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说北京| 金中都的城市建设

  金中都的城市建设不仅沿袭了辽南京城,还参照了北宋都城汴梁的规制。中都城位于今北京城区的西南部(宣武区【注:今西城区】大部,丰台区部分),略呈长方形,由外城、皇城、宫城三部分组成。它是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改建与扩建的。向东、西、南三面各扩展三里,北面仍沿袭辽南京城的北城墙。 

  金中都布局平面图

  1.城墙

  金中都外城周长将近19公里,有13座城门,全部由夯土筑成。据20世纪50年代考古学家实测,北城墙长4900米,与辽南京旧基走向基本一致,大约为今日会城门一线。

  凤凰嘴村金代城墙

  东城墙在今陶然亭一线,长4510米。南城墙在今右安门外凉水河以北50米一线,长4750米。西城墙在今丰台区高楼村南北线,长4530米。城墙经800多年的风雨剥蚀,仅有三段城墙保留至今(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丰台区凤凰嘴村的金中都西南角城墙遗迹,东西长20米,高约3米,是遗迹中最大的一处。另一处位于丰台区水产公司仓库院内,西与凤凰嘴城墙相距20米,是万泉寺金中都南城墙遗迹,最高处约4米。还有一处较小的长仅几米,是位于高楼村的中都西城墙,还有残存夯土遗迹。20世纪50年代此处曾出土过辽金砖、瓦、石弹等建筑构件和城防武器。

  2.城门

  中都城的13座门中原有12座,东、西、南、北各三座:东为施仁门、宣曜门、阳春门;南为景风门、丰宜门、端礼门;西为彰义门(彰仪门)、灏华门、丽泽门;北为崇智门、通玄门、会城门。金后期在东北角又开一座门,称为光泰门。

    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在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小区凉水河以北的一处建筑施工中,发现了金中都南城墙下水关(又称水门、水窦,是古代城墙下进出水的设施)遗址。水关遗址残存部分平面大致呈“H'形,南北向。遗址全长43.3米,过水涵洞全长21.35米,宽7.7米,距地表5.6米。水关为木石结构,最下层密植木桩之上为衬石枋,其上铺设地面石。木桩与衬石枋用榫卯连接,衬石枋之间用木银铤连接,石板与衬石枋以铁钉相连,石板之间用铁银铤连接,整体坚固合理。水关遗址的发现,确定了金中都南城墙的位置,并帮助考古人员基本弄清了金中都城内水系自东流过龙津桥后,其中一支向南流向和经过南城墙入护城河的确切地点。

  金中都水关建筑与宋人《营造法式》中“卷辇水窗”的规定一致,是该法式的重要实例。金中都水关遗址是目前已发现的古代都城水关遗址中规模最大的一处,这一重要发现被列为1990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为了保护遗址、展示金中都的建设规模,已在原址(右安门外玉林小区)建立了博物馆。

  3.皇城和宫城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可以确定,皇城位于中都城内偏西南处,周长9里30步。有四座门:东为宣华门,南为宣阳门,西为玉华门,北为拱辰门。皇城北部为宫城。宫城南门的应天门、大城南门的丰宜门、皇城的宣阳门,都在全城中轴线的一条御道上。御道两侧为东西千步廊。西千步廊之西侧是中央吏、户、兵、礼、刑、工六部所在,六部南为会同馆;东千步廊之东侧为太庙,太庙南有来宁馆,是接待外国使臣来宾的处所。

  在营造宫城前,完颜亮先派遣工匠将汴梁宫城绘制成图,并从汴梁征调大量工匠按图修建中都宫殿。金中都宫殿不仅在建筑规制上参照汴梁城,而且其所用材料除取自真定府(今河北正定)的木料外,也从汴梁城的建筑物上直接拆卸而来。据说金朝还把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劫运至中都,用于西苑营造。

  中都城内皇宫富丽堂皇,皇城南门宣阳门中,中门绘龙,两旁门绘凤,饰以金钉,楼门上建有重楼,三门并立,中门专供皇帝的车驾出入。应天门为宫城正南门,楼高八丈,四周建有垛楼,琉璃瓦顶,金钉朱户。应天门往北,经过大安门,便是宫中正殿——大安殿,是举行盛典的地方。大安殿以北是在辽旧殿基础上改建的仁政殿,它是皇帝临朝听政的地方。

  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市进行西厢道路工程建设。工程北起西便门,南达菜户营,贯穿金中都宫殿区。配合工程建设进行考古钻探,在15万平方米范围内发现夯土区15处。经重点考古发掘,结合文献记载,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应天门、大安门、大安殿、仁政殿等遗迹的具体位置。在鸭子桥南里3号楼前发现一处南北长36米的金代建筑夯土,此处即是应天门遗址。在滨河路31号楼前发现一处南北长70余米、东西残长60余米的连为整体的建筑基础夯土,推测是大安殿遗址。在两者之间的白纸坊西大街与滨河西路交叉路口夯土区,则应为大安门遗址。宫殿区还出土了铜坐龙、陶质大鸱吻、铜镜等珍贵文物。大安殿、仁政殿是金中都皇城正殿,北京市政府在今宣武区河滨公园内大安遗址上建立了“北京建都纪念阙”。

  4.街道

  中都城内的大街基本上都是各门相对应的贯穿全城的东西、南北走向的大街,即东起施仁门、西到彰义门的大街(相当于今骡马市大街、广安门内大街),南起景风门、北到崇智门的大街(相当于今右安门内外大街一线)。

  5.坊巷

  坊是中都城内的居民区。唐代以前城市中的坊,四周有围墙,四面各有一门,定时开关。北宋时由于经济繁荣,坊墙渐渐被拆除,形成街巷。完颜亮在辽南京的基础上营建中都,同时又仿照汴梁城,因而中都城兼有二者的特点,突出体现在坊制上。

  北宋的商业活动不仅限于固定的市内,旧的坊制已被打破,形成了市、坊杂处局面。中都城的一部分保持了原辽南京坊制,而其东、南、西扩建部分的居民区,已不再有封闭的坊墙围绕,而形成开放式的坊巷布局。中都有62坊(辽南京仅有26坊),坊名如卢龙坊、棠阴坊等,仍沿袭辽南京坊名。通过近年来考古发掘金墓出土的墓志,已经知道不少坊的具体位置。

  6.宫苑

  历代都城都有宫苑建筑。风景优美的苑是与水分不开的,中都非常重要的一处水是发源于中都西北莲花池(古称西湖)的洗马沟水,引入城内造成鱼藻池(同乐园)。园内建有瑶池、蓬瀛等,皇帝经常在此宴请臣僚宾客(原宣武区青年湖,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莲花池位于中都城西北。1992年,考古人员进行考古钻探面积约60万平方米,测定了莲花池的东、南、北三面界地,并找到一条出水口和湖心岛。历史悠久的莲花池经过整治后,水面宽阔,莲花满池,成为人们休憩的好去处。

  大宁宫(今北海公园)位于中都东北郊,由高梁河水灌注,形成一片浅湖。金世宗在此建离宫,称大宁官(后改为寿安官、万宁宫)。环湖风景区有琼华岛,岛上有广寒殿,世宗、章宗常在此游幸、治理朝政。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曾发掘一件残嵌螺钿广寒宫图,其所表现的虽不一定是当年宫中之原貌,但从中也能看出些许宫殿华丽之风采。

  金章宗喜欢游山玩水,于是在京西敕建八座寺庙,因其泉水充足,水质优良,故称“西山八院”。关于“八院”名称有不同看法。据北京民俗学会调查考证,认为八院包括:位于海淀区的阳台山清水院(大觉寺),北安河的金水院(金仙庵),七王坟的香水院(法云寺),聂各庄的圣水院(黄普院),香山公园的潭水院(香山寺),玉泉山的泉水院(芙蓉殿),石景山区的双水院(双泉寺),门头沟区的灵水院。

 

  乾隆题“卢沟晓月”碑现状

  “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阴”是在金朝万宁宫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琼岛春阴碑”是清乾隆年间命名的。此外还有“卢沟晓月”、“居庸叠翠”、“太液秋风”、“蓟门烟树”、“银锭观山”、“金台夕照”等几处风景,早在金代已初步形成,在数百年后的清乾隆年间命名立碑。至今仍有几处石碑屹立在原地,如“卢沟晓月”。

  7.寺庙和宝塔

  佛教在中都十分兴盛,至今仍留下许多佛教建筑和遗迹。有的寺院已毁,但寺中宝塔尚在。

  悯忠寺(今法源寺)始建于唐,是北京最古老的寺庙之一。金代仍称悯忠寺,大定十三年(1173年)曾作为女真进士考场。大定十五年(1175年)重建前殿与太子殿。现寺内存有大定十八年(1178年)“礼部令史题名记”残碑。

  潭柘寺在金代称为龙泉寺,在其塔院内至今仍有多座金代高僧的墓塔和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的碑刻。“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说法,并不可信。

  戒台寺

  戒台寺位于门头沟区,金代称为慧聚寺。该寺坐西朝东,是辽金朝日习俗建筑特点。寺内藏有金海陵王天德四年(1152年)的传戒大师(法均大师)的遗行碑。

  仰山栖隐寺始建于辽代,金世宗大定二十年(1180年)重建,赐名“仰山栖隐寺”。该寺是金代著名寺院,名僧万松行秀曾任住持。考古工作者在寺内塔院发掘的窝鲁欢(讹鲁观,即完颜宗隽)墓出土的墓志载:窝鲁欢之女志达撒鲁出家为尼,封为妙行大师,死后葬于栖隐寺塔院内。今灵塔尚在,位于其父完颜宗隽墓地之北。

  白瀑寺位于门头沟区田庄乡淤白村北的金城山下。寺内现存金代皇统六年(1146年)圆正法师塔。塔为六角形,是密檐式塔向覆钵式塔的转变形式。

 

  银山塔林

  银山塔林位于昌平区北银山脚下,是金元时期的塔林。其中有金代塔五座,此处是金代大延寿寺遗址,当年香火极盛,大定年间有僧人500余人。许多高僧在此讲经说法,死后在此建灵塔埋葬骨灰。民谚有“银山宝塔数不清”的说法。现存五座金塔为密檐式实心砖塔,现已辟为观光旅游区。

  镇岗塔位于丰台区长辛店镇岗村东的山冈上,是一座典型的金代大实心花塔。塔座呈八角形,有砖雕人物、动物形象。塔身密布内端坐一尊佛像的佛龛。整座塔华美而庄严,是金代的建筑精品(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严行大德灵塔位于房山区长沟镇,为汉白玉六角七级密檐式石塔。塔的六面刻有梵文经文。该塔造型秀丽挺拔,堪称金塔上乘之作。塔身铭文记载了高僧悟闲大师的生平事迹。

  (北京市社科联人文之光网整理,资料来源于北京市社科联等组编的《史说北京》(插图本)。文章配图来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远方︱元上都遗址
首·都——金中都
道中华|这位备受争议的皇帝为何毁了旧都,执意迁都北京?
中国历代建筑史(中)
这里是老北京的“记忆”(十三)金中都城
枣林前街古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