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笃学记‖042.别境是什么“境”?

笃学记‖042.别境是什么“境”?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十

前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别境”也是五个心所,但它和“五遍行”不一样,它不是普遍存在的,而是在特别的情况才有这样的心所,所以叫“别境”。“别境五者:一欲, 二胜解, 三念, 四定, 五慧。”(《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一个就是“欲”。“欲”,从广义上讲,是希望、想要的意思。对于我喜欢的境界、情景、物品、人、感情等等,就会升起这个“欲”的心所,不喜欢就讨厌或者无感,就是没有“欲”这个心所。
这个心所,“欲”和理智上的希望还不一样。我们所缘的境,有可欲的,有不可欲的,也有非可欲非不可欲的,但理智上,我们有时候会期待一种自己明明不喜欢、“不欲”的事情的出现。这是两个概念,“欲”就是“欲”,它很单纯。
第二个别境心所是“胜解”。“胜解”就不是一般的了解,而是“殊胜了意的了解”,了解深刻,认识透彻,不能转变。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第三个别境心所叫“念”。念是铭记不忘的意思,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在心里反复出现,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这就是“念”。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所以,“念”一个人,会梦到她;“念佛”会往生极乐世界;“念”一个清净,会容易得定。
但是,我们打坐都怕“杂念”,其实念就是念,你认为是杂念,只是它不听你的,如果我们能加强“正念”、“正思维”,就能获得“正定”。安住所缘,数数忆念,如此而已。我们从无始劫以来,妄想已成习惯,想戒掉妄想,比戒毒还不容易。
第四个别境心所是“定”,即“静定”。用正念去修行,修定而得定,就是这个境界,安住所缘,明静不动。不昏沉、不散乱,内心明了而又寂静,寂静而又明了,不是瞬间,而是相续不断,明明如月,朗朗如镜。这才是“定”。(公众号:潜真堂)
“定”也有层次,一般分为“九次第定”,即一、初禅次第定,二、二禅次第定,三、三禅次第定,四、四禅次第定(这四个叫色界四禅天之根本定),五、空处次第定,六、识处次第定,七、无所有处次第定,八、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这四个叫无色界四处之根本定,合称四禅八定),九、灭受想次第定。还有分的更细的,把进入“四禅八定”之前的境界细分为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未到定(近分定)。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不经常“入定”,定是有可能退失的。甚至修到阿罗汉道,如果不常入定,定境都有可能退失,但是,他无漏的、清净的智慧,不会失掉。定境是功夫境界,如果不经常做功夫,就会退失。
第五个别境心所是“慧”。关于“慧”的解释很多,我个人所学的感受是,它和我们所说的“智慧”有关联,但又不同于“智慧”,这个智慧是“不思而得,不勉而中”,所以叫“别境慧”。所以在唯识学中,“慧”有“抉择”、“拣择”的意思。个人认为,在“不思而得,不勉而中”的情况下,做出选择、抉择、决断的这个“慧”才是“别境慧”。
前五识与五别境都相应,欲、胜解、念、定还与前六识相应,但于第七、第八识不相应,;慧与前七识相应,与第八识不相应。

部分专辑链接

《南湖传习录》、 《推手践习录》

《南湖传习录》番外篇

《潜修集》 、 《笃学记》 

《事问集》 、 《共修集》

《读史札记》 、 《论语漫言》

《年轻时代》《水云笺》

《中医医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佛家10句话,饱含人生智慧,受益终身!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生灭法包含在不生不灭里面
心宽是一种良好心态,是一种崇高境界,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独处,是一种智慧的沉淀,独处的人,才是内心足够强大和丰富的人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