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六课 《鳟鱼》教案

第六课  《鳟鱼》听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生能听出音乐的段落之间情绪,力度,音色等音乐元素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感受音乐描述的情绪和内容,辅以简单动作表现。

2、通过欣赏,学生知道了钢琴五重奏这种演奏形式,对其组成乐器有一定认识。

3、了解与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欣赏古典音乐的兴趣,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能听出音乐的段落之间情绪,力度,音色等音乐元素的变化,对音乐内容有大体了解。

教学难点:

通过演唱,动作等形式,加强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准备:

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ppt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成就及创作环境,激发学生对作曲家的敬佩之情

给同学播放三段音乐,请同学说一说听过这几段音乐的感受,并且他们都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小提琴)

2、《鳟鱼》

1)聆听中文版《鳟鱼》

2)交流体会,如情绪、感受、歌词内容等

3)本首歌曲的内容仿佛一个寓言故事一般,在歌词的表象后面有何象征意义呢?

结合介绍词作者创作背景、作曲家创作的背景。

4)对比听外文版,边听边打拍子,听到第三段时举手,体会音乐旋律有什么变化。

5)交流两种语言版本的不同之处,说明语言的变化对歌曲风格有影响,第三段音调的变化后,表现什么情绪,音响色彩有何不同,探究作曲家在这里变化的用意。

6)学生学唱歌曲第一段歌谱,提问:旋律怎样表现鳟鱼在明亮的水里自由自在游动?同时对比唱一下第三段小调旋律,体会作曲家用大小调明暗色彩对比的手法表现情绪的变化。

7)请学生对比教师的即兴伴奏与音响里的伴奏,体会伴奏怎样营造意境、烘托情绪。

8)歌曲特点小结:作曲家以诗歌的内容为中心,将钢琴演奏、歌曲和诗词融为一体,成就了音乐史上所谓的“艺术歌曲”。

9)了解教材艺术歌曲的定义。

3、教师总结,并简介歌词来源。

由于政治原因,作者当时被关在监狱,为了表达他向往自由的心情而写的,《鳟鱼》把统治者比喻搅浑水的渔夫,把群众比做上当受骗的小鳟鱼,影射了作者对社会状况的愤慨和不满。

二、歌曲的结构:

1)引子

表现了潺潺流水的形象及鳟鱼在河中自由的遨游。

2)第一段:活泼天真的小鱼在河中嬉戏。

3)第二段:渔夫要向小鳟鱼下毒手。

4)第三段:情绪暗淡,渔夫搅浑水钓到了小鳟鱼。 

三、介绍《鳟鱼五重奏》,并听音乐片段。

四、引导学生总结“艺术歌曲” 的特点:

歌词: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

    演唱形式:多为独唱曲;

    伴奏: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

    演唱水平:对演唱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目的:艺术歌曲是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

五、舒伯特艺术歌曲总结:

《鳟鱼》优美的旋律充分表现出一种抒情性,其从自己对歌词的体会出发,根据歌词特点而变化的旋律、调性等拓展了古典主义的表现手法,揭开了浪漫主义的新乐章。

六、课堂小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舒伯特艺术歌曲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教版)
艺术歌曲
大师讲堂(19-----36)
吴碧霞《问云儿》(作词:琼瑶 作曲:徐景新)的情感表达与演唱分析
​歌词的音乐情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