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原:穿城而过的清河河道,原来是史上著名的白渠故道

清河,穿三原县城而过,是三原县的母亲河。

那么,清水究竟来自哪儿?一直东去的河道又通向哪儿?

这对于专业人士可能如数家珍,老百姓则不然,只是“清河清河”地一直叫着。

清河双桥

三原县北部塬区自西北而东南走向的河流有三条,从东到西依次为赵氏河、浊峪河和清峪河。

清峪河,又名清河,发源于今天耀县照金镇西北的野虎沟(亦称野虎岭),流经照金镇、高尔原、前咀子,于岩尧村进入三原县境内,在洪水村以南进入黄土塬区,沿川道东南流,经岳村、冯村、樊家河,转西南过杨杜村出谷。

这一段河道不在我们讨论之列,我们主要说清水出谷后其中下游河道的变迁。

清水出谷后的河道在历史上是有变迁的,宋以前的清水是从今天县城北朝东北折行,沿着县城北部的原畔东去流入石川河。

唐代的三原治城清水谷南任城,经考据在今天西阳镇康马堡一带,也可以佐证。

清河湿地公园

那么,清水故道究竟在哪儿呢?目前尚未发现明确的史料记载。

三原何志良先生据“水经注”、“长安志”、“广惠渠碑”等文献碑石记载,以及按地形研讨,得出清水中下游故道是沿高渠乡西秦村、河槽村,安乐乡阎家滩村南,高陵宋家滩村北到陂西乡下滩高村出境,入临潼后转东南流向,在滩北村入渭河的这一自然漕地。

而现在清水出谷后的河道经过勘查,西越鲁桥镇,在窝桥马村南流,由西刘村折而东流(当然,由于各种因素,这一段清水几近断流,河床萎缩,与大点的水渠相差无几),越过西郊水库穿三原县城而过。

现在穿城而过的清河谷,原是白渠故道,随着历史的进程由洪水冲刷而成,河道宽广又深,的确像一条河流,普通老百姓就 “清河、清河”叫了这么多年。

清河湿地公园(夜景)

那么,清水又为何改道入白渠呢?这也是引泾水利史上又一个谜题,目前尚无确切史料可查。

不过,据清河历史上多次出现的水灾以及兴修水利来推测,清河改道大概与缓解水患、引清灌溉有关。从三国曹魏太和元年(227)到清末(1911),先后修源澄渠、八复渠、木涨渠、工进渠等5条大渠(现已作废)从清河引水灌田。

何谓白渠?这要从陕西关中水利说起。

陕西关中水利,自秦代始修郑国渠引泾河水灌溉,秦代以后,汉白公渠(白渠),唐三白渠,宋丰利渠,元王御史渠,明广惠渠、通济渠,清龙洞渠,民国泾惠渠,皆为一脉相承的引泾灌溉工程,不同时代不同说法而已,还有就是各个朝代灌溉渠地址有所变化,概括来说,渠首代代上迁,渠道渐渐南移罢了。

直至今天,泾惠渠仍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因此,现在穿城(三原县城)而过的清水河道,年轻得多,应该为白渠故道。

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河考古录
[转载]古武城考(转自衡水日报)
曹操“遏淇水入白沟”的白沟在哪里及淇河与汤阴五陵、綦逐和塔河
馆陶:黄河、卫河纠缠近2000年的恩怨场
体验住在地下的生活,天下地窑第一村三原县新兴镇柏社村
陕西咸阳特产----三原石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