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懂得道吗? | 庄子说
                         

不知深矣,知之浅矣;

弗知内矣,知之外矣。


泰清请教无穷说:

“你懂得道吗?”

无穷说:

“我不懂。”

又去请教无为,无为说:

“我懂得道。”

泰清说:

“你所知的道,可以说明吗?”

无为说:

“可以。”

泰清说:

“如何说明呢?”

无为说:

“我所知的道是可以高贵,可以卑贱,

可以聚合,可以离散的。这是我所知的道的说明。”

泰清拿这一番话来请教无始说:

“这样看来,无穷的不知与无为的知,

究竟谁对谁错呢?”

无始说:

“不知是深奥的,对照出知的浅薄;

不知是内行的,对照出知的外行。”

于是泰清仰起头来叹口气说:

“不知就是知啊,知就是不知啊!谁懂得不知就是知呢?”

无始说:

“道无法被听见,可听见的就不是道;道无法被看见,可看见的就不是道;道无法被述说,可述说的就不是道。谁懂得主宰一切形体的,是没有形体的呢!道不应该有名称。”

无始说:

“有人问道就回答的人,是不懂得道。

即使是问道的人,也没有听说过道。

道无法问,问了也无法答。

无法问还要问,所问是空的;

无法答还要答,所答也是空的。

以空答去回应空问,

像这样的人,对外不能观察宇宙万象,

对内不能了解最初本源,

就是说他不能跨越昆仑高山,不能遨游太虚境界。”

《傅佩荣译解庄子·知北游 22·10》

“不知”的意思有二:

第一,是幼稚无知;

第二,是超越“能知与所知”的对立,面对道时根本无所面对,也就无所可知。

庄子所说的显然是后者。

换言之,道不可能成为知的对象,所以无知远胜于有知。

对于无知的使用需要谨慎,好比说小孩子是无知的,他们的无知,是因为没有办法用概念去了解事物,所以不能区分知与不知;

在此所说的无知,是知道概念而不使用概念来了解道。

看来抽象,但是意思不难,重点还是“道无所不在”。

——傅佩荣

图 | 蔡志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嘉珉:邓名先生《觉偈》读后(戌)
冯学成《道德经》精讲(23)不要小看了“无知”
《中国哲学简史》第十章 道家第三阶段:庄子
道德经圣解(八十五)
《庄子》“物化”概念与理论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庄子:“道心”的觉悟,在俗世的“无求无知”之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