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泻肝清肺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医简介】

  钱育寿,生于1923年,江苏常州中医世家。幼承庭训,1939年肄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继又随父同高公习医,1943年起独立应诊。现为常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南京中医学院兼职教授,江苏省中医学会理事,江苏省中医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曾任常州市第2~10届市人大代表、江苏省人大代表等。

  钱氏从医50载,擅长儿内科,有较深的理论造诣、精湛的医术、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医德医风,颇受病家信仰,名闻苏常地区。对小儿外感热病、发疹病、脾胃证、肺系疾患等的诊治经验丰富。他总结的麻疹见形前五大特征用于发疹病的鉴别诊断、宣清降化法治疗外感咳喘、泻肝清肺法治疗百日咳、调气清化法治疗黄疸、疏和运化法治疗脾胃证等均有独到之处。对许多疑难沉疴亦具慧眼,辨证精通,方药新颖而获显效。先后撰写论文20余篇,在各级杂志发表或会议交流。自1983年来,先后受江苏省卫生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举办儿科提高班近10期,学员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为发展壮大我国中医儿科事业作出了贡献。

【名方】泻肝清肺汤

【组成】天竹子10克,浙贝母10克,黑山栀6克,黛蛤散15克(包煎),地骨皮10克,炙桑皮10克,炙百部10克,炙兜铃5克,生白芍10克,生甘草3克,鱼腥草30克。

【功能】泻肝降气火,消肺化痰热。

【主治】百日咳痉咳期。

【用法】以水煎成汤液,每日1剂,每剂煎2次,分4次服。

【方解】

  百日咳即中医之顿咳,其痉咳期之咳嗽有特殊性:一旦咳起,则连声不绝,面目涨红,颈脉怒张,弯腰曲背,涕泪俱出,且有鸡鸣吼声,甚则呕吐痰食,始告平息;尤遇情绪激动,更易诱发阵咳。分析病机,为肺蕴痰热,肝火上刑,此乃“木叩金鸣”之象,治当泻肝以降气火,清肺以化痰热。不可用辛温宣剂,倘“宣”则气火越旺,痉咳更甚,火势炎剧则血络受损,易致眼部溢血,口鼻衄血。泻肝清肺汤有泻肝火、清肺热之功。清·严洁《得配本草》云:“山栀、丹皮、白芍、龙胆皆泻肝家之火”。清·黄宫绣《本草求真》云:“青黛大泻肝经实火及散肝经郁火”。张景岳、王圣俞等医家宗亦云:“浙贝母、天竹子既能止咳,有又可清肝火”。故本方以山栀、白芍、黛蛤散、天竹子、浙贝母泻肝降火为主;配地骨皮、炙桑皮、炙兜铃、鱼腥草清肺泄热,炙百部润肺止咳;佐生甘草泻火解毒,缓和诸药苦寒之性。诸药合用,使肝火平、痰热化则肺气清,痉咳自止。

【加减】目红胁痛者,加丹皮10克、龙胆草5克,益增泻肝之力;咽红痰多者,加射干10克、葶苈子10克(包煎)清咽消痰;咳剧呕吐者,加炒竹茹10克、金沸草10克(包煎)降逆和胃;眼白溢血、鼻衄、痰中带血者,加侧柏叶15克、紫珠草15克凉血止血;小溲黄赤者,加泽泻10克引火下行;大便干结者,加全栝楼30克、火麻仁10克润肠通便。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顿咳1个月
百日咳从肝论治
(学习笔记)顿咳一个月作者:余国俊
甲亢中医辩证
古方|黛蛤散:清肝化痰,加减变化多
中医内科病的四大类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