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番外篇‖20.慈心老人说传承

一日,我在公园,专心练习慈心老人传授的“发劲”动作。但是,因为没有老师指点,怎么都觉得浑身上下不协调,和慈心老人那随手的一击,有着天壤之别。

正在边想边练,忽听背后有人说话:“还行,不错。”回头一看,背后一人,白衣白衫,白发白须,面带微笑,正是慈心老人。

我心中一喜,忙上前施礼,“老先生,您好,您什么时候来了。”老先生说:“不早不晚,正在看你练习。”我说:“还请老先生指点。”“指点什么,我又不是你师父。这个东西,有兴趣就练着玩玩,别拿他当回事,这只是一个小技巧,你师父教你的那些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网络图片,图文无关】

我很吃惊,问道:“老先生,您知道我师父是谁吗?”

老先生笑了:“你师父自号‘南湖老人’,你给我喝了一个号——慈心老人,不错不错。”我更是吃惊了:“啊呀,老先生,你果然认识家师,您还上网看我的公号?”“呵呵,你以为我是穿越过来的?”

我有点摸不着头脑,问道:“老先生,您觉得我的拳练得怎么样?有没有学到家师的东西?”

慈心老人叹道:“你学的是不少,可惜没有练到身上。南湖老人一身的本事,你顶多学到了一分而已。”

这话说的我心中黯然。无语半天,方才问道:“老先生,我有一个问题,困扰弟子多年,一直想问,请老先生赐教。”

“赐教谈不上,有话就说。”

“马老师讲,吴式拳门里最好的几个人,王茂斋、吴鉴泉、王子英、张继之、杨禹廷等,这是二、三代中的高峰,为什么从此以后,就不如以前了呢?比如马老,在我们眼里,已经是不可超越的高峰,但是,他讲起这些前辈,自叹不如。为什么我们不能达到和超越老师的成就?这样下去,一代不如一代,那不是逐渐没落了吗?”

这个问题,让慈心老人也显得惆怅起来:“唉,你的这个问题,实在是愁人啊。原因有很多,有人才的问题,有气运的问题,有环境的问题,也有你们学习的方法和态度问题。”

“大的方面,环境方面,我们无法改变,您说的只有学习方法和态度是我们可以改变的,请您详细说说。”

“这么说吧,你跟着你家师父也学了将近20年了,虽然学的不咋地,但总是能感受到马老劲路的变化吧?马老现在的劲路和当年在团结湖教你们的时候,一样吗?”

“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那个时候能把人发出去好远,有劲,很干脆。现在一点劲也没有,完全摸不着。”

“为什么?”

“功夫长了呗。”

“有没有觉得是师父老了,发不动了?”

“嗯,有一点。”

“这就是了。在网上,有你师父现在和你们推手的视频,也有当年在团结湖,甚至更早在日坛公园的视频。现在的视频,有不少人骂你师父吧?是不是有人说你师父在骗人?可是,早期的视频,几乎没有人说是假的。为什么?”

“不知道。”

“因为,他们就那个水平。他们的智力水平就只能理解那种有形有相,有力可循的所谓‘推手’,那种无形无相、一点力量没有的东西,他们理解不了。这就叫做‘蟪蛄不知春秋,夏虫不可以语冰’。”

“您说的是,其实,我也是这种智力水平。”

“你还行,至少是老实、听话。但是,如果连你都是这种看法,传承下来的东西,就只能是肤浅的、形式化的东西。”

“您请讲。”

“我也不是你们太极拳的人,也不是武术圈的人,我就随便谈谈看法。传承不是拳架子,要是会个架子就算传承,那就不存在一代不如一代的问题。太极拳那个真正的内涵是无形的,甚至可以说,和你拳架子没有关系。杨式、吴式、武式、孙式,你们拳架子不一样,但都有高人练出那个东西,说明那个东西不能等同于架子。架子等于一个容器,太极好比是一杯酒,哪个杯子都能盛这杯酒。有了酒,这个酒杯才有东西,没有酒,你这个架子毫无价值。你整天看着杯子,能出来酒吗?出不来。那个东西和你拳架子相关联,但不是一个东西。我们说的传承,指的是那个真正的内涵。”

“我明白,您接着讲。”

“你们太极拳为什么一代不如一代?你们都拿到了杯子,但是给没有把酒倒进去,或者只倒了一点点。我举个例子,杨班侯、杨健侯功夫都很好吧,但是比杨露禅好吗?应该没有吧,他们自己也不会说吧。好,那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距呢?杨露禅会对自己儿子藏私吗?绝对不会。每个人的功夫都是不断提高的,杨露禅也不是到了一个高度就封顶了,他也在不断提高。杨班侯他们学拳的时候,杨露禅正值中年,那个时候杨露禅能把太极都了解透了吗?不可能吧。他们把杨露禅30岁时候的酒倒走了,你倒走了,杨露禅的酒并没有少,反而是逐渐增加了,但是,这增加的酒,你觉得不是酒,不好,不要了。等到杨露禅70岁的时候,对太极拳的认识还会停留在40年前吗?肯定不是,这3、40年,他积累了很多心得体会,他的酒的‘水平’,提高了。但是,这个时候,他们还听吗?都是成名成腕的人物了,都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了。这个理论在佛家就叫‘所知障’,你的认知限制了你的提高。这只是举个例子,换其他人也一样。王茂斋在世的时候,王子英也没那么好。王茂斋最后那10年的东西最宝贵,但这个时候还有人学吗?因为徒弟们也都掌握了很多东西,身上也有东西了。师父你老了,推不动了。说句尊重老师的话,‘玩蛋去’!用不着你了。”

我略微一皱眉,“老先生,您这话说的太重了吧。不过,马老也确实说过,家师跟师爷学拳的时候20多岁,师爷50多岁,差了将近30岁。到了师爷80多岁的时候,马老也说过,老师老了,怎么这样啊?所以,家师后来也走了不少弯路。所以,他总是提醒我们不要走他走过的弯路,但是……”

“都是年轻时候过来的,谁没有走过弯路?我说的是这个理儿。你家师父最近10年潜心静修,和过去相比,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改变,这才是接近了真正的太极拳。但是对于大众而言,这似乎是一种倒退,对你们而言,师父老了,推不动了。现在,你也出书了,外头还有点名气了,你还学吗?”

慈心老人说的我汗流浃背,“老先生,我不是这样的,我一直在学。只是惭愧的很,老先生的东西,我就是上不了身。我算是听话的学生,但是也走过不少弯路,最近我算明白过来。比如,马老曾经示范过很多次王子英先生、张继之先生、杨禹廷先生、刘晚苍先生他们不同的劲路,每次似乎也都‘尝’到了,其实不然。直到最近,我才突然明白了王子英先生的劲是多么巧妙,杨禹廷先生的劲是多么的‘空’。我想,假以时日,我会体会出更多更好的劲来,慢慢提高吧。”

“就算你想学,马老还能像年轻时候那样去教你们吗?没有那个精力、体力啦。当年你师父在你师爷家后院,浑身都被你师爷‘打透了’,不管冬夏,身上穿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身上都打出自然反应了。现在还有这个条件吗?你还能每天跑到马老家去挨打吗?马老还有后院吗?马老还能陪着你这么练吗?”

“这,还真不能。”

“唉,这就没办法了。道之不传,吾知之矣!”

2019年5月29日星期三

附:近期文章链接

番外篇‖21.图文并茂的《南湖传习录》日文版

番外篇‖19.你练“聋”了吗?

番外篇‖18.马老的一个“诀窍”

番外篇‖17.“揽雀尾”就像一道坎儿

番外篇‖16.教拳倒比学拳难

闲情‖刀光夕阳下孤独的背影——座头市之歌

闲情‖22.片山君,你去哪儿?

传习录‖12.沪上较技,其争也君子

传习录‖62.打一寸的功夫(原稿无删减)

传习录‖57.马长勋老师论“站桩”

传习录‖70.马长勋老师讲《授秘歌》

传习录‖73.太极总手——揽雀尾

潜修集‖13.何不从我逍遥游

潜修集‖14.功法中的“隐藏关”

读史札记‖02.云母屏风烛影深——屏风的秘密与传奇

读史札记‖03. 厕所里的刺客——“无礼”的代价(上)

读史札记‖03. 齐湣王之死——“无礼”的代价(下)

年轻时代‖91.花瓣落地的声音

年轻时代‖47.走过目光的历程

年轻时代‖46.月光下的葡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学法几十年80岁山居俗人老者的求道浅记
相声圈里的三大弊病
“口耳相传、心心相授”——贊杨门古传太极拳单操
聊聊隐修在民间的真修行---之四
一篇老文章:为著名太极大师洪均生先生说句公道话
抗寒耐热桩功6分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