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邹辉斌:母亲的正德冲(之二)正德冲飞出金凤凰

乡建设系列作品

母亲的正德冲

(之二)

正德冲飞出金凤凰

邹辉斌

今年春节,我回老家正德冲拜祖年,向平兄弟与我同行。冲里有位老人,告诉孙子,指着向平:他是我们正德冲飞出的第一只金凤凰,要向他学习。

这件事得回到三十多年前。

邹向平,正德冲人,一九九一年秋考上中专,是正德冲第一位中专生。

这个喜讯,传遍了猪婆山。特别是那些老人们开心地说:这是正德皇帝来选状元了,是王老真人显灵了。

还得从正德皇帝说起,500年前,正德皇帝下江南,到过此山,山民给予过帮助,皇帝赐正德为地名,从此流传至今。

王老真人,相传在猪婆山仙神岭筑仙神殿修道,成了仙道,而成为真人,百姓有求必应。

正德冲,地处湘中猪婆大山之中,与双峰县、涟源县相交。系边穷山区,经济落后,村里没有小学,读书要到8里路以外的南冲小学上学,初中要到10里以外的界岭中学。

上学的艰辛,给孩子们的学业造成影响。文革中,曾在村里设了一至三年级的班,孩子们可以就近上学,就一位李偶群老师,坚守了10年,后因学校考核达标而撤至南冲小学。

小学上学距离远,成了山区孩子的共同难事,六、七岁的小孩,天还未亮,就要行走8里的山路,确实为难了孩子。我的一个堂弟,在上学的路上,经过南冲水库溢洪道时,因水库未设置警示标志,而跌倒在溢洪道中受伤,三十多年过去了,留下后遗症。

正德冲能在如此艰苦环境中出一个中专生,确属不易。特别是向平的身世,能考上中专,更是不易。

向平是个苦命的孩子,他还有一个哥哥向阳,住在正德冲犀角岭,是单独院落。在向平9岁那年,他的父母相继去世,两兄弟成了孤儿。向平还有两个姑姑,分别嫁在光陂和南冲,当时家境一般。

邹姓人家,都居住在正德冲五组,到我们这一代,都是共高祖的。我父亲那一辈,父亲年龄最大,晚辈们都叫我母亲大娘。

母亲8岁那年父亲去世,在旧社会爱尽熬苦,特别是我外婆,6岁做童养媳,母亲深知孤儿的艰辛。外婆也曾经收养远房一个孤儿,抚养到出嫁。

母亲深感责任重大。作为大娘,向平、向阳这两个苦命的儿子,应该健康的成长。母亲叫来他们的两个姑姑,做了安排,这两个孩子,从现在起就是我的儿子,我们要抚养他们成人。得到了他们两个姑姑的支持。

据科学研究,人的思维从记忆开始,在七、八岁正是思想定型期,有正确的人生观,决定孩子的未来发展。

据传向平的母亲,因故离开人世的,向平的父亲在妻子去世后,受到刺激,精神错乱,出走而下落不明。当时房上有些人,教育他们要记住父母为何去世,长大了要替父母报仇。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母亲深知,对于那些传说,那是公权力应该处理的事,要有证据,依法律去解决,而不是私自能处理的。如果不去掉孩子的阴影,将无益于孩子的成长。

人格健康,是孩子成长的前提,母亲教育他们,从小立志,发奋学习,是对死去父母的最大安慰。对家族的传承,发扬光大,是男儿的天职,只有自已强大了,成为有用之人,才是大家愿看到的最美的一面。那些所谓的报仇,只会使自已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窄,那是浅短的见识。

在母亲的教导下,向平兄弟消除了阴影,从此发奋向上。

母亲组织村民和他们的两个姑姑,打理责任田,解决基本口粮问题。向有关部门申请孤儿救济,在政府和亲朋好友的帮肋下,解决了吃穿住学费等经济上的困难。

向平上初三时,是人生发展的选择点,老师家访,征求母亲的意见,鉴于向平的学业成绩,可以初中考中专,及时就业,如继续读高中,今后有希望考上大学,但那是三年以后的事。

母亲是个现实的人,如两兄弟都读高中,能考上大学,皆大欢喜。就目前的情况,能考上中专,跳出农门,有利于他们兄弟早成长。母亲在征求向平的意见后,做出了决定。

那年夏天,向平被湖南煤碳学校录取。临行的前一夜,正德村村支两委,为向平改写正德冲无大中专生历史,同时为了鼓励学生发奋学习,放了一场电影。母亲说:中专学历,只是人生的起点,参加工作后,还需继续学习,学习没有终点,只有不断进取,才有辉煌的人生。

那些年,寒暑假,向平回到村里,我们有时回家,在禾场坪乘凉或柴火灶前烤火,母亲总是讲那些陈年的往事。

母亲说:她8岁就没有了父亲,家境贫困,没有上学,16岁那年参加高级社,成为积极分子,她的姐姐也是积极分子,被领导选中到斫曹乡任乡长,工作了一个月,因没有文化,不识字,看不懂文件,发不了书面通知,而错失工作。她姐姐回家后,送她上了扫盲班,读了一年小学,脱了文肓,才参加工作。因文化低,时常工作吃力。

母亲讲叙她的身世,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言传身教教育人,其目的是影响向平兄弟努力学习,知识就是力量,可以改变人生

向平向母亲汇报,在校学业优秀,母亲感到欣慰。有时也感到一丝歉疚,对向平说:你学业这么好,如读了高中,能考一个好的大学,我当时只考虑你早就业,影响了你的前途。向平笑笑:大娘的选择是正确的,我哥哥后来读了高中,也没有上大学。

向平在中专三年级时,遇到了人生的第二次选择,他学校应广西铁路局要求,开设一个空调制冷专业,为铁路客货车服务,这是一个新的专业。煤校原有的专业,圴是为煤矿企业而设,毕业后分配到矿山。而这个专业,则是分配到城市,要求到这个新专业的人较多。

学校鉴于向平在学校的表现,与母亲联系,到这个新专业,需交纳4000元的学习费用,当时一年的工资还没有这么多钱,是一笔较大的费用。向平没有向母亲讲此事,母亲向老师表了态:向平是个苦命的孩子,原来选择考中专,已心存内疚,现有机会改专业,不管多少钱,我都愿意想办法,请老师转告向平报名,同时也希望老师关照。老师很感动,在众多的竞争者中,择优给了向平。

向平毕业后,分配到广西柳州铁路机务段,成为一名铁路企业的技术员。开始跟货车,负责冷藏车箱的维护工作,走新疆和内蒙。向平是个孝顺的孩子,每次回家,总会带些西北的土特产,红枣或冻羊肉等,母亲说:你有孝顺之心大娘就心满意足了,现你已成年,当有能力时,多做些回报社会的事。你还没有成家,要花钱的地方还很多,要学会过日子。

一晃,向平到了25岁,还没有成家,母亲过问,有些城里的女孩子,不想找家里是农村的。母亲的一个亲戚在柳州市,介绍了一位领导的女儿,条件很好,那女孩很愿意交往,向平认为自已地位低,一位铁路企业职员,不敢高攀。找对像成了母亲的心病。

我的邻居,老姜的女儿小芳,母亲看着她长大,老姜知道此事后,与母亲联系,在母亲的撮合下,向平与小芳见面后,情投意合,成了婚。

向平现事业小成,成了柳州铁路的一名中层领导。他的儿子即将高中毕业,且学业优秀,人见人爱。逢年过节带妻儿回到老家,村民以欣赏的目光,投向正德冲飞出的第一只金凤凰。

一花独放不成春,百花盛开春满圆。这个500多人的乡村,改革开放以后,以向平为榜样,飞出了几十只金凤凰,改写了文化落后的历史。

【作者简介】邹辉斌,中国法学会会员,湖南省法学会会员,邵东县作协会员,四级高级法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正优秀的人,都没把自己太当回事
一位60后的感慨:人,有今生,无来世,看不透这5点,终究是遗憾
三种性格,命最好;三种德行,福最多
疫情之下,管好自己(深度好文)
经过逆境洗礼的人更成熟且智慧
整理自己(深度好文)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