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子宫内膜癌病程长达5年,有逆转可能吗?

说起女性肿瘤,大多数人首先想起的是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但是你知道么,有一种癌症叫子宫内膜癌,也正在威胁着中国女性的健康。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会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妇产科主任廖秦平呼吁,面向女性开展子宫内膜癌筛查刻不容缓。

(受访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会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妇产科主任廖秦平)

1/4的女性癌症是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属于内分泌紊乱性质的癌症,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和宫颈癌、乳腺癌等女性肿瘤相比,我国对子宫内膜癌的关注度低,其发病人数一直在自然增长。

世界卫生组织(WHO)2015年发布的全年龄组数据显示,中国妇科恶性肿瘤中,子宫内膜癌排名第6位,宫颈癌排名第8位,卵巢癌排名第10位。而北京市2014年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子宫内膜癌占所有女性癌症发病率的25%,排名第五。

廖秦平介绍,如今我国女性癌症的构成比正在发生变化,在大城市或经济发达省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人数不断升高,有的甚至已经超过大家熟悉的宫颈癌。

预防子宫内膜癌,重在筛查

子宫内膜癌的疾病进程长达5年~10年,从轻度到中度再到重度,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去辨别。如果能够在癌前病变时期就发现,及时通过药物、刮宫等方法都可以有效干预。

但因为人们对子宫内膜癌的关注度不够,国内关于子宫内膜癌也一直缺少有效的筛查工具,所以从个人到政府层面所做的筛查工作,都不如乳腺癌、宫颈癌等女性肿瘤。

好消息是,在廖秦平等妇产科专家的努力下,我国已经有了《子宫内膜癌筛查和早期诊断专家共识》,也有配套的细胞评价体系,具备了识别、筛查子宫内膜癌的条件。

廖秦平介绍,子宫内膜癌的主要诊断依据是,刮宫取得子宫内膜并进行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我国已经有了国产的子宫内膜细胞取样工具。以北京为例,一次取样筛查的价格是180元,在三级医院已经纳入了医保。

6种女人最好每年筛查一次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年龄很集中,主要是绝经期女性,我国女性的平均绝经期年龄是49岁,因此建议女性从45岁开始,每年进行子宫内膜癌的筛查。

当然,重视筛查并不意味着所有45岁以上女性都要去做,廖秦平介绍,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都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除此之外,如果女性有以下6种健康状况,也要警惕子宫内膜癌。

1.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年轻时患有PCOS,绝经期要尤其注意子宫内膜癌。

2.无排卵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这种女性的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刺激,长期处于增生状态,没有正常的变化,容易发生癌变。

3.不孕或不育的女性

4.绝经后单纯使用雌激素,而没有使用孕激素拮抗来治疗的女性。

5已经患有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肿瘤,如卵巢颗粒细胞瘤。

6.有肿瘤家族史,尤其是有内膜癌或肠道肿瘤家族史。

关于子宫内膜癌筛查,廖秦平还希望从国家层面重视起来,在过去针对乳腺癌、宫颈癌的两癌筛查的基础上增加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细胞学筛查子宫内膜癌,敏感性可达90.2%,准确性达88%-90%,筛查年龄也更加集中,从卫生经济学角度上说,其筛查的意义更加显著。”廖秦平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5岁妇科泰斗的防病指导:女人必学6个防癌重点
短效避孕药的副业是防癌,你知道么?
全新妇产科指南/共识荟萃!
为什么这4类妇科肿瘤一发现就多是中晚期?可能这些早期信号你没在意!
【爱的处方】薛敏教授:重视一级预防,尽早遏制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从而保护生育力
“好朋友”总是不准时要担心吗?转给你身边的女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