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鲈乡邮递员(散文)

       对故乡的回忆总是美好的,这多半是沾了童年无忧无虑的光。

       记不清中山路两侧的老屋是哪一年拆除的了。只知道后来成了街心花园,沿着盛满旧日光影的北塘河从水关桥绵延到人声鼎沸的仓桥头。又在新建起的叠石飞瀑上刻了“思鲈”二字,这才知晓这座太湖边的小城曾在千年前用一尾秋风里的鲈鱼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也第一次知道,我的故乡除了松陵之外还有一个更为诗意的名字——鲈乡。

       满满的回忆里,比这史海里的文墨与往事更为实在的还是遍布在街头巷尾和桥堍河边的脚印和车辙。在不能远行的年岁里如此钟情于身边的小城,无数次把浓浓的兴致抛洒到身边的每一条石板大街和青砖里弄。去捕捉树影斑驳在路面墙头和不同日色里的变幻,去享受迷宫般的弄堂里不算另辟蹊径亦能殊途同归的乐趣。去垂涎巷尾墙内的柚子树那悄悄探出的黄灿灿的果实,去里弄深处唤一声曾在学雷锋日里帮助过的老奶奶,不知还是否安康?

       不知道在那个年代里,是否也有如我这般的少年会对邮递员如此艳羡?他们骑着高大的二八杠自行车从一条载满谢意的小巷里驶出,沿着脑海里熟悉的曲线,几个潇洒的拐弯,几声清脆的铃声,继而一个缓缓的刹车,熟练地从垂挂于后座两端的包裹内取出或喜或悲的信件,在盼望许久或是倍感意外的目光中完成交接。车把一握,踏板一踩,美好又在前路,只留下一股绿色的风在弄堂里飘荡。

       这个儿时的理想虽然同样能为建设祖国的四个现代化添砖加瓦,但是相比于科学家或者医生那样的宏图大志而言有点相形见绌。

       躲在街角的三眼古井似乎从未被人关注,却贡献了一个人尽皆知的地名——三角井。这个小城的地理中心有些类似于上海外滩或者南京新街口。我们的起点便是三角井旁的邮电局。

       绿色的殿堂里人们用文字或语言,寻求着安慰,分享着喜悦,传达着思念。我曾在高高的服务台前踮起脚尖,用稚嫩的笔迹书写着真挚的问候。也曾看到父母躲进那个神秘的小房间里对着听筒自言自语。来自世界各地的呼唤汇集于此,由帅气的绿色信使传达到小城的每一个角落。

       邮电局往东是夏日里的绿色走廊——红旗路(现称流虹路)。在唯有公路上才能看到机动车的年代,十多米宽的马路是步行者的景观大道,也是骑行者的高速公路。两旁的梧桐树也格外珍惜相逢之日,在马路上空肌肤相亲,耳鬓厮磨,洒下满廊的葱绿与清凉。

       日色里门可罗雀的红旗影剧院,在傍晚时分吸纳了全城的人气。偶有大片来袭,晚来的人只能在提前落幕的售票窗口心有不甘地等待着同样失落的退票者。影院的硬件勇冠全县,和大城市相比也丝毫不落下风。楼上楼下的超大空间足以释放幕布上的刀光剑影和风起云涌。银幕上的片刻变幻或是一句台词便能引来众人的唏嘘或哄笑,互动的气势绝非如今的小厅所能体会。迟来的观众不必努力揣测前情,绝不重样的“祖国新貌”或是令孩童兴奋的动画片会提供足够时长的垫赛。待到杂音沉寂,人人端坐之际,银幕中的大小人物才会在千呼万唤之中粉墨登场。散场时分,恋恋不舍的影迷们不由自主地被人群拥出剧场,却还走不出意犹未尽的剧情。

       同样在红旗路的还有新华书店。在无法自由翻阅的年月里,只能对着封面咽着口水展开想象的翅膀。终于盼到儿童节,名正言顺地从父母那里拿到零花钱,奔到熟悉的柜台前把觊觎了许久的那套连环画捧在手心,视若珍宝。匆匆夜饭过后,将那把磨成亮褐色的藤椅搬到门口,坐进去再侧过身,把脚弯弯架在靠手上,小小的身躯便藏进了藤条编织的剧场,沉浸在用传神的画笔讲述的故事里,直到黑白映画的界限渐渐模糊。暮色来临,在母亲的呼唤里,无奈地结束了这个丰盈的黄昏。

       松陵公园在红旗路的尽头收藏了太多的儿时欢笑。疯孩子们滑梯旁的追逐和嬉闹如今或许令人皱眉,却是昔日公园一角小小乐园里自己的身影。入口处的桌球房里翩翩少年们在潇洒地挥杆,认真地用刚学的几何学计算着翻袋的角度。临时搭建的马戏演出大棚似乎总有疏漏之角,不知是不是那些黑熊灰猴和小小顽童的默契之约?深入园中,叠石造水,亭台楼阁,曲桥游廊。又有四周海拔六米的群峰环绕,不算精致却不失野趣,足够“荷枪实弹”的我们上演一场声东击西的经典之战了。

       公园往南便是曾经七十二孔的垂虹夜月,其无边的风月和轶事只能从大人们的口中去品读了。倒是这对面的盛家厍更加令人回味。窄窄的石板老街在县城的大拆大建之中风雨飘摇,苦度晚年。每次路过,父母总会在老街的零食店里盛出一勺滚满白砂糖的杨梅干,或是望而生津的桃片,用油纸一裹,纸绳一系,这半日的甜蜜辰光便会在舌尖上缓缓流淌。

       出了盛家厍便是东门,到了小城的尽头。我们的信件已然送出一半。北向不远就是庙前街,街口算是小城的中心广场了。

       广场一侧的大众浴室把冬日里的淴浴变成了一次欢快的郊游。搓去满身污垢,又将身子暖了个通透后被父亲坚实的臂膀抱出浴池时,这浓浓的游兴才刚刚开始。躺到舒适的斜靠背小床上,盖上宽大的毛巾,母亲临行前在我们的“行囊”里装入的几个冰凉的橘子此刻变得娇艳欲滴。品着橘瓣,喝着茶水,惬意地看着热气在全身氤氲。待到初感凉意之际,店伙计还会杂耍般飞来一块滚烫的毛巾让你回味这份温暖。休息够了朝伙计使个眼色,悬于高墙的衣物已被其手中的竹竿支起,又齐刷刷扑面而来。父亲给我穿好衣服后,落了地的我便可在这“玉体横陈”的屋子里撒了欢儿地飞奔。看看扦脚刀的翻飞,觊觎雅座包厢里的报纸,欣赏着店伙计那娴熟的竹竿舞。

       广场再向北就是仓桥头了。一侧的国营馄饨店是盼望了一周的盛宴大厅。店堂内仅有的馄饨和汤包两种美味久久地凝固了我的味蕾,纵使在日后遍尝各地美食,都无法取代旧日里这面皮与鲜肉的依存之味。星期天的中午,母亲先把我安放在高高的可以肆意摆腿的板凳上,直面着溅满油星,缝隙里嵌着葱花的方桌。又到店堂一角拎起旧旧的铝皮吊子,往撒了紫菜蛋皮的空碗里倒上浓汤端到小馋猫跟前。然后在窗口等着端上我那日思夜想的美味。饕餮过后,母亲用一方手绢擦净我那沾满汤汁的油腻腻的小嘴,这个快乐的周末瞬间幸福满满。

       平日里冷冷清清的工人文化宫藏在小园弄的深处,每到“欢度佳节”的红灯笼挂出,套泥人、大转盘、飞镖投大礼等各种娱乐一股脑儿地就冒了出来,惊喜声和叹息声交织成一片。目不暇接之际,掂量着手中不多的几张母亲单位发放的娱乐劵该去哪里博一把运气?还是更爱平日文化宫里的清静,因为和学校靠得近,和几个同学在那片草地里肆无忌惮地如青蛙般扑腾半晌,便是满满一盒的蚱蜢,又不知道多少女生的铅笔盒会收到这特殊的礼物了?

       小园弄一带里弄纵横,这二八大卡转悠得情趣盎然。汤家弄里有母亲工作过的皮鞋厂。父亲开船远行的日子里,我的童年时光便在这针线与皮革的穿梭声里流转,在小锤和鞋底的敲击声中跳跃。我会搜罗一堆闲置不用的制鞋零件,在母亲工位旁的台板上导演着一场场高潮迭起的舞台剧。剧场落了幕,车间里依然灯火通明。只能昏昏欲睡地在弥漫着氯丁胶水味儿的厂房里等着母亲早点下班,也盼着父亲早日归来。

       从汤家弄骑出,终于杀入主干道——中山街(现称中山路),这条石板老街和众多的江南小镇一样枕河面水,在河埠头的波晕里追忆往事。曾经的老街两侧店面齐整,熙来攘往,是无需打扮的天然影视外景地。偶有放学闲逛,却见茶馆酒肆店旗飘扬,长袍罗裙三三两两。或是梦回民国,长衫旗袍风情万种,谍战智斗暗流涌动。咋舌之余,工作人员友善地前来解释并诚邀在旁观看。

       完美地送完了今日的信件,也转完了街巷里的市井风情。日色尚好,不如继续骑行去一次真正的郊游。西行的靶子山是儿时的旅行高地,这座供民兵练习射击而堆起的土山是初学自行车后的首选目的地。我们会从土堆中惊喜地挖到弹头,会从山下的池塘里觅到田螺。而奋力攀登后屹立于这海拔十米的山顶,望着山脚下农田屋舍俨然,远方赤霞满天,竟然也生起了“荡胸生层云”之感。

       继续西行,是太湖之滨的防风林,也是曾经的野游天堂。单车数辆,少年一行,埋锅造饭,捕鱼打鸟。踏着松软的春泥,迎着湖风高歌着《青苹果乐园》。天空中水鸟盘旋,远方的湖面波光粼粼,在尚未品尝到人生况味的青葱岁月里,我们做着自己的快乐邮递员。

       小学毕业之际,父亲带着我去了一次真正的远行。我也终于发现外面的世界远比想象中辽阔和精彩,也绝非一名快乐的邮递员可以抵达。慢慢地,邮递员在我的理想蓝图里渐行渐远。

       毕业,工作,结婚,生子,我们在既定的道路上骑行,柴米油盐,喜怒哀乐,邮递员们是否还是如我们孩童时那般艳羡地在大街上追着风,在里弄里撒着绿?或许他们的车把上更多的是责任,脚踏板上更多的是艰辛,而满目街巷里的风情里更多的是世间冷暖。

       我是在得知家乡的这个诗意雅号后才品尝到鲈鱼的,却是在如今已经难觅踪迹的邮递员身上品味着深厚的思乡之情。如今的小城向着四周无限地扩展,邮递员的完美线路已在建设的洪流中面目全非。我也只能在脑海里捕捉着这些泛黄的影像,拼凑出心中永不消逝的那份怀念。


2021-11-2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渝川古镇涞滩 · 乡味浓郁的石板老街
[八皖百城咏-濉溪篇]七绝·濉溪老城石板街
所城石板街|巷街楼牌
福州繁盛录
故 乡 黄 亭 市
以后在院子里弄一条这样的石板小路,既美观成本又低,真是太高大上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