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表攻略】1.高考地理中地质剖面图的突破(详解版)

 

今日话题

地质剖面图是对某一地质构造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包括地质地貌示意图、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等。判断内容主要是根据地质剖面图判读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背斜和向斜的形态特征、地层形态和发展演变等,或分析并判断该地区的岩石类型及其矿产分布状况等。对于地质剖面图,如何判读?2009--2017年高考都是如何考查的?掌握本期内容,地质剖面图方面的高考一定会顺利突破哟。

地理情书-小双儿、宋悦 来自月亮地理 03:52

【判读技巧】

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一般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图1中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图1中岩层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2.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

(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如图3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如图3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如图3中丙)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1中处、图3中甲处均为断层。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如图1中的断层,岩层未发生弯曲,说明经历了垂直运动;图2中的褶皱、图3中的褶皱和断层,都说明该地经历了水平挤压作用。

(2)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也可能伴随着下降运动。如图1中左侧岩层的存在。图2、图3中的各岩层都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2009--2017年高考真题汇编

(2017·江苏地理,5~6)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答案: B  读地质剖面示意图,乙为断层,该断层形成后,发生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丙,之后才形成沉积岩甲。

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   C.3    D.4

答案: B  图中有多个侵蚀面,当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不是平行关系时,说明岩层发生完全变形,形成皱褶构造,图中有两处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所以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褶皱的次数是2次。

(2016·北京文综,4)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第6题。

6.平顶海山(  )

A.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

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6.D  [由图可知,平顶海山为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由岩浆岩构成,A、B项错误;由图中阶段Ⅰ到阶段Ⅲ变化可知,平顶海山的相对高度变小,顶部面积变大,是风浪侵蚀造成的,是外力作用塑造,C项错误;由图中阶段Ⅰ到阶段Ⅲ变化可知,岩石圈下降导致平顶海山没入水下,D项正确。]

(2016·浙江文综,5~6)下图为某河谷地址、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7~8题。

7.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

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

8.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宜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

A.  B.  C.  D.

7.C 8.B  [第7题,河谷处最外侧是石灰岩、向里依次是页岩、砂岩,河谷处岩层地层年代表现为中间新、两翼老的分布规律,据此判断地质构造为向斜,图中河谷西侧的阶地较东侧陡峻,说明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C项符合题意。第8题,从题干提供信息可知,该种贵重金属矿产在河床沙中,只有乙处沉积有厚厚的沙、卵石,沉积环境最好,最有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B项符合题意。甲处离河流太近,粘土结构,丙、丁两处地势太高,都不符合贵重金属矿产的存在环境。]

2015·上海·24~25】下图为某洲大陆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

1.图中乙地气候类型属于(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2.导致乙地降水量与甲地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乙地(    )

A.处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上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D.受高峻地势影响
【答案】1.B  2.A

【解析】1.该大陆两侧为高大山地,海拔达到5000米,地区地势低平为平原地形,东部海拔较高为高原地形。故该大陆应为南美大陆。图中乙地位于热带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B正确。2.乙地受赤道低压和东南信风交替控制,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导致当地降水增多。甲地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受沿岸寒流的影响,降水少。A正确。

2015·浙江·5~6】下图为某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3~4题。

3.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背斜岩层,由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压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4.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

A.石灰岩   大理岩

B.花岗岩   流纹岩

C.大理岩   石灰岩

D.安山岩    玄武岩

【答案】3.C    4.A

【解析】3.图中①——⑧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读图分析,根据岩层弯曲形态,甲处是向斜岩层,由水平挤压成向斜,外力侵蚀成山;甲位于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向斜,受侵蚀成岭;乙处为背斜,顶部受张力疏松被侵蚀成谷,C正确。4.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与周围岩石不同。读图,丙处岩层按顺序形成较晚,且没有侵入或切断的形态,是在地表沉积形成,可能是石灰岩等沉积岩,或是石灰岩变质成的大理岩,A正确。

2015·山东·11~12】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表1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5~6题。

5.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D.东北-西南方向

6.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

【答案】5.D   6.C

【解析】5.读表格,根据表格中各点的坐标,可以判断地层的延伸方向是西北-东南方向。是东北-西南方向,D对。小组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所以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是东北-西南方向、A、B、C错。6.根据表格中信息,CDS岩层年龄由新-老,根据各点的经度判断,由S两点向两侧依次出现D、C岩层的点,所以该地质构造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是背斜构造,C对。

2015·天津·3~4】某矿物形成于上地慢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图2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7~8题。

7.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

 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8.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

 A.变陡了B.变缓了C.无变化D.无法判断

【答案】7.C    8.A

【解析】7.首先岩层断裂,然后从上地幔软流层的矿物沿断层上升到地表,称为岩浆喷发,形成岩浆岩,再经过外力作用,依次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形成河滩泥沙。故选C。

8.图示纵坐标单位为米,横坐标的单位为千米,两者比例尺差距较大,所以绘制火山剖面图坡度比实际坡度要大。故选A。

2014·山东·11~12】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完成1~2题。

1.根据图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a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顺序是(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Ⅰ、Ⅱ   D.Ⅲ、Ⅱ、Ⅰ

【答案】1.B  2.B

【解析】1.考查等高线地图判读。注意图左上角的指向标。观测点在甲山西南,高程120m,故在①②中选。据等高线判断,②为向斜一翼。故选②。2.考查地质剖面图判读。向斜岩层新老关系是中心较新、两翼较老,故Ⅱ比Ⅰ老。Ⅲ覆盖在Ⅰ、Ⅱ上,故Ⅲ最新。

2014·上海·18~19】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回答3~4题。

3.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

A.①和③B.②和③ C.①和④D.②和④

4.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

A.一个岛 B.两个岛C.三个岛 D.无岛 

【答案】3.D   4.D            

【解析】3.考查等高线地图判读。交点为鞍部。AB线大致沿山谷到鞍部的剖面,故鞍部为最高点,选②;CD线是沿山峰直接的剖面,鞍部为最低点,故选④。所以答案为D。4.考查等高线地图判读。该地区最低海拔是100米,最高蓄水位是150米,所以库区水位最高点的海拔是250米,而该地最高海拔是250,所以,选D。

2014·江苏·7~8】下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M点的地形一地层关系相符的是(    )

6.与沿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   )

【答案】5.B   6.A  

【解析】考查等高线地图图、地形剖面图判读。5.从图中可以看到沿XY方向相同的地层线海拔高度相同,同一种地层海拔高度范围相同,所以XY方向应该是槽部延伸方向,M处在侧翼上,地层的M到山顶方向,地层向下倾斜,故答案选B。6.从图可以看到沿XY方向相同的地层线海拔高度相同。同一地层海拔高度范围相同。所以XY应该是槽部延伸方向,地层沿XY方向没有发生弯曲变形,所以地层呈水平状态,海拔高度相同,故答案选A。

2013·天津·2~3】某中学地理小组对图中所示区城进行考察。读图回答1~2题。

1.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图中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

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2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答案】1.C   2.A

【解析】1.甲到乙之间的地形剖面图,关键看二者的海拔高度及沿线之间地形地势的变化特点,本题重在分析沿线地形变化特点。甲至乙之间先后经历浅浅的谷地(接近300米但高于300米)、低缓的山脊(接近400米但低于400米)、山谷(200米以上)[其中左谷坡上有一山头(大于300米,小于400米),右谷坡到乙地较陡]。C图最符合。2.图中a、b、c三处都位于山谷中,d处于山脊位置。山谷是汇水区域,水源丰富,其中a处河谷集水区明显汇水区域广阔,水源最丰富。

2013·江苏·11~12】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左图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右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34题   

3.右图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4.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答案】3.C   4.A

【解析】3.根据左图可知,坡式梯田出现在整体坡度较均匀且坡度较缓的地区,水平梯田和隔坡梯田的区别在于水平梯田分布在坡度较陡的地区;反坡梯田出现在坡度较陡,并且相邻坡向不同的地区。图中甲处,在10m长度内,陡坡落差5米,坡度较小,且有明显的陡缓之分,故选择C选项。4.黄土高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根据图,反坡梯田的水会反向流动,能够有效的保水保土,故A项正确;B项,应该为修筑难度较大;C项,梯田整体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反坡梯田有一定坡度,更不适于机械化;D项,有一定坡度,水会定向流动,同样不利于灌溉施肥。

2013·江苏·27】5.下图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

⑵剖面线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__,原因有__。

⑶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__。

⑷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____,理由是___。

【答案】(1)东部多,西部少  地形  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2)四川盆地  阴雨、雾天多

(3)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4)不可行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

如答可行,须提出解决水热条件不足的可行方法

2012·山东·26】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2分)

(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

(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6分)

(4)“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5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

(5)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答案】1.(24分)(1)

2)“东水”: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

    “西沙”:干流西侧直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

3)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

4)保护河岸;提高枯水季节河流水位,利于通航;提高河水流速,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答对一点即可)

5)增加水资源量,促进工农业发展;发展内河航运,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改善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或优化投资环境)。

2010·浙江·7~8】 下图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形剖面线。①、②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完成1~2题。

1.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   )

A.甲、乙; B.乙、甲;

C.甲、乙;  D.乙、甲;

2.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   )

A.③④ B.④⑤ C.⑤⑥ D.③⑥

【答案】1.C  2.D

【解析】1.主要对地形剖面与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考查。读剖面图分析高低起伏,读懂等高线地形图,判清河流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特征。水库建设在“口小肚大”的区域,同时适当考虑河流等因素。2.本小题涉及丘陵山区特色农业、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等知识;温室大棚主要是针对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与农民增收角度来命题的,大棚要建在地形相对平坦开阔的地方,且气候条件不是特别好的山地上,种植反季节蔬菜,满足市场需求。污水处理厂建在聚落河流的下游。

2009·全国I·6~8】 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读图,完成1~3题。

1.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A.80m B.110m C.170m  D.220m

2.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

A.道路①为直线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C.道路③最长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道路重合

3.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

A.道路③      B.道路①

C.道路①和②  D.道路②和③

【答案】1.B 2.D3.B

【解析】1.从题目当中很清楚看出,甲、乙两地高度分别为260和150,故高差为110。2.从图可以看出,①水平距离最长,不会是直线,③水平距离最短,甲、乙两地之间的最高点可达375米左右,排除法选D。3.运输重型机械,最好选平坦的道路。

【对点训练】

阅读某地区地质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区经历过的主要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固结成岩-岩浆侵入-褶皱运动-侵蚀搬运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褶皱运动

C.固结成岩-褶皱运动-岩浆侵入-侵蚀搬运

D.褶皱运动-岩浆侵入-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4.图中显示抗风化侵蚀能力最强的地层是(  )

A.①  B.②  C.③  D.

3.C 4.B  [第3题,层理构造是沉积岩的特征,岩层发生弯曲变形,说明是沉积岩层形成后,发生了褶皱运动。岩浆岩切断了沉积岩层,岩浆岩层没有挤压弯曲的形成,说明是褶皱运动后形成的。图中沉积岩层、岩浆岩层都有缺失,说明在岩浆活动后,被外力侵蚀、搬运。根据图中岩层形态,图示地区经历过的主要地质过程先是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层,然后受内力挤压,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读图发现后来又有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地表沉积岩层或岩浆岩缺失,说明发生侵蚀搬运过程,故选C。第4题,读图,图中①岩层处被侵蚀成谷地,故A错。③是后来沉积作用形成的,故C错。④岩层没有出露地表,不能判断,故D错。②岩层处形成山岭,显示抗风化侵蚀能力最强,故选B。]

我国太行山东侧发育有嶂石岩地貌。图1是某处嶂石岩景观的素描图,呈现出自上而下呈三级阶梯状的陡崖,其形成过程如图2中的①~④所示(图例Ⅰ~Ⅳ分别代表不同岩层)。读图完成5~7题。

5.图例所示岩层中,岩性最松软的是(  )

A.Ⅰ  B.Ⅱ  C.Ⅲ  D.

6.该处三级陡崖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地壳抬升  D.冰川侵蚀

7.下列地貌的形成过程,与图2类似的是(  )

A.华山陡崖  B.海蚀崖  

C.雅丹地貌  D.峡湾地貌

5.C 6.A 7.B  [第5题,读图2可知,III最先遭受侵蚀,说明III岩性最松软,故选C。第6题,太行山东侧为半湿润区,降水较多,外力作用应以流水作用为主,故选A。第7题,华山陡崖为断层所致,为地垒;雅丹地貌为风力侵蚀地貌;峡湾地貌为冰川地貌;海蚀崖为海蚀地貌,故选B。]

东非大裂谷宽约几十至二百公里,深达1 000至2 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读图完成23~24题。

23对图中所呈现岩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

B.受到了明显的水平挤压作用

C.不会含有化石

D.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

24.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的是(  )

23.A 24.A  [第23题,图中可看出,东非大裂谷两侧岩层有明显层理结构,为沉积岩,沉积岩中含有化石,C、D错。沉积岩出露于地表,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A正确,东非大裂谷受水平拉张作用形成,B错。第24题,东非大裂谷的地质构造是断层,A正确。B、C为褶皱,错。]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25~26题。

25.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  )

①断层的发生 ②砂岩沉积 ③页岩沉积 ④岩浆的侵入

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⑤③②④① D.⑤③④②①

26.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

B.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

C.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D.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

25.C 26.C  [第25题,根据图中岩层分布状况可知,该地最早形成了石灰岩,石灰岩受外力侵蚀后又出现了页岩的沉积,后又发生了砂岩的沉积。之后,又发生了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了花岗岩。最后,发生了断层使石灰岩、页岩、砂岩、岩浆岩都发生断裂错位。C正确。第26题,图中石灰岩、砂岩、页岩均为沉积岩,花岗岩为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断层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C正确。]

读某地区等高线和地质剖面图,完成10—11题。

10.甲处为(   )

A.背斜山B.背斜谷C.向斜山D.向斜谷

11.图示地区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为(   )

A.固结成岩→岩浆侵入→水平积压

B.岩浆侵入→水平积压→固结成岩

C.固结成岩→水平积压→岩浆侵入

D.岩浆侵入→固结成岩→水平积压  

10.B 据图可知,甲处岩层中部老两翼新,且岩层向上隆起,故其地质构造为背斜;根据等高线向地势高的方向突出可判断出甲处为谷地。

11.C 图中岩层弯曲变形,说明该地先沉积形成水平岩层(沉积岩是沉积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而形成的)后,受水平挤压作用发生了褶皱变化;侵入岩侵入弯曲的岩层中,说明岩浆侵入晚于水平积压。

1.下图示意某地地质剖面。读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

A.向斜、背斜、断层 B.断层、向斜、背斜

C.背斜、向斜、断层 D.背斜、断层、向斜

(2)丁处山岭的形成原因是(  )

A.沿背斜顶部裂隙侵蚀而成

B.因向斜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

C.因背斜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

D.沿向斜槽部裂隙侵蚀而成

解析:(1)C (2)B 第(1)题,根据岩层的形态判断,甲处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乙处岩层向下凹,是向斜构造;丙处岩层有明显错动和位移,是断层构造。第(2)题,丁处山岭是向斜构造,形成原因是向斜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图中向斜槽部无裂隙。

2.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构造、等高线分布。读图完成(1)~(2)题。

(1)甲地的地质构造及地形是(  )

A.向斜 山岭  B.背斜 山岭

C.向斜 谷地  D.背斜 谷地

(2)乙区域河流形成的原因是(  )

A.向斜凹陷 积水成河 B.背斜侵蚀 积水成河

C.断裂下陷 积水成河 D.地壳下沉 积水成河

解析:(1)A (2)B 第(1)题,据等高线分布可知甲处为山岭。从岩层分布来看,自甲处向两侧岩层由新变老,说明甲处地质构造为向斜。第(2)题,据等高线分布可知乙处为河谷。从岩层分布来看,自乙处向两侧岩层由老变新,说明乙处地质构造为背斜。背斜顶部岩石因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成河谷。

1.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丁处为流动沙丘。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三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乙、甲、丙

(2)图中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确定的是(  )

A.水平拉伸作用  B.岩浆活动

C.变质作用      D.堆积作用

解析:(1)C (2)A 第(1)题,一般情况下下部的岩层先形成,即乙岩层先形成,而后形成丙岩层,甲岩层为花岗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乙、丙两岩层形成的。第(2)题,图中花岗岩从地壳深处向上侵入,说明有岩浆活动;岩层断裂,说明有地壳运动;图中岩浆岩与石灰岩等的交界处受岩浆的高温作用及地壳内部的高压作用,形成大理岩(变质岩),说明有变质作用;沙丘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不能确定图中是否发生了水平拉伸作用。

2.读某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地质过程按从早到晚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断层、恐龙残骸沉积、甲处岩浆侵入、三叶虫残骸沉积、大型哺乳动物化石

B.甲处岩浆侵入、三叶虫残骸沉积、恐龙残骸沉积、断层、大型哺乳动物化石

C.三叶虫残骸沉积、断层、恐龙残骸沉积、甲处岩浆侵入、大型哺乳动物化石

D.三叶虫残骸沉积、甲处岩浆侵入、恐龙残骸沉积、断层、大型哺乳动物化石

(2)关于图中岩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处岩石一定为花岗岩

B.乙处岩石是由丁处岩石转化而来的

C.丙处岩石由沉积作用形成

D.乙处岩石形成于丙处岩石之后

解析:(1)D (2)D 第(1)题,沉积地层下部岩石形成早,上部岩石形成晚,所以地质过程从早到晚为三叶虫残骸沉积、恐龙残骸沉积、大型哺乳动物化石。断层形成和岩浆侵入时间往往比被其切断或穿透的地层晚,但比上覆地层早。第(2)题,乙处岩石为沉积岩,其下的丙处岩石是受岩浆影响变质而成的,形成时间早于乙处岩石。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图。完成5~6题。

5.关于图中四地地貌成因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向斜谷地  乙—背斜山地

B.—向斜谷地  乙—向斜山地

C.—向斜平原  丁—背斜山地

D.—背斜平原  丁—向斜山地

6.图中有可能形成溶洞和发现恐龙化石的岩层分别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

解析:5.B 6.C 第5题,甲处地下岩层向下弯曲,地表表现为中间低,四周高,所以甲地为向斜谷地;乙处地下岩层向下弯曲,地表海拔较高,崎岖不平,所以乙处为向斜山地;丙处地下岩层向下弯曲,该地为向斜构造,地表平坦广阔,该地为平原地形,所以丙处为向斜平原;丁处地下为明显的断层构造,在地表上表现为崎岖的山地,故该地为断块山。综上分析,B选项符合题意。第6题,溶洞常形成在地下,内部往往有大量的地下水汇集(岩层之间渗水性强),周边存在大量的钟乳石(石灰岩的一种),故适合溶洞发育的地质构造为向斜结构(储水性),③(石灰岩层)岩层断裂发育明显,渗水性强,符合溶洞布局条件;恐龙化石往往布局在中生代的沉积岩中,图片中的⑤(砂岩)形成年代较晚,不符合恐龙化石分布条件,④(页岩)内部分层明显,适合恐龙化石的保存,综上分析, C选项正确。

结合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回答7~8题。

7.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正确的为(   )

A.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B.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

C.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

D.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处岩体破碎有关

8.图中(   )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B.②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

C.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D.形成时间顺序为②、①、③

解析:7.D 8.D 第7题,结合图中岩层的构造、断层、河流等信息可知图中地貌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力作用可能与板块的挤压作用有关;甲山脉所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乙山脉所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因而两山脉的形成原因不同;丙河流形成于断层处,主要与断层处岩体破碎,容易被侵蚀成河谷有关。第8题,图中①处位于背斜为储油、储气构造;图中②处为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③处为岩浆岩,不可能含有生物化石;图中②处岩层位于①处岩层下面,说明②岩层形成时间早,③处岩石侵入①岩层,说明③岩层形成时间晚。

9.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图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Ⅰ、Ⅱ D.Ⅲ、Ⅱ、Ⅰ

解析:选B 由图b可知,地质剖面图是××向斜两翼中的东翼的地层关系,根据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的规律,可知Ⅱ沉积岩层年龄大于Ⅰ;Ⅲ在Ⅰ、Ⅱ上面,且连续,是向斜东翼被侵蚀后地壳下降沉积形成的,形成的年代最晚。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完成4--5题。

4.图中甲处(  )

A.横波不能通过

B.由各种岩石组成

C.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D.属于岩石圈

5.图示地壳运动可能形成的地貌为(  )

A.裂谷

B.喀斯特地貌

C.褶皱山脉

D.海岭

4.C 图中甲处位于地幔顶部,为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之一,组成物质性状为熔融状态,横波能够穿过;软流层以上部分才是岩石圈。

5.A 图中岩层有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可能有裂谷、断层发育;喀斯特地貌由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海岭形成于大洋深处;褶皱山系多形成于板块挤压碰撞地带。

下图为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①②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M、N分别示意两种地形类型。按照其形成时间的先后,正确的判断是(  )

A.①②NB.①②M

C.M①②D.MN②

9.下列关于图示区域水循环及其河流、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区域水循环参与了①处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

B.图示区域水循环活跃程度7月大于1月

C.图中河流干流发生弯曲的根本原因是地形因素

D.图示区域水循环总量的减少与图中湖泊关系密切

8.B  N是河口三角洲,不能确定其形成时间比①②早晚;①岩层是向斜构造,岩层弯曲到一定程度导致②处断层形成,断层形成后下游岩体下降或上游抬升,形成山麓冲积扇M;据图不能确定MN形成的先后顺序。

9.C  ①处地质构造是内力作用形成,与水循环无关;图示区域常年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风,水循环活跃程度各月份差异不大;图中河流干流发生弯曲的根本原因是地形平坦,河流的侵蚀与堆积作用表现明显;图示区域水循环总量的减少与输送到陆地的水汽多少有关,与图中湖泊关系很小。

3.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构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图示地质构造及判断理由。

(2)描述图示地区各岩层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1)断层。岩层沿河流沿线附近发生断裂,并且产生错动位移。 (2)岩层f、e、d、c按顺序沉积;在岩层c沉积后,岩浆沿断层侵入形成b岩层;最后岩层a沉积。

4.1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图2是O地某处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说出M地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简述N处地貌的形成过程。

(3)简述O地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1)M处是背斜。 地壳运动使M处岩层向上拱起。

(2)(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岩层受力向下弯曲,形成褶皱(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3)地壳运动使岩石圈产生缝隙(或发生断裂),岩浆沿着缝隙(或断裂处)发生侵入活动,冷却凝结形成花岗岩;地壳抬升,覆盖花岗岩的其他岩石被外力侵蚀、搬运,花岗岩出露地表;岩块表层受风化、风蚀剥落,棱角逐渐消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质构造图及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练习:第二单元单元活动 学用地质简图
高三知识点扫盲 专练02 地质剖面图(二)
高中地理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答题模板|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