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揽沧桑的陟山门
历揽沧桑的陟山门
鉄城

陟山门街位于北京皇城内的中心,西临北海公园,东邻故宫后面的景山(煤山)公园,南有中南海,北靠什刹海。
我与小街的情结始于牙牙学语的年代,因为从我一出生就住在北海公园的东门那条叫做“陟山门”的古老街道,这里才是我真正的家乡。
“陟山门”是北海的东门,因园内的陟山桥而得名,“陟”是登山的意思,即通过此桥登白塔山。这条古老的街道是连接景山公园和北海公园的纽带。不要小看这条不长的街道,在明清时期,此街“规格”很高,是专为皇帝在皇家御苑北海和景山之间穿行而开辟的御道。
一条只有二三百米的街道,到处都是故事,即古老又神秘,耐人寻味。
按过去的门牌号(从小称呼习惯),三号大院是大衙门、四号是输血站、六号大院国立北平图书馆的员工宿舍、胡适的旧居,九号当然就是我家的老宅陋室了。
小时我们称“三号大杂院”为“大衙门”。三进四合院,曾是清代稽察内务府御史衙门,也是北京仅存完整的宫廷衙门。主要是稽察和注销内务府所属各司、院每年所用钱粮的具体数目(包括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等项内容)。相当于现在的审计署。
这里曾经住着我小学的几位同学,他们都是故宫博物院的家属,解放后变成了故宫的宿舍,住的人家很多,所以说是“大杂院”。
明清档案专家、现代语言学家张德泽先生(1905-1998)曾居住在院内东北角的两间屋内。他在贫困中苦研不掇,先后完成了《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清代外交史料》、《清季各国昭会日录》、《清季教案史料》、《北 平音乐十三辙》、《北平音乐小辙编》等大部分著作和多篇论文。
“六号大院” 曾经是国立北平图书馆的员工宿舍。著名学者谭其骧、顾颉刚等学者在此居住。谭其骧先生暮年时,曾深情地回忆过自己住在陟山门馆员宿舍时的往事。在三十年代,谭先生单身来到北平,当馆员每月可收入60元,同时又在辅仁、燕大等处兼课,课余写些小稿,生活非常滋润,乐此不彼。
1926年,顾先生写《<古史辨>自序》时,恰逢战事:“上午看飞机投弹,晚上则饱听隆隆炮声。我的寓所在北海与景山之间,这时竟成了飞机投弹的目标。我乐得其所,终日埋头在书房里,一天一天地从容不迫地做下去,心中想什么就寻什么,实足等了两个月,成了这篇长文——成有生以来的最长最畅的文”。顾先生在陟山门居住期间的这段难忘经历,因《古史辨》的不朽而成为了宝贵的记录。
胡适也曾在此居住过,后因房屋逼仄,藏书太多,才另觅钱粮胡同搬出。
这个大院我的小学同学居多,记得小学的学习小组就在我的同学YZZ家,每天下午我们都在她家做作业、玩耍。直到去年我们小学几个同学聚会才联系上,还特意在这条街道上留恋地回忆一番。现在YZZ已是我国工程净化方面的著名专家,在这个院子住的另一个同学HSL是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周易联合会副秘书长。
“九号院”是个二进四合小院,内院三间北房,两侧是各是三间厢房,外院三间南房,其中东南一间是门道。园内种植几株丁香,院门上有一副对联,文革中被毁,现已忘记内容,隐约记得是是书香雅居之类的词语。院内共有三户人家,其中有前代著名诗人ZMZ,前代著名京剧名家FYT的亲眷,其他人就不说了,因为还有鄙人。
当然在这条街上还有我的其他小学同学,能够联系上的YJW是北影的著名导演。JMZ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现在任教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HSL首都师范大学国学大师,深研周易与古典文学,博学多才。
这条街道中最著名当属“北海雪池”,就是《大清会典事例》里记载的京城的六座冰窖之一,现在仅保留下的冰窖。这座冰窖是皇家的御用冰窖,夏季主要是供皇宫中消暑、降温,食品的防腐、冷藏之用。
冰窖所藏的冰,采于太液池,即现在的北海水面。雪池胡同里的冰窖,建于明万历年间,共有冰窖六座依次编号为1至6号。随着科技的进步,冰箱和空调进入家庭后,上世纪末,1号、2号、3号、4号冰窖被拆改了。这里还有座窖神殿,窖神据说就是济公和尚,是否无可佐证。
在我小时候,每到冬季夜晚就跑去看北海的冰面上窖冰,工人用尖尖的带钩冰镐将冰面凿开,一块块一米见方的厚厚冰块用电动扒勾将冰块拉向高架平台,顺着订有铁条临建的木架滑到冰窖,层层码落至窖顶,封存。
在三号大院的对面是高高的红墙,高墙里望,一座蓝色圆顶的木结构高殿----大高玄殿。正门开在景山前街,就是文革中有名的“三座门”。一座规模宏大的、建于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的皇家道教宫观,殿内供奉的是三清像。后殿为九天万法雷坛,内供奉玉帝像,是皇帝祈雨处。再后是一座上圆下方的两重殿,这就是我们从陟山门街能看到的那座蓝顶木殿。
这座殿代表着天圆地方之意,上面的殿是圆形攒尖屋顶,覆以蓝色琉璃瓦,象征天,名乾元阁。下面的殿是方形屋顶,覆以黄色琉璃瓦,象征地,为坤贞宇。因乾元阁的样子酷似天坛内的祈年殿,也有“小天坛”之称。
当然,在这条古老的街道还有清代的乐部公署;有早期的“北京的输血站”;有……,当然还有我的居所。
明清时期皇城内除了皇帝,不允许其他人居住,因此陟山门街里有的只是内务府衙门和内官监管辖的库、作等。也没有普通百姓居住的四合院,这都是后来的事情了,不过现在的四合院已面目全非,凌乱不堪。
北京的老街、胡同已经不多了,但这条街道还有名气甚大的魏家胡同、大石作胡同和雪池胡同,另外还有南北通向的北海夹道。
北海夹道在老北京人很有口碑,沿着北海公园东围墙与宅院之间有一条窄窄的夹道,最宽处只有二米,最窄的地方仅有一米左右。从北海东门向南的夹道中间联通大石作胡同,直通北海前门(南门);往北,经过雪池胡同、钱粮库胡同到达西板桥的小河(这条小河是从北海公园的濠濮间流出,顺着景山公园西外墙流向故宫的筒子河,现在已填平)。另一条夹道是从恭俭胡同入口经过三眼井胡同直通北海后门(北门)。不过现在这几条夹道都被居民占据己有,已经无法通行。
陟山门街是联系北海东门与景山西门之间的一条有特色的小街。在这一地区是北京旧城中重要的传统景观视廊,街区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的四合院住宅,成为景山、北海故宫等文物的重要“背景”。景山东街、景山西街、景山前街、景山后街、陟山门街、地安门内大街、文津街、五四大街八片目前已经变成北京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景山西街、陟山门街——相互依伴近600年
老北京人的念想儿!北海和景山之间的皇家御道,很多人都忽略了~
我与北海公园的不解情缘|在冷的地方做暖阳 公园就变成家
【原创】细逛北京之十三 景山八片保护街区(四)
老北京记忆—消失了的北海夹道
朋友们,在北京市中心地区北海公园东门与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