骼的主要组成分——骨质,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一定程度和速度的流失,或者是骨质生长周期遭到破坏导致骨质丢失,当丢失骨质多于再生骨质时,就会导致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特点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被破坏。骨质疏松症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随着年龄增长,女性绝经后或老年人性腺及激素等功能障碍,影响骨形成,加速骨量丢失,从而引起骨小梁的结构变化,但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多为药物(尤其是糖皮质激素)等确切病因诱发所致。

骨质疏松:老年人的隐形杀手

腰背疼痛、身高变矮、驼背、下肢酸胀麻木、容易骨折等,对于许多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这些问题常会困扰着他们。对此,许多人会认为是年纪大的缘故,属于自然现象,不予重视,其实以上症状往往是骨质疏松症的表现。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骼疾病,会使骨骼逐渐变得脆弱,很容易就发生骨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逐渐增加。这种病通常不易发现,只有当骨折发生后才会引起注意。骨质疏松症好发于老年人或停经后女性,女性患骨质疏松的危险比男性大4倍,而且随着雌性荷尔蒙分泌的减少,这种情况将日益严重,年龄越大越危险。

对于老年人易发骨质疏松的原因,一般认为与老年人体内性激素水平降低、钙的摄入量减少、维生素D不足、运动量减少等因素有关。随着身体的衰老,人体性腺分泌的性激素降低,使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动态平衡破坏,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造成老年性骨质疏松。而由于老年人饮食结构和习惯的改变,以及胃肠道功能下降等因素,进入体内的钙相应减少,但从身体排出的钙维持不变或略有增加,从而造成体内钙缺乏。老年人运动量减少,运动强度下降,也会使骨骼上承受的压力减少。另外,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发生还与个体的差异、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疾病,甚至种族、生活地域等因素有关。由于骨质缓慢地流失,使骨的密度减小而易发生骨折,因而老年人往往只要轻轻摔一跤即可发生骨折

脆性骨折骨质疏松的最大危害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逐渐老化,骨的新陈代谢功能也会减慢,骨骼组织的钙质会渐渐流失,如果骨质减少的速度过快,骨质密度降低使骨质变得脆弱和容易折断。据董启榕主任介绍,在世界常见病中,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已位于第6位。我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人数近1亿,每年用于此病的医疗费用至少200亿元,且每年都有增加趋势。

骨质疏松症在平时基本可以不表现出任何症状,较隐蔽,但有骨质疏松的人一旦跌倒很容易发生骨折,有时甚至轻轻一碰、一扭的轻微损伤都会令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骨折后如果没接受适当治疗,轻的可能常常疼痛,重的会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和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有数据显示,45岁以上骨折患者中75%的骨折骨质疏松症有关。

骨质疏松骨折主要发生于胸椎、腰椎、髋部及前臂。5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15%-17%有椎体压缩性骨折,不仅影响身高而且还会腰疼,有的人自己都不知道,以为是人老了就“缩”了,其实并不如此。而髋部骨折是最严重的,因为髋部骨折会引起各种并发症,比如: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在发生髋部骨折的患者一年内因并发症致死的有20%,50%发生功能性障碍。

骨密度测定:诊断骨质疏松程度的唯一手段

30岁时全身骨质量达到最高值,此后骨钙会逐渐流失。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骨密度检查(BMD)是确定骨骼健康状况的一种最佳检查方法,是现代医学的一项先进技术。它通过扫描的方式,对受检查者骨矿物含量进行测定,提供有价值的可比性数据,对判断和研究骨骼生理、病理和人的衰老程度,以及诊断全身各种疾病对骨代谢的影响均有很重要的作用。

苏大附二院引进了DPX-NT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是目前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骨密度检查设备,具有准确度高、敏感性强和扫描快速等优点,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取身体多部位集成化骨含量的信息资料和检查报告,其测定值是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是目前落户苏州最先进的专业检查骨密度的仪器。同时,苏大附二院骨科开设骨质疏松专家门诊及普通门诊,为骨质疏松症患者提供专业医疗服务。该门诊的特色主要在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骨质疏松症治疗;脆性骨折治疗。

如果你出现了以下症状就应该到医院检查,看是否已患上骨质疏松症:测量身高时发现身材变矮,如比年轻时矮了若干厘米;逐渐出现驼背或胸廓畸形;逐渐出现腰酸背痛或全身骨痛,同时伴有腿抽筋;行走不稳,必须小心翼翼;有时轻微外力甚至咳嗽即可出现骨折;全身乏力,肌力下降;呼吸功能下降,可因胸廓畸形出现胸闷,气短或呼吸困难;X线检查时发现有椎体压缩性骨折等。

药物治疗: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对于骨质疏松症而言,药物治疗的作用犹如“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因为即使是很严重的患者,任何时候开始治疗都会有效。积极治疗可以预防和减少再次骨折的发生,不但可以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也可以避免患者因为再次骨折而产生的医疗支出,从总体上大大减少医疗费用。

常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有哪些呢?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① 二膦酸盐;② 降钙素;③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④ 激素替代治疗;⑤ 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钙是骨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补钙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必须措施,但是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来说,单纯补钙是绝对不够的。目前公认的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案是以钙剂和维生素D为基础,再加至少一种抗骨质疏松药物。这些药物需在专科医师指导下使用。

相关链接:

问题一:发现骨质疏松仅靠补钙能治疗吗?应该如何进行药物治疗?

不能。目前公认的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案是以钙剂和维生素D为基础,再加至少一种抗骨质疏松药物。防治骨质疏松,一定要找专业医院专业医生咨询,选择适合的药物,而不是仅仅迷信广告里的补钙保健品。长期大量补钙,副作用不容轻视。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治疗的目的为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二磷酸盐类和降钙素是骨吸收抑制剂,前者主要用于绝经期后妇女及男性的骨质疏松症,后者对骨质疏松伴有骨痛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且二者均能降低脆性骨折的发生率。雌激素可用于防止妇女绝经后骨丢失,但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在用药前和用药期间定期进行妇科和乳腺检查。

问题二:预防骨质疏松,平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哪些?

骨质疏松预防的关键在于获得较高的骨峰值和减慢或减少骨量的丢失。换言之就是在年轻时存储更多骨量,保证在年老时,即便骨量下降也不会一下子跌至最危险的临界点,引发可能出现的麻烦。

1.       健康的生活习惯:每天每人喝400毫升牛奶;多食用鱼、虾皮、海带、牛奶、骨头汤、鸡蛋、豆类、芝麻、绿叶蔬菜等;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不吸烟、不酗酒都对防治骨质疏松有一定作用。

2.       运动:长期锻炼能促进骨质增强。专家建议,每天走20分钟路,尤其是中老年人,每天至少应锻炼30分钟。其中,散步、打太极拳、运动操、游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但要特别指出,要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

3.       钙剂和维生素D的摄入:骨骼健康的另一个重要元素是钙。但骨骼对钙元素的利用障碍是骨质疏松症的根本原因,所以仅通过口服单纯补钙药物是无法纠正骨质疏松症,还需要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同时,适当的阳光照射也有利于人体内活性维生素D的生成,从而促进钙的吸收。

4.       乐观的情绪:心情舒畅,良好的情绪,能消除精神紧张,放松肌肉,促进饮食的消化和吸收,同时能调节人体内分泌功能,调节激素代谢,有利于骨量的保持,从而可防治骨质疏松症。

5.   定期检测骨密度:骨密度测试是目前唯一的诊断骨质疏松症和评价骨折风险的方法。由于骨质疏松症通常可以无声无息直到发生骨折才被发现,因此早期诊断很重要。骨密度检测可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常腰疼、背疼、下肢无力,可能不是因为上了年纪,而是这种糖尿病并发症惹得祸
预防老人骨质疏松,教您3招
钙片,骨头汤,维生素D能治骨质疏松?全是坑,这才是科学解读
骨密度检查发现骨密度低,补钙就可以了?辟谣:这些药物才更管用
「科普」为什么绝经后容易骨质疏松?如何治疗? 王兮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二科
骨质疏松为何更“青睐”中老年女性,如何降低风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