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天命?什么是人性?如何修道?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孔子孙子子思总结概括《大学》的主旨作为《中庸》的首章。

中庸首章特别重要,如果能明白里面的意思就能明白中国人传承几千年的天命、人性、修道,这些根本问题。以及修道从何处做功夫,将要达到的境界。

子思所说的人性、修道和教化都是从本原上说的。上天授命于人,那么天命就是人的性;人率性而行,那么性就是人所行的道;人修道而学,那么道就是人所施的教。圣人率性而行就是大道;圣人以下的人做不到率性,对于道的理解难免有过或不及,所以才需要修道。修道就可以使贤者、智者不会过分,愚者、不肖者不会欠缺,所有人都要遵循这个道,在这个道之中便蕴含教化的意思了。此处的'教’ 与'天道至教’'风雨霜露,无非教也’的'教’是同一个意思。'修道’与'修道以仁’的意思相同。人能够修道,就能够不违背大道,恢复天性的本然,也就是圣人率性而行的大道了。《中庸》后文所说的'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故君子慎其独也。’,就是修道的功夫,'中和’就是恢复本来的天性。就像《易经》所说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都是穷尽天性、通达天命的意思。

修道而行,

你就会真正做到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不惧生死

无愧天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请教:“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何解?_生活百科_中国雅虎知识堂
《中庸》的君子观:以《中庸章句》为基础
《中庸》思想简论
中庸—天命之谓性
中庸全文及翻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