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乡情26】余显斌:养一川薄土

扫描二维码了解征文详情


养一川薄土

余显斌

喝茶要养壶,赏花要养花。土,也要养。那一川薄土,顺着山脚走着,外面是一条河。河面宽,田土就窄一点儿河面窄,田土就宽一点儿。土是围坝造田在沙上垫出来的,因此很薄。地虽薄,却并未闲着,春长麦苗洋芋,秋长玉米红薯,没一天歇着。尤其春天,春风一扯,春雨一下,麦田人家那边是一块块的油菜花。油菜是撒在河道两边长出来的,也随着河道宽窄变化,一直延伸到远处。

时间长了,地也累,也会瘦下来,就得养着。

1

养地,也就是给地上肥。可村里老人们偏不这样说,偏要说养着。一个养字,好像地有生命似的,如一个孩子一般。其它地方的人养地,用的是化肥。可在老家不是的,老家人养地用牛粪,用猪粪,用鸡粪,还有大粪,这叫农家肥。

不同的土,用不同的农家肥养。

地,也有个性,用错了农家肥会适得其反。

沙子地用肥料,不能用大粪,要用火粪。火粪,外地人不知道是什么。在小村,三岁的孩子都知道。火粪是用来种洋芋的。洋芋得种在沙子地里,土松,洋芋容易长大。一挖,拳头大一个个滚出来,很喜人。如果种在黄泥地里就长不开,一个个指蛋大。

当然,拳头大的洋芋,也和火粪有关。

点洋芋一般在来年正月,十五一过,野桃花一红,河边的杨柳一嫩,就开始种,洋芋种子埋在地里冻不坏。烧火粪则在年前的腊月。到了冬天,太阳暖暖地照着,闲着没事,村人就磨了刀,到山上去割火粪柴,包括山茅草,包括荆棘,还有葛藤,一捆一捆,背到沙地放着。到了年边,这些柴草也就干透了,可以烧火粪了。烧火粪方法很简单,在地上掏出几个竖行的沟渠,不深。然后把柴草铺在上面,铺一层,浇一层土再铺一层再浇一层土,如此反复,至到将火粪柴堆完为止。然后打着火机,在下面的渠里点着火,火呼地就烧起来,滚滚的烟也就升上了天空。

有时,爹烧火粪,我也跟着去。

村里其他孩子见了,也嗷儿嗷儿叫着,跟着去撵热闹。

我们围着火堆叫着跳着,脸被照得红红的。

火熄灭了,爹说,火还在土里烧着呢,烧成熟土,就能浇拌大粪了。浇拌大粪,是将烧熟的土一筛,挑了大粪浇上去,搅拌之后,也就成火粪了。

点洋芋的时候,一锄下去挖个小坑,扔一个洋芋种子,再撒一把火粪。抬起头来,西坡上的野桃花红红灼灼开了,河边的柳芽爆出鹅黄,春天来了。

2

墙土也是肥料,是一种好肥料,但有一个前提,必须是几十年的老屋。如果是新房土,没用。我只知道老墙土能做中药,名叫东壁土,可没听说老墙土能做肥料。

村人一脸笃定地说,是好肥。

村人很神秘地说,百年老屋能成精。

小村在深山里,两条山在这儿呈倒八字直窜,窜了二十多里,在云里雾里一碰,碰出一座高高的山,名叫天柱山。天柱山整日里藏在白云中,只有久雨初晴后的傍晚,夕阳斜照的时候,才能看得清山峰,白蓝相衬,反射着阳光,很清晰。

两条山夹着的那个村,名叫塔元,据说往年间有五座塔,现在一个也没有了。

塔元村人有很多自己编出的谚语,譬如百年老屋能成精,就是其中的一条。经常的,如果有村人扒了老屋,墙土绝不会垫了地基,而是用手推车推了,弓着腰推到田里。如果实在不要了,吃饭的时候,得空拿着碗,一家家地问,要老墙土吗?

当然有要的。这样的肥料咋能不要啊?下午,就被人推走了。

我家前几年盖房,旧墙土没有送人,自己用了。爹说,这肥的土咋能送人啊?于是,一背篓一背篓背了,送到离家不远的土地庙后。土地庙后有一块地,爹说瘦得干鬼一样,再不养就不长庄稼了。那年用了老墙土,种下的花生绿乎乎一片,到了秋季去挖,一粒粒滚圆滚圆的,又白又胖。

爹说,地啊,是欺骗不得的。

爹说,你对它好,它也就对你好。

3

黄泥地并不是好地。不种地的人不晓得地的脾性,觉得黄泥地是土嘛,一定能长出好庄稼嘛。错,才不是那样呢。小村人称黄泥地为黄浆地。听听那个浆字,就有些黏黏糊糊的感觉。这样的地容易板结,几场雨一下,地皮铁板一样硬实。挖起的土坷垃,得高高举起锄头,重重砸下去才能砸碎。

这样的地能长庄稼啊?

这样的地,不能用大粪养。大粪泼下去,地土同样会板结的。

这地用肥,得用牛粪,或者猪粪。

牛圈里,猪圈里,平时都会垫了麦草,或者玉米杆,还有高粱杆。这些谷杆,牛和猪一边吃着拱着一边踩踏着,厚厚实实铺上一层,再掺杂着牛粪猪粪,一沤一发酵,就成了粪了。地里庄稼收空了,把这些粪背到地里,匀匀撒开,请牛工来一犁,土翻上,粪在下。几场雨后,粪在地下烂得泡乎乎的。秋天的早晨,从地边经过,一片牛粪和猪粪的气味弥漫开来。田土上冒着热呼呼的汽,是粪肥在发酵。

这样的地当然很泡。种地时,一脚踩下去脚就陷进土里。这样的地秋中麦子夏中玉米,种啥长啥。

村人说,没有懒地,只有懒人。

如果没牛粪和猪粪,也不会让黄泥地欺住。五月里,麦子一割一打,将麦草背到黄泥地里,匀匀地铺开。牛一犁,埋了麦草,照样是一块肥地。秋天,玉米杆用铡刀一铡,铺在地里,一犁一埋,比麦草的效果更好。

爹种地的时候,看到哪块地的庄稼黄瘦如线,总会长叹着说:“怎么把地瘦成那样啊?”

我家很少有瘦地,村人说爹手肥。爹说不是自己手肥,是自己手勤。当然,这话爹不会当着别人面说,是对我一个人说的。爹说这话,是怕我长大以后懒,把地种得不像个地,丢人。

我不幸被爹料中,长大后远离小村,远离故土。故乡的那弯薄土,春来一片青秋来一片黄,却和我毫无关系。我成为土地的弃儿。

村人养田有讲究,做人更有讲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村人如是说。


【作者简介】余显斌,《读者》《意林》《格言》等签约作家,至今出版文集十一本,写作至今,在几百种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两千余篇文章,《父亲和老黄》等一百余篇文章在各级征文中获奖,《知音》等五十余篇文章被各种高考、会考、中考以及其他考试选做考题。


感恩作者授权  绿 汀 文 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沿着小年走回村子
真言贞语原创诗歌散文之六十九《揍是要掏粪》
我的劳动课 || 作者 王彦章
生猪粪上到地里该如何处理?
快手
蚯蚓发酵料的配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