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百巷(20)吴趋坊


    吴趋坊位于景德路黄鹂坊桥西堍北侧,长673米。“吴趋”两字源于古代吴人歌唱吴地风情的《吴趋曲》。晋代陆机有《吴趋行》:“四坐并清听,听我歌《吴趋》”。吴趋指吴地,后来吴趋成了苏州的代名词。明代唐寅出身在吴趋坊北边,皋桥边上。他所画的画有不少落款为“吴趋唐寅”。

    有趣的是,苏州人将“吴”读成ng,发音和苏州话里的“鱼”相同,因此“吴趋坊”也就读成:“鱼ng趋坊”。

古代六十坊

    吴趋坊为为苏州古代60坊之一。唐代陆广微《吴地记》里就有记载:“古坊六十,虹桥三百有余”。白居易也有诗:“半酣凭槛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后来的苏州一直有:“三宫九观二十四坊”之说,吴趋坊就是其中之一坊。

    从吴趋坊南向北,右边是苏州古城“三横四直”中的第一直河。 河上从南往北是黄鹂坊桥、敦化桥、太平桥、皋桥。

    黄鹂坊也是唐代六十坊之一,皋桥因汉朝富家皋伯通居住而得名。

沿街巷弄多

    从南往北,吴趋坊左边是刘家浜巷、周五郎巷、五爱巷、宝林寺前、赛儿巷、天库前、天灯弄等。有的巷子直通西边的专诸巷,有的则是“死胡同”,还有几条是原来的河浜改建成的巷子。

    赛儿巷的名字很有意思,尽管笔者多方打探也不知道它名字的由来,但可以推测:旧时生活在这里的人家大部分都有儿子,人们暗自比拼着孩子的教育,看谁家的孩子能够刻苦学习,胜人一筹,光耀门第。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苏州状元多、人才也多。

    刘家浜39、41、43号为清代富商尢先甲的故居,尢先甲以经商为业,曾参与过苏纶纱厂、苏经丝厂的筹建。

    天库前也是一条东起吴趋坊的小巷,古时苏州的天库、地库均为道士建坛禳灾处,因为苏州天库就在此巷,所以该巷得名“天库前”。天库前内有盛宣怀故居、雷允上创始人的“雷氏故居”。他们中间一条和吴趋坊平行的文衙弄内,则有着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之一的艺圃。

    艺圃是一座十分接地气的园林。它隐于深巷、低调小巧,毗邻着苏州人的生活,陪着他们一起生活、变老。

    艺圃的景色美,茶更有名。园内茶室延光阁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水榭。临窗品茶,美景无边,惠风和畅。在美好的春天,看着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散落在茶杯中,饮茶之人想必也是惬意非常的。

    吴趋坊内有一处现代园林与艺圃相邻,名叫“揖秀园”,2018年被列入《苏州园林名录》。揖秀园占地面积2330平方米,因园子西北邻近艺圃,东南靠近环秀山庄,故取谐音“揖秀”,借此表达主人谦让、恭俭的处世作风——以古人作揖姿态迎接到访的客人。

一碗泡泡小馄饨

    吴趋坊是一条充满生活气息的长巷,沿街虽然没有高档奢华的酒店餐馆,但亲民的美味却是多的数不过来。

    苏州老字号糕团店也在这条路上,小小的店面前摆满了各式各样小巧玲珑、五颜六色的糕团。

    在春意盎然的午后,等待一笼刚蒸好出锅的青团,尝一口,皮馅儿软糯,豆沙细腻,还散发着阵阵青草香,一口就是整个春光,令人心满意足。

    而在众多小吃、糕团中脱颖而出的,正是连刘嘉玲吃了都说好的泡泡小馄饨。馄饨汤选用苏州人爱吃的猪油葱花骨头汤。碗底一勺猪油,葱花细盐一道铺陈,馄饨煮好前一勺骨头汤下去,半透明的汤底带着热热的温度,再迎来一大勺刚煮好的晶莹剔透的泡泡小馄饨,一碗物美价廉的苏式美食冒着热气端到了吃客面前。

    不得不说,泡泡小馄饨确实是馄饨界里最娇憨、最可爱、最会撒娇的。将泡泡小馄饨从煮熟的铁锅里捞上来,盛到备好的白瓷碗里,就像大雨点落在池塘里,一时间,盛开了一朵朵泡泡。

    泡泡小馄饨是巷子里的美食,钢筋混凝土里养不出小馄饨的清灵,越是穷街陋巷、柴火担子、烟火袅袅之处,煮出来的小馄饨越好吃。很多人爱吃小馄饨,爱的就是它一身的烟火气。有空一定要来尝尝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条老街,藏着苏州超好吃的早餐!
舌尖上的苏州 夏日“小清新”:泡泡馄饨
做完这20件事 苏州人集体放假
不赶时令去苏州,本地人爱的老巷子,地道美食让你从街头吃到街尾
苏州5大小吃
江苏苏州:最小的园林——残粒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