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原意思维的解说
userphoto

2016.02.13

关注

愿意识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又称“右脑意识”、“宇宙意识”,脑内革命作者春山茂雄则称它为“祖先脑”。“灵感”也属潜意识的一种。 意识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人类觉察到的思维活动,称为显意识;一部分是人没有觉察的,不自觉的思维活动,称为潜意识(也称无意识)。

产生原因
潜意识与本能
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必然具有动物的特性,必然具有生命力。自然需求、情欲,这些生理欲望会不自觉地左右人的思维,成为潜意识的一部分。生物在长期发展中,由遗传的传递而形成一定行为方式,这就是生物本能,如蜜蜂造窝,蜘蛛织网。人的进化不仅在躯体方面,更重要在大脑,人脑共有3层:新皮层、缘脑和爬行动物脑。新皮层是智人阶段产生的,具有思维的物质条件;缘脑是哺乳动物遗传下来的;爬行动物脑源于爬行动物,从这里发生本能冲动,所以说潜意识是种族(甚至延伸到爬行动物)发展中被遗传记录下来的本能。这些本能通过大脑而形成潜意识。由本能形成的潜意识是存在的,但在人身上不起主要作用,对人类说潜意识主要具有社会属性。
1.2.2 潜意识是社会存在的产物
人作为自然物有自然需求,人作为社会存在又有社会需求。人的自然需求也要由社会条件来决定,并受文化的制约。人要吃饭、穿衣、生育,这既是生理的,又是社会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潜意识主要是人在社会实践中长期形成的习惯成自然的反映形式。潜意识是后天学习的,是社会实践得来的。我们常说熟能生巧,习惯成自然。经反复的实践形成思维定势,对相应的刺激便可不假思索地直接反应。社会学讲的人的社会化过程是由同化到内化。同化是接受外界的刺激,内化是把刺激变成自己思想的组成部分。这就是潜移默化。经过这个过程便会形成稳定的行为方式,成为习惯。
1.2.3 潜意识的生理基础
潜意识是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第一信号系统,没有与第二信号系统(语言)相联系,这与用语言思维的显意识是有区别的。
潜意识是在脑于中央“网状结构”失去控制下的思维活动。
潜意识是神经网络的较稳定的联结方式。当一种认识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的大脑中成为脑神经的固定通道,相应的刺激进去后,就会按照固有的神经通道直接作出反应。

基本特征

不自觉性。许多思维活动是在不自觉中进行的。平时说错话或说走嘴,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潜意识使你说出了不想说的话。还有写错字,很多人都有一些习惯性的写错字,小时候写错的字,形成潜意识,以后经常写错,不容易纠正过来。在一些紧急场合,人们会不假思索地立即采取行动,这就靠潜意识的作用。例如,英雄人物不顾安危地冲上去,这就是他的利他的价值观已经成为他的潜意识。一些邪教成员失去理性的狂热行为,是歪理邪说成了他无法控制的潜意识。在喝醉时,失去自觉的控制能力,不由自主地说了一些压抑在心里的话,平时说酒后吐真言,就是潜意识思维。
中性地处理信息,不能处理否定性的字眼,不一定是正确的。
用天性及习惯响应外来的讯息。
蕴藏着感知认知的信息,能自动地排列组合分类,并产生一些新意念(灵感)。电影大王邵逸夫,经常在思考各种问题的同时,在任何地方,都备有一本记事簿,一旦灵感从潜意识中来,便立刻记下来。这使邵逸夫成就辉煌的事业。
需强烈刺激、重复刺激和自我暗示来建立。一位母亲由于莫名的烦躁,对自己调皮的孩子不上进感到焦虑,经常打骂指责自己的孩子,并对孩子说:“你瞎了吗?这样的东西都看不见?”或者“你聋了吗,我讲的话你都听不进去?”在这里可以看出在打痛孩子肉体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向孩子心灵致入潜意识,可以预见的是:这个孩子将来在他的视觉或听觉方面肯定会有心理障碍,或者是听不清充足的音色,或者是看不全充足的颜色。

放松时,最容易进入潜意识

认知历史
潜意识的发现始自催眠术。现代催眠术的原始型态是奥国维也纳的医师梅斯梅尔所创立。但是第一次提出人类具有潜在意识学说的人,是西格蒙德·弗洛依德。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研究了潜意识,并把它发展为心理学、哲学,但他把潜意识归结为本能的突动,带有生物主义的性质。弗洛伊德所谈的潜意识,是一种与理性相对立存在的本能,是人类固有的一种动力,他认为,人类有一种本能,也就是追求满足的、享受的、幸福的生活潜意识。这种潜意识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一直在不知不觉中控制着人类的言语行动。在适当的条件下,这种潜意识可以升华成为人类文明的原始动力。他认为潜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主动地对人的性格和行为施加压力和影响。弗洛伊德在探究人的精神领域时运用了决定论的原则,认为事出必因。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如做、口误和笔误,都是由大脑中潜在原因决定的,只不过是以为一种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此,弗洛伊德提出关于无意识精神状态的假设,将意识划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荣格(Jung Cari,1875—1961),瑞士人,创立分析心理学,他把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3个层次,意识层(consciousness)、个体潜意识(personalun consciousness)、集体潜意识(colectiveun consciouness)。意识是可感知的部分,形成“意识自我”,是意识层的看门者,对外界材料进行选择,不是任何材料都能进入意识中。大脑中不被感知的个体潜意识,是集结在心灵中的情结(complex),它是与情感思维、记忆相关联的情绪,不自觉地影响着人的思想行为。精神分析就是要解开情结,把人从情结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人们在遭到重大的挫折,或者对信念的执著追求时都会产生情结潜意识。
霍妮(Karen Hozney,1885—1952),是一位德国女性心理学家,她认为人格的形成不是本能,而是文化及社会条件。文化与社会条件又使人产生焦虑。人的潜意识中存在着两种基本需要,即安全的需要和满足的需要,这两种需要并存且互相对立。一个人想安全,便不愿冒风险而获得满足,而要冒风险去获得满足便不安全,于是这种冲突便形成了人的“基本焦虑”。基本焦虑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是无意识,不自觉地反映在不安的情绪中,霍妮分析当代社会人生活在竞争中,由于竞争而产生敌对和恐惧,加剧了基本焦虑。
霍妮把人的自我分为真实的自我、理想化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真实的自我是天赋潜能的流露;理想化的自我是内心尽善尽美的自然意象;现实的自我是一定文化环境中的现实表现。人本身包含多个自我。
精神分析学派从临床医学、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了潜意识,使过去被忽视的潜意识、非理性领域的问题受到重视,并提出了有价值的思想,其缺点是主要从本能和抽象的人性来研究潜意识,不能完全说明潜意识的本质。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基本原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对意识起决定作用,而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这个反作用又是具有两面性的。辩证地注意到了意识中不可意识部分即潜意识的消极负面作用。

生理作用

1.5.1 潜意识和显意识共同承担思维任务
据研究,显意识处理的信息量为1010比特,潜意识处理的信息量为1011比特。这就是说潜意识处理的信息量比显意识的还要大。实际上多半思维任务是在潜意识领域里进行的。我们见一个熟人,一眼就看出他是谁,这不是逻辑推理,而靠的是潜意识。
1.5.2 潜意识和显意识是相互转化的
经过多次反复或强烈的刺激显意识可以变为潜意识。相反受刺激后的潜意识又可变为显意识,因此二者没有绝对的界限。潜意识大师摩菲博士说过:“我们要不断的用充满希望与期待的话,来与潜意识交谈,于是潜意识就会让你的生活状况变得更明朗,让你的希望和期待实现”。
1.5.3 潜意识与直觉
直觉是未经推理直接洞察事物的本质。实际上是潜意识直接变为显意识。潜意识是直觉产生的前提。直觉看起来没逻辑过程,实际上是潜逻辑在起作用,即大脑内部自动地逻辑连接。
1.5.4 潜意识与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思维不自觉的倾向性,是大脑先人为主的稳定状态。其形成过程是实践——显意识——潜意识——思维定势。显意识重复多次,其信息就以稳定的状态存在于大脑中,形成条件反射,遇到同类的刺激就会自动反映出来,形成思维定势。在科学研究中,人的思路、假设、推理都会不自觉地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正确的思维定势有利于认识,提高效率,不正确的思维定势则形成偏见、固执,钻牛角尖,引向错误的思路。
1.5.5 潜意识能帮助大脑储存记忆
记忆分为暂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暂时记忆处于显意识中,比如接电话的时候,对方告诉你一个客户的电话号码,你强行记住的这一串数字也许很快就会被遗忘,这就是因为这个记忆是暂时的记忆。而我们的经历和遭遇,事实上都记忆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分毫不差。它们按照时间或者是按照情绪的连锁被组织在潜意识中。只是被埋藏在潜意识的深处很久没有被挖掘出来罢了,但在催眠状态下,这些尘封已久的记忆也许就会被显现出来。
会下围棋的人大概都知道下棋先后次序的重要性,我国棋圣聂卫平对此是深有体会。聂棋圣曾经在一次国际重要围棋比赛后遗憾地说,自己明明前半盘领先优势很大,在收官子的阶段自己怎么下出了昏招啊!明明是在脑袋里想好的最佳收官次序,可是在出手下子时却下出最差的收官次序,真是莫名其妙,结果被别人翻盘了!真遗憾啊!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反过来吧”或者诸如此类意念的潜意识在聂棋圣脑里起了作用!在聂棋圣疲倦的时候,潜意识这个小人儿说:快反过来吧。他的大脑就把最佳的次序与最差的次序反了过来!这种潜意识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聂卫平棋圣早年或青年时期(或许是文革时的)所遭受的肉体痛苦或精神迫害,同时伴随着“反过来”等意义的语言。
做梦时我们也曾梦见过过去的小事,并与现实发生糅合。
1.5.6 成为情绪的领域
情绪是人的一种能量形式,具有自我保护和宣泄的负面能量作用,用以平衡内心世界。
经历中所形成的负面情绪未被释放前,会被存储在记忆中,成为“记忆仓库”中的“存货”,留待日后再处理。处理的方式就是把这些记忆进行再一次的学习,这些负面情绪才可能被彻底地清除。呈现出被压抑之情绪,让它得以“合理化”(用以释放被压抑的情绪)
当我们遭遇到一些让自己难以接受的事件的时候,反应方式可能是“合理化”,就像是“阿Q精神”。这其实是潜意识的自我解嘲保护机制,以让我们接受现实。
1.5.7 经营身体的运作,掌管着生命的蓝图、现时身体状况的蓝图、最佳生命状态的蓝图和保存和维持身体的完整性
潜意识负责身体各部分的运作,在此过程中,身体任何一个部位的变化都会自然地在潜意识中有所呈现,因而当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发生病变的时候,身体都会自动地调整。
保护和自我愈合的功能,这都是缘于潜意识背后的运作。潜意识的第一个功能就是保护身体的安全。因而,在催眠状态下的时候,我们的身体是安全的,当任何有害于身体的指令和状态发生的时候,我们意识会自然醒觉。这也是我们本能的反应。
像一块玻璃在我们身旁破裂时,我们会自然而然的闭上眼睛,防止碎片进入。
1.5.8 作为一个具有极高道德标准的个体
潜意识和整体潜意识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潜意识中有一个自然的反应就是维护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因为个体会觉察到只有当整体安全的时候,个体才可以安然无恙,个体会自然愿意维持系统的稳定存在。所谓“道德”,就是“道的德行”,是这个系统运作的规律。个体的行为符合系统的运作规律就会得到系统的呵护。因此,符合道德的行为是可以维护系统平衡的行为。
例如沉船是男人让女人和小孩先逃,潜在的意识指示是为了人类种群能延续,更有繁殖希望,而不至于灭绝。

指不借助常态感觉器官功能,不经过逻辑对思维素材的整合,用意元体超常智能直接对客观事物整体信息起反映,得到反映事物本质的最终结果的思维形式。

是不同于感觉运动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特殊整体性思维,可以直接把握到事物的全部特征。超常思维是意元体智照层面的思维活动,它和超常接收有着密切联系,很多情况下是超常接收的直接结果。如:对繁杂事物不借助分析、归纳等方法直接做出正确判断,特异运算、预知未来、追忆过去,常人的灵感及梦中一些真实的东西,都属超常思维范畴。超常思维是意元体的固有功能,但这一功能在一般常人身上由于未能经过学习、锻炼及主动运用以至于被"闲置"而慢慢丢失,即使偶尔显露一点也不能达到自觉控制。通过对意元体理论的学习和一定的功法锻炼,人类这些超常的思维方式可以被重新开发出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之四 打开潜意识和意识之门
潜意识暗示
开发潜能关键在右脑(潜意识脑)
大脑的进化、意识与潜意识
“我只比别人多做了1件事!”成功人士的经验分享
从这篇文章开始读懂弗洛伊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