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北京话里的 取灯儿、起灯儿

作者 库雅拉 少奎

取灯儿、起灯儿

北京前门外有“取灯儿胡同”,据说早年那里曾是制造、买卖引火物“取灯儿”的地方儿。单从字面儿上看,将引火物称为起灯儿更为合理一些,取灯儿的取字疑似读音转讹。但事实上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早年的京师城里贫苦老百姓是大多数,燧石、火镰普及到家家户户以前,做饭和照明用火种是要以最低成本(长明灯)保存的。

穷老百姓无力每晚自存火种,于是乎 许多人家一商量,“轮流保存火种”的方法就成了那个时代司空见惯的事情。等到天明早炊之际,哪家的烟囱先冒了青烟,大家就去他家里取火种。大街小巷中提着灯、举着引火棒的匆匆忙忙络绎不绝,与奥运会前的“传递火种”同理——火神需要每天一大早儿就向天下“播火”。

一家存火,千家相传。取别人家的火,点燃自己家的灯和灶,简称“取灯”。当然这种取灯只存在于平民老百姓当中,一些富户大宅则不需要去别人家里取灯。但由于这个词应用广泛和时间的久远,取灯就成了引火的代称。今天我辈手拿电子打火装置玩耍的时候,很难想像昔日“取灯”的艰辛。

“起灯儿”则是后来的事情了,清人阮葵生在《茶余客话.取灯发烛》中说“京师人掰草麻梗为片,涂硫磺于其末,呼之曰取灯(仍沿袭旧称)......”其实,这种比较燧石和钻木取火进化了的引火物,才该叫“起灯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焌灯儿
特种兵野外生存(七)
趣谈火柴的别名
火柴的前世今生
最文艺的山西方言——取灯儿
【远古人类】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种的?北京人是如何实用火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