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江文艺》与抗日文学

《吴江文艺》与抗日文学

周德华

 

1937,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困难深重,吴江县文化教育界人士在救国声中于45在盛泽镇目澜洲公园召开成立江苏省文艺协会吴江分会发起人会议。江苏省教育厅易君左及省文艺协会代表左干臣、胡云翼等与会致词。继于418在震泽,4月25在芦墟召开第二、第三次筹备会议,紧锣密鼓下,终于在516在吴江公园中山纪念堂正式成立分会,在省内仅次于吴县,为第二家。首批会员57人出席,选举丁趾祥为会长,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县党部、江苏省文艺协会吴县分会代表、吴江县长及教育界、文化界、工商界、农界代表人物俱与会,济济一堂。会议主旨非常明确,即以文艺为武器唤起民众一致抗日御敌。会上,国民党省党部代表沈丹忱致词说:“民族复兴要建筑在新(生活)运动及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两个基础上。时任吴江县县长的祁云龙说得更为透彻,他说:“文艺运动就是救亡运动,文艺界要负起这救亡责任。”县党部代表潘翔君认为文艺协会所负的责任是发扬民族精神。

与会人员情绪高涨,讨论热烈,提出多项议案,如出刊《吴江文艺》、在吴江公园内的七阳山新建乡贤祠、公祭吴江民族英雄、组建吴江话剧团、成立吴江歌咏团,筹备复兴民族演说会和进行民族史迹调查等。

在这些议案中只有《吴江文艺》的出版得以现实。

《吴江文艺》创刊号于5月正式出版,16开白报纸铅印,封面用书面纸。封面左上角为带框的刊名,右下角印上“提高民族意识”、“发扬民族精神”“谋求中华民族之复兴”三句口号。首页为会长丁趾祥所撰的发刊词,他首言:“我们深信着:中国当前的急务是中华民族复兴运动的努力!”进而又言,“我们要从严重的国难之中安然地渡过,我们要在民族的陷危中复兴过来,我们更该努力中华民族的复兴运动!”创刊号定为《吴江民族史迹特辑》,其中主要两文是《关于敌楼》和《关于八坼》,皆借古喻今,以明嘉靖年间的抗倭故事明示当年的大敌日本军国主义。在前文中作者李嵩一写道:“与此强邻迫近失地重重的时代,像敌楼一样的伟大精神使大家永志勿忘,奋起步伐的。而且我承认一种博厚深醇的文字气象,可发生伟大的力量!”李文祥述吴江军民抗倭史实籍以鼓舞吴江父老奋起抗敌。君豪的《关于八坼》一文从八坼地名的起源讲到胜墩之役,与前文呼应。

吴江文艺协会第三次筹备会议曾在芦墟召开,与会代表前往泗洲寺前瞻仰杨解元(廷枢)祠堂,创刊号第三篇文章亦是君豪所作,题为《杨廷枢》,副标题是“但将一死酬千古,剩有丹心傍主臣”,表彰这位宁死不屈的抗清名臣。

青萍文艺社于洁萍发表第四篇文章——《香波桥里鄂王魂》,借瞻仰岳庙,遥见庙墙之上“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追忆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生,并号召“把岳飞的精神作模范,将现在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创刊号上还登载岳飞《满江红》和文天祥《正气歌》两首词。

《吴江文艺》第二期于7月出版,封面右下角改题“在复兴民族的最高原则下努力文艺运动才有意义”。主要文章有《民族复兴与民族文化》、《百灵庙之役》、《朔风怒号英雄血》、《吊长兴伯荒词》及《钱涤根烈士纪念碑铭》等。当月爆发“七·七?事变,次月又是“八·一三”淞沪抗战,敌机屡到苏嘉铁路沿线城镇投弹骚扰,局势紧张,《吴江文艺》终于夭折停刊。

原载:20051117《吴江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冯昊 | 抗战时期沦陷区民族意识传播媒介研究——以文学期刊为视角
【文学时代微刊】特刊012期《9.18特刊》~晓晨推荐
《文学人类学研究》创刊号正式出版
【邓氏文学.邓连朝】一二九师赞歌
增强文学的正能量
《文艺革命》创刊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